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昆明市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研究课题《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苏联关系问题研究》书中的一章。文章主要阐述了共产国际解放以后苏联与中共产党、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对《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兵东北、苏联关于中国战后应该和平不打内战的主张、斯大林劝阻解放军过长江、苏联在解放战争中的积极作用和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等几个重要问题,作了深入地实事求是地评析。  相似文献   

2.
苏联普通学校条例是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该条例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1970年9月8日苏联部长会议批准的《苏联普通中学条例》刊登在《苏联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法令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1987年第7期《教学与管理》杂志刊登了1987年1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审定的《苏联普通中学章程》(草案)。现将1989年7月18日刊登在苏联《教师报》上经苏联国家教委正式批准的这一暂行条例翻译如下。以供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领导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七大”,制定了反法西斯主义的世界战略。但在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共产国际跟着苏联的外交策略变化,降下了反法西斯旗帜,要求各国党将工作重心转变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即同时反对英法和反击纳粹德国。共产国际世界战略的转变损害了各国反法西斯斗争,脱离群众,其威信和影响也一落千丈。共产国际世界战略之所以随苏联外交策略变化,原因有二:一是共产国际在理论上把苏俄事业等同于共产国际事业,二是苏联党长期以来在共产国际中形成了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各家史书说法不一,一般的教科书或有关专著都认为它是一个国际性的联合组织。如1978年出版的《辞海》称:共产国际是“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①。郑州大学等五院校合编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小辞典》说它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联合组织”②。苏联大百科全书的有关条目也称“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是国际革命无产阶级的组织”、“是各国共产党的一个联合组织”③。我认为诸如此类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5.
前言 1970—1978年,由普罗霍洛夫主编的《苏联大百科全书》俄文第三版问世。这套厚达三十卷的大百科全书,为全面了解苏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作为中共党史研究工作者,我们特别仔细地阅读了全书中有关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之间相互关系的若干条目。毫不讳言,我们对全书中关于中国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等方面的评价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在大量查阅中外文有关资料,广泛核实海内外有关史实之后,笔者写出这篇尚不成熟的论文,以就教于国内的专家学者,并与苏联史学界的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6.
经过4年的努力,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20世纪新疆史论丛——新疆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研究》(以下简答《论丛》)终于完成了。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论丛》以三次历史性巨变和三位世纪伟人为主线,展开论述20世纪新疆史。 《论丛》汇集了25篇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新疆,有“辛亥革命在新疆的胜利和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对新疆的影响》、《毛泽东与新疆》、《论苏联、共产国际与新  相似文献   

7.
1996年3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史研究》一书,计21余万字,是由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李冠乾先生著述的。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论史结合紧密,有许多独辟的见解和创新。该书的出版,是对前苏联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苏联史研究》的第一个特点是体现作者勇于探索的精神。长期以来,在我国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出版苏联史专著十分困难,加上资料缺乏,对这个领域的研究相当薄弱,出版的专著更是寥若晨星,而且一些观点也有失偏颇。李先生多年从事世界现代史和苏联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十余年的辛勤笔耕心得,合十九篇专题研究论文,辑成苏联史研究专集。  相似文献   

8.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有二十二年是作为一个支部从属于共产国际的。尽管随着党的成长、壮大和政治上的日趋成熟,它越来越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斗争所面临的问题,但是,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不能不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和国际共运史教学和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从事中共党史和国际共运史教学和研究的同志陆续发表了一些著作和文章,对各个时期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在前一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个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是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和共产国际结有不解之缘。研究共产国际,不可不研究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共产国际的战略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样,研究中国革命,也离不开研究共产国际。离开了对共产国际的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就讲不清楚。长期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这个课题,成为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人为地变成“禁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者解放思想,开始在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辛勤耕耘。随着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这门课程在  相似文献   

