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络时代,专业图书馆如何"专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的“专业”核心是立足于网络平台进行专业范畴的知识组织,从而为特定服务群体的知识自组织提供知识保障。专业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在于知识组织的系统性和知识保障的针对性。专业图书馆优势的形成在于突破馆藏的“固态”和“封闭”,跨越“隶属”的条条与块块,走向网络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相似文献   

2.
试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满足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的知识信息需求是文献采访工作的出发点,不同性质的图书馆应该采取不同的文献采访政策。保存人类社会文化,积累知识信息依然是图书馆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为提高人民的素质服务是我国图书馆的价值体现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传播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是我国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继承和发扬图书馆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国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日益迫切,无论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方面的知识,还是社会科学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人们都渴望以求,作为传统的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发挥图书馆的知识喷泉的作用,便成为我国图书馆改革的重要课题。从“知识宝库”向“知识喷泉”历史性的转变,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图书馆被誉为“知识宝库”,它收藏了各种文献,保存了大量的人类文化遗产。人们判断一个图书馆的高低是以其藏书量、藏书范围和内容以及馆舍规模作为标志,其主要特征是重藏轻用、封闭式的藏书楼。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5.
陈丽冰 《图书馆》2023,(2):19-25
智慧图书馆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管理体系的简单融合,而是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与信息技术共融的未来图书馆发展模式,是实现图书馆“资源数据化”“数据知识化”“知识智慧化”的一种“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生态。传统图书馆模式呈现出的“空心化”“同质化”“去专业化”“去图书馆化”趋势,制约了图书馆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引擎”价值的实现,而“技术驱动”模式的局限性和“技术异化”也是形成智慧图书馆建设困境的原因之一。文章认为未来应通过“技术为媒、以人为本,多元共建,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路径来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产生特点与演进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初的图书馆大多是与神庙伴生的,它表征出了自身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传递出了人类超越自己的“仿神”意识。图书馆从古到今的演变,经历了从知识保存机构到社会教育工具再到知识基础设施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当今社会现实中,图书馆是体现人类平等、自由价值观的最成功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2012年1月12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支持下,《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在北京主办“知识服务的现在与未来”专家论坛。作为本刊今年新增设的“知识服务大讨论”专栏先导活动,本次论坛汇集业界专家、领导和实践者关于知识服务的思想、智慧与力量,进一步明确研究型图书馆(指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与科学专业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确立以知识服务推动研究型图书馆转型的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世界3理论和知识组织原理,对元宇宙时代图书馆职业变迁展开理论分析和讨论。从元宇宙所具备的信息交流方式变革和个体沉浸式参与两个维度入手,以客观知识世界内在结构的表征和图书馆在社会认识高级进程化中的作用为理论分析路径,对元宇宙语境下图书馆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探索和分析。研究发现,以“世界3”内在结构表征为目标的知识组织将是元宇宙时代图书馆的主要业务突破口,而经过整序的客观知识世界将是图书馆促进社会认识高级化进程的基础;元宇宙时代,图书馆将面临由场所到场域的形态之变和由制度设计到思想实验平台的功能之变。基于新型的元宇宙场景对图书馆的未来展开讨论,有助于图书情报领域展开前瞻性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转型。参考文献43。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进入转型阶段,全球开始涌现出一大批探索未来发展的创新图书馆及项目,它们在对图书馆整体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同时,推动了从“书的图书馆” 向“人的图书馆”的转型。所谓“人的图书馆”,在理念上,提倡以人为本,以满足人对信息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服务上,开展与全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各类信息和知识服务;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整体效益、品牌营销和协调合作。本文从理念、服务和管理三大变革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出发,阐述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从“解决藏用矛盾为主”向“以人为本”理念转化的过程,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投入向重效益的方向发展,更加重视图书馆的全媒体服务和多元素养教育等建议。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产业辨析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图书馆产业的概念与归属以及“图书馆产业化”的提法做了辨析,总结并讨论了图书馆产业的7个特点;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探讨了图书馆产业5个方面的机制改造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关于"图书馆"本质属性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典型事物比较、归纳、抽象等科学分析方法,将"图书馆"从其他相近的社会事物中剥离出来,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图书馆"本质属性,阐述"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社会记忆存储与提取",初步提出"图书馆"的本质是"社会记忆存取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图法》与《国会法》关于图书馆学类目体系的比较杨岭雪Abstract:Thereisasharpdifferencebetweenthelibraryscienceclassesofferedbythe"ChineseLibraryClassifi...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Human Library"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着理念偏差、活动失衡、制度缺失等问题,需要加强理念重塑定位、活动组织开展、制度建设完善等方面工作,以促进"Human Library"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建设概况的调查和分析,联系湖南工业大学多校舍并前后的状况,提出了以“学科分馆”模式整合二级院(部)图书馆(资料室)、实施一体化管理的策略和方案,开辟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管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图书馆自由"述论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李国新 《图书馆》2000,(4):12-16,20
介绍了日本“图书馆自由”观念的来源、含义及理论基础,评述了1979年日本《图书馆自由宣言》所涉及的主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并指出在中国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了对图书馆的自由权利这一国际性问题展开研究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国书馆学新思维:试论“大图书馆学”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从图书馆的本质入手,探讨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图书馆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组织与传播;以此为基础,初步探讨“大图书馆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7.
“读者至上”的美国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的图书馆理念是重视实用、强调合作、知识和信息获取自由,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为社会提供服务过程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了读者至上的图书馆事业精神和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关于"特色图书馆"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蛟腾 《图书馆建设》2003,(6):21-22,42
特色图书馆不属于公共图书馆,也不是专业图书馆,更不同于图书馆的特色化。它相对于普通图书馆而存在。特色图书馆具有特色馆藏资源、特色服务对象、特色服务方式、特色资源共享及政府、社会,企业、私人等独立或联合运作的办馆模式等特征。特色图书馆是全面收藏某一学科(主题或领域)的知识信息,为特定用户群提供特定服务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麦考利图书馆——“自然之声”视音频特藏中心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考利图书馆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声像媒体开放资源库,隶属于康奈尔大学鸟类实验室,具有基础研究、科普教育、数据保存、原居地评判、乃至音像制品销售等多种功能.该中心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数字图书馆计划重要资助项目之一.文章从资源组织、技术特征、服务和管理几个方面对麦考利图书馆做了概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述“图书馆精神的发展过程”及“精神至上”的说法的出处,然后分析“图书馆精神”状态不是“精神至上”而是“精神缺乏”,最后指出“图书馆精神仍然是重要的”。我们期盼图书馆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