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喜欢读书,他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的文章中谈到了"创造性的阅读"。他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的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周国平说他读书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不务正业",什么书都看,不受专业的限制;第二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一个人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比较平庸的作品上,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其实跟自己的精神成长关系非常大,可以说你  相似文献   

2.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自己“读书的癖好”,这对于目前中学生的阅读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家谈     
《中文自修》2007,(1):56-56
周国平在《读书的癖好》一文中写出的自己对“读书”的感情让人羡慕。我常常觉得:在人的一生中,如果有一样能让自己为之付出一切的东西是自己的福分,而这篇文章正是写出了我的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4.
读书时间     
《我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作者:周国平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定价:20.00元【内容介绍】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本书是周国平继《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以后推出的第二部纪实文学作品,更是他目前唯一一部“心灵自传”。【读书人语】周国平的文字是富于情感的,也是富于思想的,是中学生写作较为理想的学习范本。在这本新书里,作者走进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首次极其真实、详尽地袒露了自己人生所走过的近60个春秋,他对自己既执著又超脱的性情之旅的…  相似文献   

5.
我喜欢周国平先生的作品已有20多年,一直欣赏他简洁的文字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更欣赏他文章中透露出对生活的从容和淡定。最近几年,我不仅经常浏览周先生的博客,而且将《周国平文集》这套书摆放在自己案头,时常反复翻阅,细细品读领悟,并且摘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名家谈教育"中的一本,将周先生最近几年与教育有关的文章汇编而成。也许是喜欢周先生作品的原因,在大夏书系所有书籍中,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关于阅读,周先生在书中认为读书要阅读经典,千万不要跟着媒体跑,把时间浪费在流行读物上,不读对不起人家,读了败坏了精神胃口。他引用歌德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半年不读报纸,  相似文献   

6.
去年,我有幸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牛孺德教授的讲座《学生理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受益匪浅。牛教授在讲座中谈到教学者的作用时,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支架"。结合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很多非常宝贵的精华。以我个人来说,小时候,我是在一个传统的旧式家庭,家里没有让我去上一般的小学,而是在家里自己读书。我是从"四书"学起,背诵的第一本书是《论语》。1945年,我从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辅仁大学毕业后,—直从事教学工作,从初中到大学,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2022,(1):82-83
<正>陶继新,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齐鲁师范学院基地导师。《中国教育报》200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8年获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度人物卓越贡献人物奖。在全国开设讲座千余场,主要讲座题目有:《<论语>心悟》《<学记>解读》《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高效教学的道与术》《做幸福的教师》《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考》《回归与创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走向》《教师的写作素养》《现代校长的文化修炼》《治校之道——名校长的办学智慧》《做一个优秀的家长》等。  相似文献   

9.
正身为一位语文老师,引领学生们读书是我的责任,让读书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也是我的责任。我接班的时候,学生们正值三年级,处于阅读培养期,阅读能力发展迅猛,因此引导孩子读书、重视孩子读书是我首要的任务。一、精心选择书目1.《新语文》如何让班上56个孩子接触到符合自己"胃口"的文章?我想到了《新语文》,"阅读经典,走近大师"是这个读本的贯穿性线索。几乎每一册都形成一个系列,书中节选了大量中外名家名著。孩子们通过读《新语文》,在短时间内视野可以得到拓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自小热爱读书,一生勤学不辍,给我们留下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多读书”、“读透书”是他对后学者、晚辈的一贯要求,更是他自己所身体力行的。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5,(9)
作者:周国平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毕业后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后到广西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哲学研究听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2004年出版《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心灵自传》。  相似文献   

12.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毕业后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后到广西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一、形成一个特色1.在校园环境上凸显特色。校园有书香——张贴读书名言,教室有书香——开辟班级读书角,活动有书香——定期举办"好书推荐"、"读书有感"、"亲子共读"等活动。2.在校园诵读上凸显特色。学校不断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读书模式,2008年以来,学校创编教师特色读书《书苑》,意在督促教师共读一本书;同时,学校开发校园启蒙诵读本——《亲子阅读》(低年级段)《阳光阅读》(中年级段)《成长阅读》(高年级  相似文献   

14.
正偶尔浏览周国平先生的博客,发现他写的文章大多富有哲理。跟着他的美文,我们可以静心读社会、读生活、读人生、读自己的心灵,的确是一种享受。《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本散文集,几乎汇集了他1984年以来发表的全部散文。里面分12辑共80篇文章,每一篇散文都让人觉得扣人心弦,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每一篇散文都是他的沉思,从中可以看出,周国平对生活充满激情与热爱,对人生充满睿智与希望。做一个守望者,守望快乐和幸福,感受美好生活当下,"你幸福吗"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追问。周国平先生认为:"世人常把善终视作幸福的标志,其实经不起推敲。若从人生终结看,善不善终都是死,都无幸福可言。若从人生过程看,一个人只要痛快淋  相似文献   

15.
<正>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我读过先生的《追忆似水流年》一书后,了解到先生的性格除了坚韧,也有柔情的一面,并从中感知到了他的真情追忆。这本《追忆似水流年》,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人与读书的散文。全书共分两辑:"数风流人物"、"读书破万卷"。深浅不一的追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  相似文献   

16.
今天,《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站长助理程满仓教授在新郑市和庄镇中心小学,为100名学生作了以《教育科研论坛》"我爱读书"为主题的讲座,正式拉开了"《教育科研论坛》创刊七周年纪念"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陈建翔,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妇联"与你共同成长·家庭教育示范传播工程"首席指导。主要著作有《家教新主张》、《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父性教育四堂必修课》、《学习化中国》、《教育哲学对话》、《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2月2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冯晓霞教授应邀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长安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神禾大讲堂做了题为"质量:幼儿园教育的生命"的学术讲座。副校长文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代表该校向冯教授颁发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学术顾问聘书。冯晓霞教授在历时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中,解读了我国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扩总量、调结构、建机  相似文献   

19.
谁是戴安娜·韦恩·琼斯?她是英国著名的幻想小说作家。她自幼就想当作家,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她成为《纳尼亚传奇》的作者刘易斯和《魔戒》的作者托尔金这两位幻想文学大师的学生,是不是特别幸运呢?凭借着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她也像自己的两位名师一样,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心,同时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真是"名师出高徒"呀!  相似文献   

20.
读书     
<正>大师教导他的弟子,既要学习,也要寻求大智慧。"学习,是读书,是听师傅讲解。"大师说。弟子们问:"那么,怎么得到大智慧呢?""读书。"大师说。弟子们一脸疑惑。大师继续道:"而这本书是你自己。"弟子们似乎有些开窍,只听大师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读这本书并非易事,因为,几乎每分钟都有一个新的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