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需要创新,语文教学更是如此。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不是很乐观,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引进新的教学手段,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提高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许多专家、学者和教师已经或正在提出许多有益的见解.但我感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民主的教育为前提和保证.我们不能设想,在一个充满思想专制的教育氛围中,会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教师的民主,就没有学生的创新;离开了教学民主,所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 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民主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的课堂氛围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上,还存在不少的误识,应予以匡正,以克服中小学创新教育中的障碍,而实施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愉快欢乐、激疑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创新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说:“民主的教育,必须办到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知。”“民主的教育方法,要使学生自动,而且要启发学生使之能自觉”,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语文课堂教学民主是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而提出的语文教学观念,是民主的管理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它表现出师生关系的平等互助,课堂氛围的自由活跃。要想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语文观念,构建平等、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创设自由、活跃、民主的课堂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要实现真正的民主课堂,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语文创新教育是通过语文的教育和训练等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创新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的现代教学观和新型人才观,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努力从“知识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转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教育。那么 ,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 ,实施创新教育呢 ?  一、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想创新。   1 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心扉开放 ,为“创新”奠定心理基础。   (1 )教师要面带微笑。微笑是春风 ,可以化解学生心中的疑虑和胆怯 ,有利于营造一种轻松、和谐、亲切、平等的教学氛围 ,为“激励”措施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2 )教师要充满激情。激情是火种 ,可以使学生胸中腾起“求知”和“创造”的烈焰。   (3)教师要善于…  相似文献   

7.
我国语文教育素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优良传统,但也长期盛行强制灌输、八股训练的模式,教学过程注入式、教条式,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阻滞和压抑了创新。新课程下的语文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追求“民主”、“创新”。  相似文献   

8.
邬泽富 《云南教育》2001,(19):18-19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问题就是创新之源,正如发明家保乐·麦克克里德所说:“惟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在整合资料,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诱发创新意识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而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敢于怀疑,而传统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学习氛围、自由的学习方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力求“归真”“入情”“求美”,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体验、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是承载丰富的文化、富于情感、利于激发想像和创造性思维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老师 ,在语文课改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的自身优势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语文课改实践 ,试谈以下几点策略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 ,这是学习的内因 ,只有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说话、思维和质疑 ,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 ,学生的思维会似涓涓溪水 ,长流不断。民主和…  相似文献   

11.
吕水仙 《云南教育》2002,(25):37-3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给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重视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使之在语文实践中萌发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为此,《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给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急功近利,往往忙于烦琐的课文分析、孤立的知识概念传授、单纯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学习氛围、自由的学习方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力求“归真”“人情”“求美”,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体验、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 ,值得研究和探索。面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死板、老套、压抑等现状 ,我尝试着把创造性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打破常规 ,大胆实践 ,勇于创新 ,终于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缩短距离 ,互换角度———民主  “距离的差异 ,地位的高低 ,是造就一个人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的确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师生距离、师生地位又何尝不是如此 ?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这样描述师生关系 :“师者 ,谅其为也 ,则育其人 ;解其袱也 ,则通其心。”可见 ,自古以来 ,民主的师生关系早已成为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设计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拓展学习时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新为基本特征。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1)启迪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教师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2)创设民主氛围,激励创新.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3)鼓励质疑探究,敢于创新.创新意识来自质疑,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方思考,敢于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4)开启发散思维,促进创新.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语文教学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求异中创新.(5)启发创造想象,自主创新.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6.
重视学生的个性教育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力和创造力。因此,在高职语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张扬个性、突破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笔者从重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发扬个性,个个争当"创作家";营造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三个方面对高职语文要重视个性教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陈娟 《成才之路》2010,(4):41-41
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民主精神,尊重学生各种权利,给学生心灵的自由。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民主的理念,让语文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心理自由,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写属于自己的文章。语文教学要淡化“语文知识“的机械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过去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j逐渐形成了“以语文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而所谓“以语文知识”又大多停于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表态的知识层面。以学科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意识得到激活。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回到原点,即以人为本,促进发展。这就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努力改变“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因素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少”的不良现象。对《特殊的葬礼》教学,我们应跳出环保的窠臼,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语文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0.
我校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探究,勇于实践,注重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的精神振奋,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而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直接因素。因此,我们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宽松、合作、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地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这样,开放”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们“发展与创新”的空间。二、改变学习方式,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