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当前内地电视节目形态的描述中不难发现,内地大众传媒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喉舌"和"宣传者",而是同时兼具舆论监督者、平民代言人、公德引导者、新型教育者、娱乐弄潮儿和情感沟通者等多种社会角色。传媒社会角色的多样与丰富,一方面突破了传媒传播内容的局限,"国事、天下事"固然是传媒的重点,但清官难断的"家事",鸡毛蒜皮的"琐事",嬉笑怒骂、  相似文献   

2.
从电视节目形态变化看内地传媒角色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卓 《现代传播》2002,(1):67-70
中国内地近 2 0年的电视改革使电视传媒逐步在三大传统传媒中占据强势地位 ,并在客观上成为大众传媒角色变迁的传感器。本文透过节目形态演变的表象 ,以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置内地传媒于改革开放的宏大社会背景之中 ,探讨内地传媒角色变迁的现实基础、理论渊源和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转型期传媒的立场、动机、条件、表现、变迁以及传媒在社会改革中的角色、功过,发现目前大众传媒业总体品性"缺少信仰、目标和方向,态度犹疑",社会表现为"畏惧权力,亲近市场,疏离弱势",社会表现内容与方式是"娱乐与消费"。一言蔽之,大众传媒业与现阶段的社会转型一样也陷入了困境。如何面对,除了顶层设计、行业自省外,技术进步与民众要求有可能逐渐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4.
媒体体现着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丰富内容,必然也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X二代"报道中媒体从信息传递者逐步向社会活动参与者转移,由此引发媒体角色定位的一系列争议话题。媒体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与受众预期是目前"X二代"报道中媒体角色错位的主要原因。既"X二代"信息传播语境中,媒体承担的社会角色难以完全割裂或区分,应是传媒观念与现实情境的一种复合,即是报道者又是分析者,既是监督者又是引导者,既是旁观者又是当局者。  相似文献   

5.
胡忠青 《新闻界》2008,(3):14-16
从新闻传播的规律角度分析,传媒在传播风险时面临着理论困境,即新闻(预测性报道、新闻策划)事实的先发性这一新闻传播的普遍规律导致了传媒在传播风险时的必然"迟到",而风险的潜在性与新闻显著性之间的矛盾、传媒自身特性等问题必然会使传媒在风险社会中充当"报警"而不是"预警"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张莉 《新闻界》2012,(15):58-61,71
在中国三十多年的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相对于报业的改革先行,广电传媒更多扮演"搭便车者"的角色。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角度切入,探讨了中国广电传媒改革"搭便车者"角色扮演的成因。广电传媒改革的"搭便车"行为也是广电传媒自身利益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负面消息报道中,媒体不仅仅是事件的"报知者"、"解读者",同时也是社会的"监督员"。本文从2014年"河南高考替考"事件出发,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角色的建构,论述媒体在消息报知者、事件解读者、舆论监督与反思者三者角色上的具体表现及其呈现的不足,包括消息延报影响传播、来源单一无法深度分析、本地监督力量弱等。  相似文献   

