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权变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管理理论丛林基础上的理论,具有以变求实、情境匹配、开放创新等特点。权变理论与舆情管理具有相通性,权变理论运用于舆情管理领域也已开始受到学界关注。为深化这一方面的研究,围绕权变理论与舆情管理的结合与互动,以有利于实现权变管理理念和方法在舆情管理中得以运用为目标,本文试拟出舆情——权变管理的描述性模型并进行解释。为有效实施舆情权变管理,应坚持以变求实、强化系统管理、提升舆情情境变量与舆情管理决策的匹配度、不断创新舆情权变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权变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介绍了“权变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阐释了“权变管理理论”引进于图书馆管理的意义,提出在图书馆管理中运用这一成果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对靖继鹏先生情报学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思考,以期赓续与弘扬我国情报学教育理论,为新时期我国情报学教育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查、文献收集和人物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先生的情报学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回顾,理清先生情报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展现先生情报学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先生的情报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未来情报学教学的启示。[结果/结论] 先生的情报学教育思想内容体系包括基于中国情境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情报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迎合社会需要的多目标培养体系。同时,用国际化视野构建情报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社会需求不断推动情报学课程改革创新,深化情报工程专业方向中的多学科融合教育是靖继鹏先生情报学教育所带来的学术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靖继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情报学家,一生笔耕不掇,致力于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教育研究。理论研究为学科的发展及其与实践的融合提供逻辑思维之基,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情报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拓了新的领域,其情报学理论思想成一家之言,对情报学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 根据靖继鹏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形成、发展、定型这一脉路,从时间上梳理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特点;情报学与时代发展联系紧密,靖继鹏先生与时俱进地开展情报学前瞻研究,其理性判断在不同时期的情报学研究内容中均有体现,故从情报学理论研究内容上分析、总结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精髓。[结果/结论] 首先,从时间上将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划分为情报学理论思想发端期、形成期、深化期3个阶段;其次,从情报学理论体系、信息经济、信息生态、情报学教育这4方面分析先生情报学理论的研究内容;最后,基于前两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精髓,透析先生于情报学事业中所流露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回顾总结我国情报学近20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于了解我国情报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情报学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引。[方法/过程]以《情报学进展》第1-11卷刊载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文章选题、主题并总结各选题特点;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一定进展周期内我国情报学在理论研究、范式方法、应用实践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分析发现情报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及其管理、新兴信息技术等是《情报学进展》所载文章的主要选题,各选题呈现出不同特点。未来,智能化的情报学将融合多学科,面向科学发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为国家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王秉  吴超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4):52-58
[目的/意义] 近年来,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安全情报学尚极为年轻且不成熟,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正处于"迷茫期"。因此,探讨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问题正当时。[方法/过程] 从学科建设层面出发,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针对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中的4个方面(即学科由来、学科基本概念界定和认识、学科身份与学科建设视角)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应立足于安全科学,应科学界定安全情报学学科基本概念,应积极吸收情报科学理论与方法,并在"大安全"观与"大安全情报"观指导下,面向安全管理,综合统一各类安全情报,提炼共性安全情报学问题、理论和方法,构建一个科学、统一、具有实践性的安全情报学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情报学历史源流主要有图书馆领域、技术领域、决策咨询领域和管理领域。每个领域都把自身的独特理论与理念融入到情报学理论构建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情报学共同体。这些共同体都是对信息对象与信息过程的不同视角解析,根植于不同的领域环境与目标。基于共同信息对象与信息过程的基础,应把它们在一定视域下集成融合起来,以整合的情报学共同体形式实现情报学发展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情报学的研究与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趋势。为掌握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的发展方向,运用分类统计方法,对2009年我国64所情报学硕士单位的招生简章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地理区域和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区域差距、研究方向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的选择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权变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它强调管理者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或方法。当前,图书馆面临着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大舞台,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在图书馆工作中运用权变管理理论,会使图书馆僵化的管理模式得到改善,更加有效地指导图书馆实践。  相似文献   

