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视野》2005,(6):44-45
放在书的正文之前的是“序”,主要是说明书的内容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请别人写的称“代序”,作者自写的称“自序”。  相似文献   

2.
开始练写文字称“试笔”。文章开头称“起笔”。不假思索、随意写出称“信笔”。文章改动处称“改笔”。受人嘱托写出的文字称“嘱笔”。亲手作的文章或亲手写的字、画的画,强调是真迹,称“手笔”。高才作家的作品赞称“大手笔”。著名人士的作品赞称“名笔”。绝妙文章称“生花之笔”。写得极佳如有神助的作品赞称“神笔”。作品达到常人意想不到的境界,赞称“仙笔”。书写非常流利称“走笔”。故意离题而不直写其事的手法称“曲笔”。在名人专家面前写文字或绘画谦称“弄笔”。比喻自己或别人不高明的写作能力称“秃笔”。谦称自己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开始练写文字称“试笔”。文章开头称“起笔”。不假思索、随意写出称“信笔”。文章改动处称“改笔”。受人嘱托写出的文字称“嘱笔”。亲手作的文章或亲手写的字、画的画,强调是真迹,称“手笔”。高才作家的作品称赞“大手笔”。著名人士的作品赞称“名笔”。绝妙文章称“生花之笔”。写得极佳如有神助的作品赞称“神笔”。作品达到常人意想不到的境界,赞称“仙笔”。书写非常流利称“走笔”。故意离题而不直写其事的手法称“曲笔”。在名人专家面前写文字或绘画谦称“弄笔”。比喻自己或别人不高明的写作能力称“秃笔”。谦称自己的文字…  相似文献   

4.
放在书的正文之前的是“序”,主要是说明书的内容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请别人写的称“代序”,作者自写的称“自序”。放在书的正文后面的是  相似文献   

5.
“当”非“当子”、“档子”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非“当子”、“档子”辨王荣声王玉声侯传学在1994年第4期《档案学研究》《档案名义考析》一文中,根据《周礼》郑注:“贰之者,写副当以授六官”的记载,释“当”为我国古代对文书的通称,并认为:“称正副本为‘当’是取‘当’的对偶义。称文书为‘当’不仅...  相似文献   

6.
郝东红 《军事记者》2012,(11):71-71
开始写作文字叫“试笔”。不加思索随手写出叫“信笔”。有如神助写得特别好的文字叫“神笔”。文字改动的地方叫“改笔”。谦称自己的文字叫“拙笔”。旧社会称写公文、诉状叫“刀笔”。  相似文献   

7.
王道  李芸 《出版参考》2006,(9):35-36
高罗佩取中国名字,讨中国太太,擅中国书画,长中国琴棋,研中国性学。撰中国小说,写中国专著……人们称他“汉学怪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搞新闻工作千头万绪,我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两件事,一是作,一是做人,作重要,做人更重要。”这是陈贤德在2002年8月获得第五届韬奋新闻奖后所说的一席话。而他正是在这两点上,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写华采篇章;做人——称时代豪杰。  相似文献   

9.
常听基层通讯员议论“多写多发”与“少写多想”,孰是孰非,笔者认为,二者皆有道理,且有一定联系。“多写多发”是强化你的采写实践,只有多采多写,才能使你尽快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多写多发”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少写多想”则是提倡一种思考钻研精神,不要盲目蛮干.而要善于思索。很简单,如果你一年写了百余篇稿件,件件如泥牛入海,那么你就该“少写多想”了,也就是坐下来,冷静地分析你的稿件命中率低的原因.对照报纸找差距,这样对提高稿件质量大有好处。“多写多发”与“少写多想”既然都有道理,作为基层通讯员就…  相似文献   

10.
“亮”红灯     
“这稿子不能发!”小李写了篇关干制配连举行“党在我心中”庆“七一”文艺晚会的稿子。不曾想,在发稿时碰上了部长姚明林亮出的“红灯”:“这稿不能发!”原来,小李认为“七一”、“八一”之类的应景稿,等过后再写,十有八九是马后炮,只有提前写,待稿子寄到报社,正好编辑部需要这类稿子。于是,“六一”才过不几天,“七一”的稿子他就写出来了。姚部长像是瞧出了他的心事,说:“这样写稿不好,稿子见了报,官兵有意见。你看这样写行不行?”最后,姚部长帮他定了一篇言论稿。“这假不能批”小于写稿写了半年多,稿子寄走近百篇,…  相似文献   

11.
英国牛津大学本科生吴杨致电中国青年报称,一些报刊、网站说她“打破牛津大学800年纪录,功课全满分”、“20岁的牛津博士———中国天才少女扬威英伦”等,存在部分“想当然”的事实错误,对科学精神、对其本人名誉均有损害。(见2001年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我不要这样的乱捧》)乱捧吴杨,却吃力不讨好,也算是写这类文章的记者的悲哀吧。写吹捧文章,有的是为制造热点、卖点,为产生轰动效应,不管出于什么想法,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即不尊重事实、添油加醋、胡编乱造。有时候,这样的乱捧,不吃力却讨好。这又是另一种悲哀…  相似文献   