8.
羊森 《新闻知识》2012,(12):23-24,27
公共领域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而以公共性、平台性、导引性、平衡性、原则性为特征的新闻传媒,要成为公共领域的"建设者",而不是"践踏者",信仰、反思、原则、制度、批判、教育、文化等七点维度之思是可以探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拟人方法,依据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传播符号和传播方式,分析了不同传媒所扮演的"传播角色"及其所具有的"人格特征".透过这些"传播角色"及其"人格特征",我们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0.
张志安  沈菲 《新闻大学》2012,(4):125-132
本文是国内首次针对调查记者群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调查记者的择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比"工具理性",调查记者的择业动机更具"价值理性",具有较高的职业追求和较强的社会责任;相比"记录者"的角色,调查记者更注重"倡导者"的角色;此外,年龄、经验和继续从事调查报道的意愿,对其择业动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咄咄逼人的情况下,纸质传媒似乎一直处于被调整者的地位。如何变"被调整者"为"调整者",充分发挥自身所有的优势,提高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纸质传媒当前及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金华日报社积极应对,从办报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11年4月1日,由清华大学、凤凰卫视主办的"华语媒体高峰论坛--迎接全媒体时代"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知名华语媒体机构领军人物共同论道"全媒体",这也是海内外华文传媒的学者与企业领袖,报纸、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媒体之间首次专门针对"全媒体"这一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3.
传媒发展史显示,传媒是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中发展的,一方面,社会为传媒提供了产生与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①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媒体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各有侧重。毋容置疑,“社会大系统的发展和变化所提出的要求对于传媒功能、角色转型与建构往往具有根本意义上的规定性。”②新闻传媒应当为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从最初的"以传者为本"发展到了现在的"以受众为本",受众的角色在媒体中逐渐走向中心,受众角色从原来一味的接受者转换成了电视新闻的参与者、改造者、解构者和重建者.电视新闻要做到"以人为本",抓住受众心理,就要充分保障受众的参与性.电视新闻受众的参与是指受众以各种形式参加了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并对新闻传播的完成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惠东坡 《现代传播》2007,(6):159-161
由于北京一系列特殊的条件:京派地域文化传统、首都所提供的特殊政治空间、政治文化的示范作用以及知识资源和人才的高度凝聚,使得北京成为我国传媒公共领域无可争议的中心.北京传媒不仅仅是"北京"物理地域与行政规划的概念,而是具有宽泛的包容性,它的成长、发展与首都公共领域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北京处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加速期,社会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公共领域和区域传媒这两大力量,要科学合理地调适传媒公共领域的"治理工具"和"社会表达"这两大功能,还要注意运用培养市民的公民意识和发展公共新闻这两大策略.北京地区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实质上是首都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媒介公共角色的显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在北京的一次针对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和赴云南、山东两地对媒体、企业的调研数据撰写而成。本文认为在当下中国,记者的职业地位在社会中显著下降。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记者"自我认同"的贬斥与"社会认同"的错位。即记者的"自我认同"从"无冕之王"滑向了"新闻民工";记者的"社会认同"总在"舆论监督者"、"客观记录者"、"宣传者"、"社会建设参与者"的角色中纠结与调和。记者们趋向于将自身定位为"舆论监督者"、"客观记录者",而官方趋向于将记者定位为"宣传者",部分企业家和民众又趋向于将记者定位为"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后两者的定位都与其"自我认同"发生严重的错位。这导致了记者职业神圣感的丧失、职业伦理的下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又反过来加速了记者职业地位的下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让评论和深度报道体现思想性,让时事报道焕发"第二春",以新闻品质打造权威性和公信力,以舆论监督担当社会责任,以扎实的转作风、改文风让新闻报道"接地气",是主流媒体要着力的几个方面。这是一个鼓励整合报业资源做大做强的大传媒时代。我们赶上了这个好时候:2013年3月3日,大众报业集团半岛传媒与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战略  相似文献   

18.
凡遇重大突发灾害性事件,传媒充分介入在我国已渐成常态,这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干预方式之一。举国悲痛、世界震惊的"5·12汶川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境外传媒均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国内传媒也以此事件为拐点,突破了传统报道的框架和思路,不断地创新报道方式,探寻新的报道形态,对这一重大灾害性事件进行了深度  相似文献   

19.
近代报纸、期刊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传媒在我国清末民初的图书馆制度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末新政"阶段,官方和民间分别借助近代传媒推行政令、输入异域先进经验,积极进行图书馆内部运行规律的探索;在民初的"新图书馆运动"中,意气风发的知识分子"走出去,请进来",更注重体制和制度性建设,报刊传媒成为近代西方图书馆的体制、制度向国内传输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0.
近代报纸、期刊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传媒在我国清末民初的图书馆制度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末新政"阶段,官方和民间分别借助近代传媒推行政令、输入异域先进经验,积极进行图书馆内部运行规律的探索;在民初的"新图书馆运动"中,意气风发的知识分子"走出去,请进来",更注重体制和制度性建设,报刊传媒成为近代西方图书馆的体制、制度向国内传输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