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水教育历史悠久,重教之风盛行。“十五”期间,建水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千方百计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建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全面建设滇南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建水教育事业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建水紫陶造型现状的整体分析和梳理,试对紫陶造型的的创意性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传承建水紫陶工艺,提高紫陶文化品位,打造紫陶品牌特色产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同时在分析建水紫陶的造型设计方向时,了解陶瓷造型设计的要素,深入探讨建水紫陶造型上创意性发展需具备的条件,这样才能更好的拓展紫陶在造型上的创新,并朝着区域性、民族性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水五中创办于1958年,至今已有48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学校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着力特色创建,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5年,建水五中370名学生参加中考,600分以上人数60人,43人升入建水县重点中学——建水一中,升入高中人数达到124人,升学率达86  相似文献   

4.
文庙作为官修的传播儒学的场所,伴随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治理,得以出现在王朝治理的“中心”,其在承载祭祀孔子的同时,扮演了“学校”的角色。于西南边地而言,文庙在推动边地教育发展的同时,为地方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边地社会文化的发展。始建于元代的建水文庙,从始建之初就发挥着“庙学合一”的功能。在长期发展中,文庙内先后建立庙学、府学、州学和县学等教育机构,在传播儒学的同时,推动了元以降建水地区教育的发展。建水文庙作为边地的一个个案,实则是整个云南地区元以降教育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是建水县教育工作的特色之一,在省内外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建水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稳步推进,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软、硬件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在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建水县不断创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建水模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监测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监测逐步延伸到初中及小学,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举行初中及小学信息技术会考,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陈薇 《云南教育》2009,(21):11-13
“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人点。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三生教育”,对提升建水教育发展水平,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建水实现“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强县跨越”、“人口资源大县向县域经济强县跨越”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  相似文献   

7.
建水陶瓷发展历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水陶瓷业历史发展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至今有3500多年的工艺传承,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形成的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陶瓷业中独树一帜。该篇从古窑遗址、时代划分、建水紫陶诞生的文化背景、建水紫陶的发展历程四个方面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建水陶瓷业的整个发展历史,以期为建水紫陶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水一小的前身崇正书院,始创于1580年(明万历八年),原在县城西门外,于1837年(道光十七年)搬到现址,占地13200平方米,是建水的4所书院之一。解放后,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建水县在这里建立了建水第一小学。建水一小现有30个班1600余名学生,79名教职工。学校依托新课改精神为指引,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培训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为关键,以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为推动力,让全校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走进新课程,使古老的学校谱写出动听的新乐章。师生要像朋友新课改的推进,使建水一小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自清光绪年间形成且具有代表性的完整工艺以来,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陶艺品种,享誉海内外。地处边疆的建水为何能产生、发展出建水紫陶这样一种工艺独特,文化内涵丰厚的陶艺品种,文章从建水的文化源流、建水窑的传承与发展、建水紫陶工艺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清光绪年间形成其独特工艺以来,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陶艺品种,享誉海内外。近年随着建水紫陶产业的急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危机,在此背景下,对其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工艺传承,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必然,其思考与探索也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诸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水紫陶汽锅因汽锅鸡而闻名于世,汽锅的烹调方式更是一种贴近自然,保持食材原汁原味的烹调方式,随着建水紫陶产业的蓬勃发展,建水紫陶汽锅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文章从建水紫陶汽锅从器型、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烹调方式等四方面对建水紫陶汽锅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建水紫陶汽锅的发展提供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建水紫陶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有效地推进了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建水紫陶的独特生产工艺决定了建水紫陶的质量指标优劣。文章通过对吸水率、抗热震性、铅和镉溶出量等建水紫陶质量指标与生产工艺的关联性论述,解读了建水紫陶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建水紫陶标准对紫陶产业发展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随着我国陶瓷类标准的更新,建水紫陶标准中的名称术语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定义。文章从建水紫陶标准中名词术语入手,对建水紫陶标准中关于类别归属、名词术语及感官评价等三个部分的名词术语进行论述解析,为建水紫陶标准的进一步更新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德 《云南教育》2008,(4):26-28
建水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有深厚的教育文化积淀。近年来,建水县不断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专家治学、内涵发展的特色发展道路,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2007年11月,成功地举办了云南红河·建水第二届“希望之光”校园文化节,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有创新,内容和形式有突破,进一步夯实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清末民初时期是建水紫陶由粗陶发展演变至无釉细陶的转型阶段,同时也是建水紫陶工艺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以建水紫陶在当时生产的代表产品"陶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历史产品的形成背景、工艺流程、美术装饰、文化内涵、历史和工艺  相似文献   

16.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它凝聚了先辈的精神财富与智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水紫陶的发展现状突显出诸多问题。文章就当下建水紫陶发展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释,并探究解决现状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水一中始建于1917年。历经县立中学、省立临安中学、云南省建水中学等历史时期,于1953年定名为云南省建水第一中学,1999年与红河州民族中学合并办学。现为云南省重点中学,省一级一等高级中学,省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科研联合体理事单位。校址座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建水县,与享有“金碧壮丽甲全滇”美誉的建水文庙相毗邻。校园古色古香,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水乳交融,韵味浓烈,集学苑、花园、乐园为一…  相似文献   

18.
张鸿昌 《云南教育》2009,(21):37-37
作为高中起始年级,我们利用开展“三生教育”这一契机,开展了与之相关的系列活动,使之与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工作方法。此项工作已在建水一中开展1年,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论文基于对建水碗窑村的实地调查与研究,认为近年建水紫陶生产,在经历批量制作茶壶、茶具后,出现了产品积压,产品单一化,竞争同质化等困境。应从产品的供给层面来审视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建水紫陶的供给应是艺术品、文化产品,产品供给人应具有"工匠精神",生产户应实现价值创新、积极参与竞争,方能破解生产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中,出现了一种经过多次反复刻填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的新风格——彩填。同历史上经典的建水紫陶作品相比,此类"彩填"作品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但其中许多作品一味追求色彩的复杂度和强烈度,缺失了文化内涵。针对这一喜忧参半的现象,文章从追溯建水紫陶的刻填装饰技艺的历史渊源开始,结合早期的经典作品分析建水紫陶的审美取向,揭示其文化内涵;通过几位颇有代表性的当代建水紫陶陶艺家的作品,讨论建水紫陶在近十几年内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下"彩填"在建水紫陶中的运用实际探讨建水紫陶刻填装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