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生产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能源浪费、达成生产节能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随着数字化技术进步,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可通过将不可见的能源可视化,促进企业节能。文章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和瑞典应用能源管理系统的现状,总结了其特点与应用条件,与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我国在部署能源管理系统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文章还提出从“工厂、产线和设备”到“产品”角度分析能耗,构建“基于生产步骤的单位产品能耗标签”的方法论框架。探讨了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在该方法论中的角色,并提出了政府支持发展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对策,包括推动系统建设、支持合作、确定能耗基准和引导企业对标行业最优实践。  相似文献   

2.
油气储运作为石油加工和生产的重要环节,耗费了相当一部分的能源,降低储运系统的能耗,可以增强油气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也符合我国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油气储运节能的基本原则,并对其主要的技术措施作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大陆桥优化沿海能源供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亚欧大陆桥富聚了我国大部分能源资源,它不仅是全国能源生产的主要基地,也是我国洁净能试验生产带,还是国外能源的开发输送带;沿海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集中地区,其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本文提出了利用陆桥优化沿海能源结构的对策和建议:陆桥带与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各自所长,优势互补;建议国家及早开发利用中亚油气和西部油气东输问题的研究;及时进行江南尤其沿海地区地下油气管网的辅设研究;沿海地区用能要海兼顾,多能互补优化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4.
能源一直是我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战略保障,其油气储运的发展和建设对我国当前以及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影响。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投产运行和油气市场的逐步开放,油气的相关消费已进入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投资的热点,同时,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管道腐蚀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跃进的关键期,以钢铁、煤炭为主的重污染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低碳转型两大挑战。面对湖南省重污染企业能源能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等严峻形势,通过数字化来助推重污染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要选择。企业借助数字化手段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进工艺流程,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生产模式的智能化变革,使企业向低碳化转型,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炼油企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企业,它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国民的生活与经济,而作为其中的环节--柏气储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链条.在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重视油气储运工业与整个石油工业的衔接与融合,逐步形成成熟的油气储运系统.不但为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优质的能源保障,也可以及时调节国家的能源供给.而我国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油气储运技术也逐渐崛起,我国油气储运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我国油气集输储运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且针对问题所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12月27日上午10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数字化显示屏上,油气生产曲线跨上6000万吨油气当量高点,达到6000.08万吨。至此,中国石油工业新的里程碑诞生,标志着我国建成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增储上产最快的油田,于2012年跃居我国第一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8.
我国能源需求量巨大,国内能源生产供应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能源需要,能源结构矛盾日渐突出。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的内涵进行介绍,然后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推进中亚油气合作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基于"一带一路"的中亚油气合作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9.
由于油田企业是国家的能源企业比一般的企业较为特殊,需要使用到许多特别的设备,油田特种车辆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对油田的油气生产、勘探开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设备保障。  相似文献   

10.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我国石油企业加速出海布局,在油气能源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回顾了我国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合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合作现状,分析了合作中呈现的潜力和面临的机遇。针对中美博弈全面加剧、乌克兰危机影响外溢、国际投资合作环境日趋复杂、能源转型日益紧迫等诸多挑战,文章提出了4点战略方向和建议:(1)打造互利共赢的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稳健提升能源合作抗干扰能力;(2)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结算体系建设,系统提升抗金融风险能力;(3)突出油气合作主线,牵动新能源接续发展;(4)以科技创新和精益管理为抓手,持续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希望这些建议能为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合作中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正确抉择发展方向、深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揭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为制造企业利用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经营绩效提供参考。以金龙客车为例,采用单案例研究法研究我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策略。结果表明:阻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包括数据资源匮乏、信息流通性差和决策效率低等,数据管理、信息交互和智能决策应当作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基于此,提出了完善数字化发展政策、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完善服务体系保障等对策建议,以有效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杜海娟  胡海峰 《内江科技》2009,30(12):106-106,208
本文在对世界造船业和目前我国企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数字化造船在造船企业中的重要性,对数字化造船中的数字化管理着重进行了阐述,列举了数字化管理的功能模块,并通过数字化生产管理实例说明了数字化管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王伟刚 《内江科技》2014,35(12):66-67
本文从当前我国非国有企业海外油气项目现状入手,首次将该类企业分成5类;然后针对非国有企业在海外从事油气勘探工作中所面临的勘探部署与经济效益、油气生产与远程管理、企业发展与主干专业人力资源的关系问题进行剖析;指出突出经济效益、重视远程管理、稳定主干专业人才是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油气勘探的三件法宝。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油气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油气储运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现阶段,我国的油气储运技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为了确保具有安全环保的储运效果,达到资源高效安全的使用目标,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尽快引进新的技术促进油气储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油气储运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优化策略,希望对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21)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矿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成为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的助推器。近年来,能源行业作为工业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中重点探索的垂直领域,为加强对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做好引导服务,开展了本项研究工作。研究发现,油气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实时操作监控、无人化值守、远程运维、能源调度,已经成为气矿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油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油气资源一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主线,对此复杂系统的要素、子系统间的相关关系、运行机理和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详细的描述,为我国石油工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能源合作是现代工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领域。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对油气有着巨大的需求;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油气资源丰富。中俄互为邻国,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俄能源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12,(14):8-19
能源安危系于油气开发储运报告得到国务院批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煤炭70%,石油20%,天然气约3%,核能及可再生能源不足8%。中科院院士严陆光认为,即便到2020年,化石能源所占份额将有所下降,但倚重于化石能源的消费结构仍不会有根本性调整,因此化石能源的安全生产和供应是个大问题。同时,一  相似文献   

19.
杨盟 《科技风》2021,(1):135-13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和开采量大幅度提高,能源的使用情况已经日渐紧张,给我国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在现代社会中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油气储运工程作为我国的大型能源工程之一,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意外事故,不仅浪费了油气资源,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王辉 《科学中国人》2022,(22):24-27+2+1
<正>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经历了以薪柴、煤炭、油气为主,到今天正向着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变。能源转型要求重塑电网,而电网革命首当其冲是配电网的革命。在经历了一次次划时代的变革后,能源转型正向着低碳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新型配电网方向发展。聚焦配电网领域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学术委员会主席、长聘教授刘东用斐然的科研成果,勇立配电网变革的潮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