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直拍快攻打法推挡技术以及握拍方法,本期介绍直拍快攻选手如何运用发力推挡以及推侧旋球,这也是直拍快攻在比赛中制胜的关键。 发力推挡:在推挡的基础上加力,是推挡技术中攻击力最大的一种。要想发力推,就必须要有发力距离,也就是说球与球拍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引拍时,要靠近腹部,才能把距离拉开。击球点应该在球的高点前期(图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乒乓球"直拍反打"与"直拍推挡"的对比研究,发现"直拍推挡"在被动防御时的回球效果明显优于"直拍反打"。因此,作者认为直拍运动员在掌握"直拍反打"技术的同时,还应掌握"直拍推挡"技术,实现直拍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胡浩  李爱国 《体育师友》2009,32(6):67-68
推挡是直拍打法中最基本的反手技术,实战中以防守为主,有时也可作为主动得分的技术手段。对大多数初学者而言,从推挡技术入手,既可以较快熟悉球性,又相对便于控制球,因而学习初期建议多加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学生初步掌握推挡技术后,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强化学生推挡中控制球的能力,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推挡是直拍快攻选手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我将分两期进行讲解该动作要点,本期着重介绍直拍推挡的握拍方法和推挡技术。 握拍方法:拇指自然放松,后面的三个手指形成圆形。握拍的正确与否和推挡的质量有密切联系,所以,尽量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 从动作表面看,推挡时拇指和食指要用力,但是拇指用力时会造成拍形向上,推不出质量来。为了使推挡稳定,表面的手指(拇指、食指)及后面三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用力平衡非常重要。主要是中指和食指用力,后面的手指一定不能伸直。手腕要固定,握拍要松,手指交换用力后要及时还原(推前…  相似文献   

5.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6.
直拍横打技术对广东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马琳对柳承敏的录像分析,发现双方均是直拍快攻型选手,而马琳反手是推挡加横打型,柳承敏反手是推挡加攻球型,马琳的直拍横打优于柳承敏的反手推挡,直拍横打解决了直拍运动员反手攻击力不强的问题,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有强大的生命力。结合广东部分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班学生与普通系乒乓球班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访谈了广东高校一些乒乓球教师,结果表明,广东高校乒乓球直拍横打的发展比较滞后,应该在乒乓球教学中采取措施开展直拍横打,方能使乒乓球的群众性运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乒乓球选手王皓(反手均用直拍横打技术)和韩国乒乓球选手柳承敏(反手以推挡为主)在6场世界大赛的比赛录像进行分析研究,为直拍横打在解决提高直拍反手位的相持能力上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直拍横打的搭配模式合理化、科学化以及相关战术的创新找出解决办法,最终使直拍选手在反手位相持时反手技术体系中诸多单个技术更加合理化并运用以指导训练与比赛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一、直拍的握法直拍握法的优点:除直拍横打外,大多数时候,直拍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面击球,这样转换时间少,出手较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时拍形变化不大,对手不容易判断;手指、手腕运用空间较大,在发球变化、处理台内小球和追身球时相对有利。开始学习阶段,反手推挡也较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9.
应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部分世界优秀直拍运动员利用反手推挡技术对付弧圈球的打法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打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直拍训练与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崔保群 《乒乓世界》2012,(10):115-115
直拍正胶快攻打法分为“左推右攻型”和“两面进攻型”两种,前者主要是以正尹决攻抢占先机,并作为主要得分手段;反手位则进行推挡过渡。此类打法灵活多变,前三板优势明显;但反手位推挡力量小,进攻性不强,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一九七九年四月五日在《体育科技资料》(乒乓球专辑)上开设“加速提高我国直拍快攻技术水平问题的探讨”专栏后,有不少同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并且在训练与比赛实践中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使我国乒坛上这一支奇花又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它将继续为我国乒乓球运动攀登世界高峰和在国际上保持领先地位再次作出新的贡献。下面我也谈一谈对直拍快攻推挡技术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用SMC——70GP微计算机电视形象创作系统,对我国优秀直拍快攻选手李富荣、江嘉良、陈龙灿、张立等的正手攻球和推挡技术的结构和运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方法先进,分析科学,可资参阅。  相似文献   