10.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日德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的期望是在即将发动的大战中,日本能够拖住苏联和美国,并不希望日本对华开战。一旦日本陷入中国战场就失去了作为德国战略盟友的意义。而且,中国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是中共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其对外政策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和发展.中共作为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个支部,在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中,和共产国际及苏联均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抗战时期中共和共产国际及苏联关系问题;已成为史学界所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将近十年有关论著的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苏联兴亡通鉴——六十年跟踪研究评析》是高放教授苏联问题研究的精华汇集,从中可以看到新中国的苏联社会主义史研究的曲折发展历程。高放教授对苏联历史的诸多重大问题均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他的研究对我国苏联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和《苏联史研究》一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作者——广州师院历史系李冠乾先生早在1986年的世界现代史培训班上相识,后虽未谋面,却常有书信往来。谈得最多的是学术,他在信中每每谈及他研究苏联史记的心得。有时寄来有关研究文章。苏联解体之后,他的钻研劲头更大。我们很为他的执著精神所感动。现在,他将自己多年从事苏联史教学、研究的心得、成果融为一体,推出《苏联史研究》一书,这确实是他积年心血之结晶。这本书对于迫切需要了解苏联兴亡史的众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富有价值的读物。 通观全书,它有以下突出之处: 一、全书贯穿了作者极大的科学热情和责任感。 历史研究是严肃的科学事业,需要冷静的思考,但绝对不能没有热情。面对存在了近70年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倏忽消失,任何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苏联史工作者都不会无动于衷,也不会在学术上随波逐流,而会以极大的热情埋头于苏联史研究之中。李先生就是这种学者。记得苏联剧变不久,他即寄来“苏东演变的某些历史教训探析”和“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策略”等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革命的胜利进行及其失败有着复杂的原因,其中共产国际的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同时对革命的失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大革命的评论报道充分体现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政策方针,从而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共产国际在中国大革命中的功与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本篇文章作者瞿秋白同志的简要生平: 瞿秋白(1899—1936)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重要领导者;现代著名的作家、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1899年1月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没落的书香人家,父亲以教书糊口,母亲能诗善文,对他后来喜爱文学有重要影响。1917年,秋白同志考入北洋军阀政府外交部主办的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俄语,当年就开始翻译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等俄国诗人和作家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组织筹办刊物、撰写文章,宣传新文化运动。1920年,他以北京《晨报》记者的身份,到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访问。在苏联,他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还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曾两次见到列宁。他在苏联期间,先后写了《饿乡纪程》(又名《新俄国游记》)和《赤都心史》等散文作  相似文献   

16.
创造的权利     
当前,苏联围绕《合作教育学》问题正在进行着热烈讨论。 本刊第四期登载了苏联《教师报》1986年10月18日发表的题为《合作教育学》的座谈纪要。这里继续公布苏联教育舆论界对《合作教育学》持扬赞态度和反对态度的有关材料:(1)《教师报》1986年12月13日编辑部文章“创造的权利”:(2)《教师报》1986年12月18日苏联教育科学院8位院士的联名文章“科学与实践的结合”;(3)《真理报》1987年4月4日社论“学校的革新活动——希望、欢乐和担忧的源头”;(4)《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7年第2期Ю·K·巴班斯基的文章“教育科学与教师的创造”。 这场讨论仍在继续中,讨论结果必将对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斯大林在23日紧急召见共产国际领导人,要求各国党应就地开展保卫苏联的运动,不要再提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也不宜公开出面。10月莫斯科面临战事,季米特洛夫随同苏联政府转移到古比雪夫,共产国际机关被精简到150人,转移到乌发,无所事事。1942年底,罗斯福派人到苏联驻美使馆,建议解散共产国际。最后促使斯大林解散共产国际的原因,也正是为了维护与西方的战时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由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辽宁大学等九所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共同编著、张义德同志主编的《苏联现代史》一书,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是我国社会科学界越来越重视苏联史研究的直接结果,它填补了我国高校一直缺少我们自己的专家和学者编著的苏联现代史教材的空白,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我国史学界对苏联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一直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模式,因此在阐述这一时期的苏联历史时多有歪曲,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史学工作者开始打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所圈定的框架,在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的策略路线与国共“党内合作”的逻辑发展吴九占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内合作”,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弄清共产国际的策略与国共合作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深入地研究国共两党关系史和中国大革命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49页中讲“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是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同时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8页中,讲八七会议时“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在2003年6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137页和2003年12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第7页中则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