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聚焦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技术领域,重点围绕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如何优化传统专业结构、如何培养多样化人才、如何强化教学条件支撑等三个难题,打造了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即通过产教贯通、供需畅通、校企融通,实现了专业体系吻合产业升级需求、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多元需求、平台技术支撑契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成果对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与学生能力结构的矛盾将更突出、学生职业发展诉求对职业教育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两方面挑战。对此,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需要从供给侧进行三大转变: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向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发展导向,从以技能教学为核心转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从面授教学方式转向人机协同的数字化学习方式。构建以职业适应性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确立以人为本、以职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智能制造特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学习平台、以数字化情景方式强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和能力需求,从智能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匠型人才角度出发,阐述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新职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滞后,高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专业能力单一,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能力认证标准缺失,社会培训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在新职业、新需求背景下培养智能制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构建为例,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针对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教学资源整体性不够、教学针对性不强、育人平台开放性不足等难点问题,融通共享制造建设理念,以"工厂式组织形态、集成化组织运行、共生性组织发展"为核心要素,由校企双方共建1+N协同育人平台。该平台由1个"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工业中心"链接N家智能制造企业、科研院所,产业链全覆盖、技术链全辐射,以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装备、资源、人才等共享定制服务,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替代人力劳动,重塑人与技术的劳动分工,智能时代的工作世界将发生职业变迁、人机协同、云劳动等颠覆性变革.这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服务功能提出了新挑战.“智能+职业教育”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潜力,成为应对新挑战的重要途径,其中专业动态调整利用大数据赋能职业教育实现时效、超前与精准的专业设置,虚拟仿真实...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指对职业教育的技术化和工具化.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体制面临新挑战,亟待加强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余薇 《职教论坛》2021,(2):170-176
工业互联网对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产生颠覆性变革,成为国家智造新平台、产业升级新路径、核心竞争力新焦点。然而,生成经济增长新模式的同时,也向人才供给侧提出了新挑战。职业教育作为制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侧,必须尽快适应制造业创新发展带来的人才能力需求新变化、新要求。美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并有效助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现有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教学模式等内容的更新。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建设,但职业教育领域如何应对其挑战及要求,仍需系统深入探索。因此,借鉴美国职业教育应对工业互联网挑战的成功经验,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方面重塑职教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师资培训,深化产教融合,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类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是基于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我国装备制造类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装备制造类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具有实践的必要性与现实的紧迫性,要在紧扣办学定位、突出产业特征、紧跟行业发展的基础上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作为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始终是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在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在专业建设改革中需要加强区域产业分析研究,尤其是装备制造类院校应准确把握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对照制造业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紧盯制造业发展现状,关注科技发展动态,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实时调整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布局设置,才能真正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融特性,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绿色发展理念,对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面挑战和要求.本文针对学生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和工程职业素养与产业人才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贯彻"新工科"建设理念,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教学平台,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能力培养路线等方面入手,创建了以"一核多元"的课程体系、"内外综合"的教学模式和"迭代递进"的能力培养路线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 自动化类学生培养提供了系统的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新工业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工业领域,掀起新一轮产业技术的升级与变革;"互联网+"通过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渗透,深刻影响着传统产业的核心价值。这些对职业教育都提出了莫大的挑战,包括系统化工作要求单一岗位能力转向跨岗位职业能力;智能与绿色制造要求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解决非常规复杂问题与定制服务需要强化软硬并重、跨界创新的能力;个别化、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将变单一的办学形式为极大丰富与开放的办学形态与办学功能;极大丰富与开放的办学形态对质量监控与保障提出历史性的新难题。职业教育必将通过专业、目标、内容、方式、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主动回应上述挑战。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地方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如何从专业设置、课程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然成了一个重大课题。本研究从新要求、新机遇两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通过对职业教育发展遇到的困境进行梳理,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以期找到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制造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加快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需要"智库"为其出谋划策。通过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改革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变革职业教育组织模式,回应制造业转型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期盼。通过明确职业教育智库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创新研究方法,加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通过创新职业教育智库研究机制,加强职业教育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拓宽职业教育智库筹资渠道,明确我国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路径。最终助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新质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职业教育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是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殷实基础和深刻动因。新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工匠精神层面的新质人才培养,构成了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逻辑。因此,改革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新质职教人才,成为推动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变量。然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亟需推动职教传统理念的革新、新质人才的培养及产业体系的升级。遵循职业教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义,以及职业教育强国的历史逻辑、政策逻辑、现实逻辑,从新理念、新智能、新业态三个方面探索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路径:一是新理念赋能,确立教育、科技、人才协调发展的“大职教观”;二是新智能赋能,产教融合认证培育新质职教人才;三是新业态赋能,职业教育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智能制造在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挑战,急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新理念、新经验.常州工学院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平台,力图通过产教融合育人机制解决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中普遍面临的痛点、难点.通过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重构、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资源保障等方面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学工业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成为发展必然.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无法满足新技术背景下化学工业对多元化贯通式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四川大学化工学院融合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提出了基于“信息+”的新工科改革...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19,(6):86-91
在智能制造演进推动的产业转型升级基础上,针对工业4.0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转型与应对,探究了智能制造演进背景下高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了当前机械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匹配度问题,提出了智能制造演进发展背景下高职机械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与思路,在此基础上指出智能制造演进背景下高职机械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产教融合。通过对智能制造演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下高职机械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深入剖析,旨在为智能制造演进下高职机械技术类技能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竹 《考试周刊》2015,(38):13-14
文章论述了依据职业教育理念,结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在职业能力驱动的教改经验基础上,通过市场调研、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对接智能交通产业,以课程建设为导向,重视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教育理念,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行动能力开发为目标,重点关注如何符合智能交通行业设置课程的相关教学项目案例,如何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零距离上岗能力的改革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迈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为特征的新时代。在新的环境下,新工科专业也必须顺应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文章基于新工科背景分析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智能制造实践平台的建设思路,明确了有效构建智能制造平台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平台构建体系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依靠传统标准来批量生产工具人的方法已难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需要,新的智能化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人工智能技术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学习空间、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三方面对智能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剖析;进而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智能职业教育的呼唤:推动智能职业教育向人才培养复合化、教育模式智能化、学习形式终身化和校企合作一体化方向发展,进而促进"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变以及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