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定势,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当习惯思路和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酝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框架之中,久久不能解脱.由此可见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的作用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维受到束缚,或造成解决问题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仍存在一定的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定势",定势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考虑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和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就会酿成解题的错误.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更要重视思维定势的处理,才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思维定势,应采取细致的态度,分析情况,慎重地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都有一种习惯趋势 ,每遇一个问题 ,就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学习活动中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 ,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某种习惯思路去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 ,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  相似文献   

5.
人们的大脑在接受一系列按一定时间、一定顺序重复进入神经中枢的信息时,就会引起一定顺序的反映,这种反映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趋势使人们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教育心理学所说的思维定势.这种定势的思维表现了一种趋向性和一种专注性,当习惯性思路与解题途径一致时,这种趋向性和专注性就会起积极作用,促进正迁移的产生.然而,习惯性思维往往又束缚人们的思维,产生一种惰性和呆板性,这时就会起消极作用,陷入解题困境或出现解题错误,造成一种负迁  相似文献   

6.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见杨柳,便想到凄残的离别,这是联想,但若只想到离别,那就是思维定势了.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正面的影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之,若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尽相同时,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学生的思路陷入误区.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定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7.
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的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势.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这种趋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一种思维的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学生倘能将已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运用合理的类比、想象和推理,正确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则思维定势在这时所发挥的影响是积极的;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喜欢墨守某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死套定理、法则与公式,或盲目借助于过去的经验、知识技能及思想方法处理一些问题,结果造成思路受阻或解答十分繁琐,甚至会导致错误,这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维方法,成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障碍,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定势问题。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向,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考虑或解决问题,用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  相似文献   

9.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以一种固定的思路和习惯去思考问题的思维倾向,也称习惯性思维,它既表现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又表现为思维的一种惰性和呆板性,因此它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对人们思考问题显然有很多好处,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考的效率;还能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有积极的一面。反之,若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尽相同时,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思路陷入误区。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仅注重常规常法的教学,还要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定势的训练,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悖时,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路囿于某种固定的“框架”。因此,对于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势,应分别情况,慎重处置,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不满足于常见思路,主动尝试新的解题思路;有的学生只能模仿例题作题,题目稍加变化便束手无策.产生这种现象不仅与教师的教有关,而且与学生本身的学法不当有关.学生解题思路僵化主要表现在:1.思路定势.这是学生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趋势,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察问题.当这种思路与实际数学问题的解题途径相合时,问题能很顺当地解决;反之,当这种思路与实际解题途径相悖或有差异时,往往形成负迁移,或者思路堵塞,造成思路混乱,形成思路差错.  相似文献   

13.
张金花 《中学理科》2006,(11):82-82
思维定势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用思维定势解决问题,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导致解题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不够,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错误的判断.在高三生物复习中,习题练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题海战”成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机械的“思维定势”悄悄地左右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维定势就成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往往形成负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活跃的数学认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整体,厘清关键,让认知聚焦知识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形成的负迁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思 维和习惯去考虑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思维活动 呈现一定的方向性,其积极作用在条件相似时, 可以较快地理解题意,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 方向和方法;其消极作用表现为思维的依赖性 和呆板性,在条件变化时,会仍然按照原来的思 路和习惯去思考,干扰正确解题思路而产生错 误.这种思维惯性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特 别不适应“3 x”考试.这就需要我们对其消极 影响作以分析,考虑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思维定势 ,指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 .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 ,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 ,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 ,以致错解 :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 ,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 ,以致难解 .本文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1.比较、鉴别的方法比较、鉴别应用于物理解题中 ,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综合性 ,避免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教条主义的错误 ,以增强思维的辨析显微能力 .一些问题错解的产生 ,是由于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7.
何宏 《考试周刊》2010,(51):38-39
逆向思维是另类的思维方式,我们如果受某种习惯势力或心理定势的影响,往往按某种思维定势办事,当这种习惯性思路和实践不能带来预期的成果时,我们就应尝试其它途径,而不应该只顾搬用过去不成功的或不够理想的做法,即摒弃习惯。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数学上的问题时,不仅可以成功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大脑思维的发展。运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常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维定势负效应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的突出表现是它的趋向性,即以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思维定势的趋向与所要解决的问题途径相同时,就可产生积极有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大量事例表明,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解题中的许多失误,都是由不良的思维定势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你思考过日常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吗?表,一般都带在左手的手腕上,如果有一次你把表带到了右手上,而一旦需要看时间时,你仍然会习惯地抬起左手。这是一种“心理定势”效应。当人们长期地、反复地重演某种动作,就会形成一种带自动化的定向反射。心理学家认为,不独人的行为,就是人的思维也有这种定势效应。思维定势指的是按固定的思路解决问题。它的作用包括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种是积极作用,即人们利用先前解决问题的成功思路,能够敏捷地解决同类问题。一种是消极作用,它会阻碍思路的开阔,影响问题的解决。为了研究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心理学家卢钦斯曾经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