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国平  苏敏 《文教资料》2016,(4):111-112
元教育学研究一直以来是教育学研究者所关注的基础研究领域,对于教育学学科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对于"元教育学"研究的提法误解、命题理解与特点归纳作分析,并提出思考,以期对元教育学研究有更明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高师教育学课常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其教学的模式、方法和手段与21世纪对高师教育学课常教学的要求不相适应,并就今后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及特征、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作了粗浅的探讨,最后对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创新研究生教育观、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及规格、重组课程与教学体系、创新培养方式与途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教育学原理的教学和研究中,胡德海先生对教育和教育学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作了独特而系统的思考,建构了完整的宏观教育学体系。他认为,作为教育理论形式的教育学这个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学原理要对教育和教育学的整体面貌作出描述、阐释与解读,而文化则是构建教育学体系、看清教育全貌的一个重要“密码”。教育学研究不仅要研究文化,而且要研究人的问题,要研究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性、人情、人心。因为这对人类教育的认识来说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制度教育学"管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二战后兴起的制度教育学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基本理念和分析方法作了简明的回顾和分析,并对新时期复兴制度教育学的方法作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并依据教育学科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和六个阶段。对于百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研究,除了沿着原有的研究思路在资料的开发和阶段的梳理方面作更为详尽的研究和作“补缺”式的研究之外,还存在着第三种研究取向,即把研究角度放在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存在于每个阶段、以不同方式出现的共同问题上,这类问题可以称之为“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影响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集中在对教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其深层表现是教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反思和探讨这些问题,是为了新世纪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原创性发展,为了教育学独特的学术品质的形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协商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分享课程权力,它以师生的自由与解放为根本旨归。协商课程研究者以建构主义心理学、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为理论来源,对协商课程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作了富有创意的阐释,从而丰富了后现代课程研究话语。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体系问题,是一个很有意义但是却也颇为棘手的研究课题。我们应当努力开拓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并不全面探讨其各个方面,只是提出一些问题以引起思考和争论。进而能有助于科学的教育学体系的建立。有关问题基本概念的混乱,往往是在许多问题的讨论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一个重要根源。对教育学体系问题的讨论,应当避免重走其弯路,一开始就将有关问题的基本概念例如“教育学体系”概念弄清楚。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学体系问题的研究,我想对“教育学体系”这个概念作一下初步的辨析。1、“教育学体系”与“教育科学体系”在日常用语以及不少学术著作中,“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体系”与“教育科学体系”这些名词常常混用。在教  相似文献   

9.
在呼唤教育学理论创新的背景下,中国教育学有必要反思自身与马克思主义。然而在马克思主义被日益权威化的情况下,中国教育学的反思面临着特殊的困难。这迫使其需要首先将重新理解马克思作为一项前提性任务,因而中国教育学有必要"回到马克思"。中国教育学"回到"马克思有三种方式:其一,马克思的思想作为中国教育学与其它思想对话的知识基础;其二,马克思的方法论作为中国教育学研究的指南;其三,马克思的立场作为中国教育学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0.
学科教育学是教育科学领域内正在兴起和形成的学科,是研究某一学科的教育原理和教学规律的。学科教育学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法相比,它不仅介绍具体的教学方法,还要对这些教学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作总体阐述。这使得学科教育学比传统的教学法具有更高的理论层次。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有着不同的演变历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外出现,而我国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要晚得多。教育学学科演变中值得关注的主要有教育学可否成为一门学科、教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学的事实与价值等问题。中国教育学学科未来发展将朝着多学科渗透创生多元交叉学科、立足本土并轨国际教育学、立足实践发展教育理论、侧重从方法论角度寻找教育学研究的突破口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叶浩生  杨文登 《教育研究》2012,(6):103-111,149
桑代克在尝试教育心理学科学化的同时,背离了詹姆斯、杜威等教育心理学的祖父辈人物与教育亲和的思想传统,从对学校教育问题有真实兴趣转向了蔑视学校教育实践,造成了心理学家对教育的一种傲慢态度。同时,也在教育心理学内部形成了两种对抗的观点:一是视教育心理学为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应用领域,是实验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二是视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情境中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教育心理学领域中这两种观点的分歧,究其本质,是两种科学观的对立,反映了心理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对立。新近在心理学、教育学中兴起的循证实践,在方法论层面为超越两种教育心理学的分歧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学科都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且具有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和方法、研究范围、概念系统等特征。学科最核心的静态特征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其动态特征便是知识创生。是否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是"是否是学科"的核心判据。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可以用于判定学科的独立性。按照这样的准则,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不是一门学科,而只有以教育技术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学才可以称为一门学科。作为学科的教育技术学中,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技术,是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教育学是国际上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诞生与发展的、具有交叉性质的一门教育科学。科学教育改革与科学教育研究密不可分。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则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科学教育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尽快形成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把科学教育学增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大学建立更多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全国性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办科学教育研究期刊。  相似文献   

15.
安涛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9-34,56
学科边界是学科的重要属性,教育技术学需要守正自身边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抽象,认识教育技术学的边界要先从认识教育技术边界开始。教育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其边界的划定可以从教育技术本体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变革和进步推动着教育技术边界的不断拓展。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但具有知识属性,还承载着社会属性,并具有明显的“国籍性”。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边界取决于其核心问题的理论关联度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话题。同时,学科跨界成为教育技术学超越自我的发展动力,这是由教育技术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学科性质决定的。教育技术学应从学科封闭走向学科间性,这既要树立教育技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还要加强独立学科意识。学科意识既是学科跨界的起点,也是学科跨界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人类学概念的引进,到对少数民族以及社会转型时期教育问题的关注,教育人类学在我国历经了概念引进、研究兴起和学科初步形成的发展历程,正朝着本土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但客观而言,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存在价值模糊、专业共同体缺失、研究主题模糊、研究范畴狭窄、研究方法缺乏专业性等问题。应从明确学科价值、完善专业共同体、拓展研究范畴、创新研究方法论这四个维度,探索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实现该学科本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与整体化的态势下,虽彰显出日趋多元的范式,但其要一改当下诸多割裂互斥的致思路向而继续走向系统深入,需实现其在方法论上的革新与突破。一是使学科交融意识与学科边界意识相结合,从而在学科互涉与学科自主的协调兼顾中既走出狭隘的学科主义樊篱,又坚守教育学自身的存在根基和内在秉性;二是使学术意识与问题意识相互补,从而在学理本位与问题本位的交错渗透中消解教育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关怀之间所存在的对峙性张力;三是使世界意识与本土意识相融通,从而在他者镜像与自我观照的动态平衡中走出教育学普遍主义和历史特殊主义研究方法之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ology explains the integrated influence of theories, strategies and design tools on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result. It is not possible to incorporate design methodology education as a single discipline into th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However, engineering students should learn design methodology within practically every disciplin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systemic approach in order to find the best educational items organization which would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design methodology as an integrated part of the complex engineering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9.
实证教育学方法论——教育研究者如何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证教育学是科学,实证教育学的方法论是科学的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力求探索教育现象的真实面目。只有用科学的方法论研究教育事实,才能找到教育发展的规律,发挥教育应有的功能,这也是实证教育学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之音,已成为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桎梏。生态学中生态哲学的整体观及强调普遍联系性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本文首先从学科当前面临的问题入手,剖析问题:建构并重点阐述教育技术学生态发展模型,分析模型;文章接着阐述和归纳了模型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