12.
阮海儿的体会文章《称砣虽小压千斤》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当晚报记者,常写“豆腐干”新闻,从写大一点文章到写“豆腐干”,曾几度脸红,怕被人家骂“没出息”。可是几年下来,骂声没听多少,对《扬子晚报》的赞扬声倒听了不少,其中也包括读者对“豆腐干”新闻的好评。渐渐地,不但不脸红,反而越写越觉得有滋有味,越  相似文献   

13.
“刀斧手”的雅量陈其浩编辑对来稿有删削、裁夺之“生杀大权”,故我的几位文友私下曾戏谚称其为“刀斧手”。此称呼虽不甚中听,但却是实在话。写了十多年文章,我因而结识了不少编辑;通过文字交往,对一些编辑的学识与人品也便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我常这么想:好的编...  相似文献   

14.
汉语同音字多,未必是好事,电话通知“全部来”,听成“全不来”,满拧。也巧,几天内收到三封信,都有一个词儿:捅娄子,但写法不同。一位文化界的老友写的是:“此间会议,领导又说千重要万重要,不捅楼子最重要”作“楼子”;一位报界编辑写的是:“老总告诫,谁捅漏子,谁负责”作“漏子”;一位期刊编辑写的是:“言论栏目难办,怕捅娄子也”作“娄子”———那么,到底是“楼子”“漏子”,还是“娄子”?便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倒是都作“娄子”,《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却作“捅漏子”,并特意加…  相似文献   

15.
谢顾问:我是一个基层单位的报道员。每当我写了稿子请大机关的新闻干事或报社编辑审阅时,他们总是说:“你刚学写作,又是小单位的报道员,以后要多写小稿子,少写大稿子。”我实在不明白,难道在“小单位”就注定不能写“大稿子”吗?145医院小桃小姚同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团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的就是基层单位,而不是大机关。这恐怕不会猜错的。但这个“大稿子”,理解可就不同了。其一,“大稿子”可以理解成事关大局,有大机关、高级领导人活动的稿子;其二…  相似文献   

16.
李鑫 《军事记者》2001,(4):37-38
在《解放军报》艺副刊所接到的稿件中,有一种最为普遍的写法,那就是每写章必开“吉普车”。这些章的开头一般是这样:我们到某某单位采访。吉普车在盘山道上绕了多少弯之后,终于到达某某地方,随着吉普车在营院门口停下,迎接我们的是某某教导员或某某指导员(当然,也可能是其他人物)……接下来,如果作要写艰苦创业,很可能就是指导员把他们带到猪圈里去数一数大肥猪了,而且告诉你这些猪是从多少头发展到多少头……采访完毕,吉普车就远去了,要么到下一个单位“继续操练”,要么就是做些感慨似的思考,这样,一篇章就算结束了。这种前后不离开吉普车的作品,有人戏谑地称它是一个新的写作品种,叫“吉普车学”。  相似文献   

17.
《陕西日报》二月十一日第二版《轮奸哑女国法难容》的报道中有“凌晨一时”之称;二月十四日第一版“秦瞭望哨”栏末之内又有“深夜凌晨三时”之称。这样使用“凌晨”一词不妥。《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均是:“凌晨”,即指“天快亮的时候”。它与“拂晓”的含义相同,与“黎明”的含义相似(《辞海》注释“黎明”:“天将亮末亮时”)。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写的《采地黄者》诗中有一句说:“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据注释:凌晨,即天将亮时;薄暮,  相似文献   

18.
“脱水”     
编辑改稿,可以说十次有十次都是把长稿改短、把冗稿改简;我称其为“脱水”——即挤掉这一类稿件中的水份是也。堆放在编辑案头的不少来稿(包括一些水平在发表线以上的来稿)水份太多,这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了,报刊上关于“短些,再短些”的呼吁也时有所见;不过呼吁归呼吁,给文章中掺“水”者却依然如故,照掺不误。缘何会如此?我以为这里面有一个作者的水平问题。不要以为短文章就一定比长文章好写。我是写短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7,(8)
“三十八”与“38”文/张栋“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这是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可我近日却在陕西省的一家报纸上见到人家是这样写的:“38年过去,弹指1挥间”。照此朗读起来便成了“三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了。究竟是三十八年,还是1938年,还是三年八...  相似文献   

20.
树军  小浩 《出版参考》2006,(11):43-43
皇家不仅将故宫称“紫禁城”.还把帝王住的宫廷称为“紫庭”、“紫官”、“紫极”、“紫霄”等,帝都的道路称“紫陌”.皇帝的诏书称“紫诰”、“紫泥诏”、“紫书”,皇帝的车辇称“紫驮”.皇帝的衣服称“紫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