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西部高校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陕西高校为例,通过对西部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发现西部高校创业教育存在文化氛围淡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能满足创业教育需求、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立足西部高校实际,提出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要在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之间建构互动参与式的合作平台和交流机制,要注重教育环境优化、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速实践平台搭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提升西部高校创业教育有效性,促进西部高校创业教育落后局面的改善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速.  相似文献   

2.
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工科实践教学平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针对地方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综合实践平台在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依托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设备、师资"等资源优势,为工科大学生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实践平台,并采用"打造平台文化建设、深化实践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管理模式、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等多项举措付诸实施,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实践证明,建设综合实践平台是促进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则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文章分析了创业教育现状及创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大学生电子商务外贸创业孵化基地的项目研究,探索校企合作共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模式,以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和国人的共识。创新创业教育要追求知行合一,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平台的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本文试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梳理了当前高校中主要在运行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基地,即社团活动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创新实验室平台、校内外实习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园区平台等,希望能为此方面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校创业教育系统构建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型大学的创建,为高校创业教育摆脱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高校的创业教育应植根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从创业教育系统建设中得到提升。在创业教育系统中,创业中心、合作平台、跨学科组织、教育平台、实践平台和学生社团等要素相互链接,形成了一个不断推进的创业循环系统,保证了创业教育和大学创业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需要整合高校、企业、学生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平台,本文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实践平台为例,探索如何建设高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7.
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平台建设的重点目标之一.文章归纳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实验平台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经验,剖析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究实验平台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的必要性,通过理念协同、师资协同、课程协同、资源协同、科研协同、学科协同六大协同模式,为高校建构依托实验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过程管理理论在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中主要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组织保障不力、监督管理缺失、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因此,要坚持过程管理的思想,从更新观念、组织保障、严格监管、注重效能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9.
方蕾 《职业技术》2009,(6):19-20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是各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高校必须查找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实训,为大学生提供符合企业和市场要素的创业实践平台体系,使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经济和社会进入新常态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而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新经管”战略提出高校经管类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综合素养。基于“新经管”战略的实施背景,首先阐述高校经济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经济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新经管”战略要求构建出经济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并提出保障措施,以期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强实践与重创新的高层次应用性经济类人才。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模式陈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无力雕刻"、创业课程和创业师资成为"短板"、创业平台和创业实践流于形式等问题。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了高校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发展,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关键着力点。其中多元化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注重创新创业成果的多元化呈现等四个方面,可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教育多元模式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平台。我国创业教育开展较晚,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设置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打造创业实践平台、构建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使高校创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基地。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茂华  谢裕智 《文教资料》2008,(35):157-159
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我们应努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知平台、实践平台、服务平台、保障平台、文化平台"五位一体"的平台体系.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背景下,地域对创新创业型人才渴求的意愿不断增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要与长三角区域规划发展形成互动,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融合。长三角区域内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存在着区域特征模糊、途径局限,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地方高校要积极探索出创业教育及实践的新途径,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区域经济开展创业沙龙和区域行业特色的创业计划大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和政府、地方高校合作,优化创业实践平台,促成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的特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借鉴西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五大措施:树立创业教育的新理念、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完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专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有助于高校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战略和管理机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应立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响应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定位,发挥其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研究及服务和文化引领的功能.为应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功能缺位的现状,应从深化完善组织机构和学科体系建设、搭建实践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完善服务与保障机制等路径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功能,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何更好地开展创业实践教育,是目前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创业实践作为实现创业教育目的最有效途径,除了实际创业还应包括针对创业的社会调研和模拟创业等。文章立足地方高校,通过研究创业实践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提出了“服务站”式、“沙盘演练”式、“实训平台”式、“导师制”式以及“SYB”式等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并分析了选择创业实践模式时学生的德育教育、实际需求及资源优势等因素,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氛围缺乏、支撑合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物质文化氛围、制度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氛围,科学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交流平台、模拟训练平台、实践操作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激励、资金扶持、渠道拓展、人员保障等支撑体系,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论文基于"互联网+"背景,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平台建设的不足,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正处于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能为地方高校的教育转型注入新的元素,通过激发创新创业意识与提升创新创业技能,增加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对地方高校的顺利转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地方高校在探索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存在创业教育目标不明、创业课程内容单一、创业师资严重不足、创业实践平台不够和创业教育体系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分别从理论指导和实践服务两大模块探索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