13.
直拍快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打法,它为我国在世界乒坛持续二十年保持领先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五十年代后期,以王传耀为代表的直拍中远台两面攻,以傅其芳、容国团为代表的左推右攻快攻打法,已在世界乒坛上初露锋芒。六十年代初,我国涌现了李富荣、徐寅生等一批年轻直拍快攻选手,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运动员的打法,由中远台两面攻变为近台两面攻,比中远台两面攻更加积极主动,快速凶狠,使左推右攻推挡更有速度、变化和威力,正手攻更加快速、准确、凶狠。在发球和发抢方面,有侧身低抛侧上下旋、正手奔球、反手急下旋、反手侧上下旋、正反手转不  相似文献   

14.
反手以推挡、正手以拉冲弧圈球为主的直拍打法,是在学习日本的正手弧圈球和继承我国直拍快攻的反手推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这种打法具有发球抢冲好、抢拉弧圈球出手快、步法灵活和与反手以近台为主、正手中近台拉冲结合的特点,它既有较快的速度又有较强的旋转,所以在国内外的比赛中,都取得过良好的成绩(例如七十年代的郗恩庭、刁文元和现今的郭跃华、杨玉华等)。显示出这种打法的强大威力和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下面就今后如何提高发展这一打法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创新技术──直拍反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拍反打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快攻打法带来了生气。直拍反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直拍快攻打法的优势,使直拍快打法更加灵活多变,加强了直拍选手回接弧圈球后被动变主动的能力,可提高直拍快打法中前三板的威力,这种打法运用也较容易。但这种打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第47届世乒赛男团中国队员王皓主要技术诊断及效果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第47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王皓出场的半决赛、决赛的主要技术进行统计与效果评析,试图在新的规则下,分析王皓(只用横打,不用推挡)横打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整体实力的发挥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直拍快攻打法的训练提供参考,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训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6,(10):80-80
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撞击技术,除了直拍的推挡,就是横拍反手的拨挡。在 B 组图中,曹臻与张雪玲(新加坡)这一回合的争夺,就是反手拨挡的典型运用。张雪玲发球后,曹臻抢先用反手挑起,至张雪玲中路偏正手的软肋(图3-5):张雪玲勉强将球挡回(图6-8),曹臻用反手压回斜线(图  相似文献   

18.
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直拍反手推挡和反手攻球技术,在对付强弧圈球方面,都存在某些不足。本文以北京队员陈虎为实验对象(陈练推挡6年,练反面击球3年),用两台EPL高速摄影机以100格/秒同频同步拍摄,用GP—2000型解析仪对影片进行数字化处理,用P—3000型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和三维计算分析。结果是,反面击球的许多动作优于正面击球。两者击球动作的数量相近,但反面击球较易于发挥手臂功能,有利于回击弧圈球。本文在论述了反面击球的各种优点之后。得出了直拍反面击球的技术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圈薰雾露i许绍发:当初有人问我:“如果不成功怎么办,”我骚攀I技术打法应该服从 _发展的需要.不一 _李晓东:如果直板只用横打而不用推挡,许多先进的技术仍大有潜力可挖,比如发球,它不会受太多限制。以及在控制球上,比如快速摆短、快速劈长等等,目前女队也需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厂●h旧旧旧卜:_j__■同友讨论:“直拍横打是一种蹩脚的技术”I hn。://sundns org 5555,cg卜.bMb5000肛0plc cgl7forum=7&topic=158)'此文贴出之时,王皓的名宇尚不为人知.不知道一年后的今天,作者会怎样评价自己当初的观点,又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推挡是一种蹩…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6,(9):80-81
与中国直拍擅长抢冲下旋球不同,韩国直拍选手更自信上旋球的对拉对攻。因此柳承敏也比马林,王皓更敢于使用劈长技术。道理很简单,摆短过去的球,对方多半回搓,回来多是下旋;而劈长过去的球,对方不攻也得攻,回来多是上旋,利于韩国直拍迅速进入“阵地战”,在这两组图中,柳承敏接发球时,分别以犀利的正、反手劈长直逼对方(均为横拍)中路追身,直接迫使对方拉球下网,如果你也想自己的劈长具备如此威力,需向柳承敏学习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