10.
论"人性假设"与图书馆管理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人性假设"入手,论述了图书馆管理者应树立权变观念、运用权变理论,针对不同的工作人员以及同一工作人员在不同的阶段和岗位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管理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argues the need for a theory of the media firm. Universal theories of management and context-dependent contingency theories of management control are identified. Other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media organizations are reviewed: media management, theories of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ories of political management.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the media firm by 2 French scientists is analyzed-Bourdieu and Debray.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a theory of the public service media firm needs to use several building blocks, some with relatively well-known sources, some with more recent origins. Aven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indicated, which may add ang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of managment in the public service media firm.  相似文献   

12.
权变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应用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权变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应用的意义邢尤斌,李其圣,李雅Abstract:Thecontingeneytheoryofmanagementrequirestoseekdifferentandmostappropriatemanagementplans,mo...  相似文献   

13.
周佳贵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4):131-140
[目的/意义]对美国YOUmedia数字媒体教育理论及其实践进行分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媒体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回顾YOUmedia数字媒体教育理论的产生过程,归纳其具体内容,分析理论的应用模式和教育活动的管理,考察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总结YOUmedia的特色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结果/结论]数字媒体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数字媒体教育,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数字媒体;公共图书馆在教育活动中应广泛与社会组织合作,营造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氛围,注意利用青少年个体之间的互惠行为,学习内容要以青少年的学业及未来职业为导向。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multicase field study of four public-facing Midwestern state agencies and how they organized the work of reviewing and approving textual content for publication on Internet Web sites. Drawing on field data and concepts from institutional theory, contingency theory,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 the paper generates a framework to document systematically the processes and practices involved in the review and approval of textual Web content. The framework is then used to compare textual cont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across the four case sites and to begi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ariation in cont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vailable textual content. The article suggests how the framework could be used in future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how content practices affect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quality, quantity, and cost and to investigate how and why cont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change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将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全面分析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运行机制。[方法/过程] 采用访谈方法,通过行动者网络转译的4个步骤进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过程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现存障碍在于各行动者的认知差异、高层管理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的缺乏、各行动者参与的激励不足、馆藏资源亟须整合等方面,提出通过强调高校的核心行动者地位,赋予各行动者利益,完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数字阅读推广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析,为数字阅读推广的实践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属加种差的方法从营销学、传播学、教育学视角对数字阅读推广进行定义;基于信息流理论对数字阅读推广的运行机制与模式进行阐释,并结合管理要素与职能理论对数字阅读推广的管理机制与模式进行阐释。[结论/发现]数字阅读推广是旨在改进阅读服务者与用户的关系,促进更多用户利用数字阅读服务的营销、传播、教育等行为。数字阅读推广是用户与服务者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全民阅读事业的需要。数字阅读推广的组成要素包括推广主体、推广对象、目标用户、推广信息、推广渠道、推广方法、推广评价等。数字阅读推广的基本运行模式包括活动、出版物、人际传播、广告、课程、导航与推荐系统等。随着数字阅读推广的发展,各类推广主体需要将其纳入统一管理。[创新/价值]对数字阅读推广的概念、运行、管理等进行较系统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7.
贞观初秘书监魏征任上,依时依势调整秘书省机构与人员,探索唐初官方藏书管理模式,深化隋唐官府藏书思想,从制度、管理、思想三个方面对隋唐官方藏书制度的承接与定型起到了确定性影响。文章从魏征秘书省任职经历、魏征与唐代官藏制度建设、魏征历史价值认知等方面,对魏征在官方藏书建设中的所发挥作用的偶然与必然进行探讨,分析其历史作用的多重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18.
在概述权变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权变视角对激励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情感激励、差异化激励、培训激励等方式,以动态、多维的新视角寻找激励结构中各种关系的最佳匹配,从而优化激励过程,提高图书馆员激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theory and contingency theory of conflict management, as two dominant approaches in the field of public relations, bolstered by a tapestry of literature from cross-disciplinary fields, were brought together to conceptualize the concept of contingent organization–public relationships (COPR). To generate the theoretical robustness of COPR and test its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we selected a social-mediated crisis occurring in China and collected data through mixed-methods, including both conten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Quantitatively, content analysis of 338 Red Cross’s press releases and 4003 media coverage and 136,754 public posts during a 3-year time range provided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PR in crises.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lso offered in-depth information on the perceptions of stances and relationships from each party in this incident. Findings concluded that COPR addressed the dynamic and contingent multi-party relationship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