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是学校课程决策的重要主体之一,有效的学校课程决策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有其一定的合理依据和可行性。学生在学校课程决策内容上的参与度差异决定了学生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方式的差异。在实践中需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以及课程决策内容的难易度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参与方式,要注意唤醒学生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设立一定的学生参与媒介,明确学生参与的权限范围,明确学生参与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锡山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15年探索中,以校本课程的“创生”为取向,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并提供一种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课程开发机制。15年前,如果说锡山高中仅仅尊重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还是让他们从学校给定的“课程菜单”中“点菜”的话,那么今天,他们更多地尝试让学生用配料“做菜”。但必须注意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门类与数量并不必然地体现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如果对丰富性的追求缺少了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的统整,只能导致无序开发,最终导向学生兴趣主义。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类型——学生课程.学生课程不同于正式的课程或讲授的课程,有其独特的内涵.当前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中,学生课程处于异化状态,使学生的发展受到影响.在学校课程建设中,要通过健全学校课程制度、增强师生的课程意识、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以及完善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等途径,使学生课程回归其应然的状态,实现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观与传统课程观根本不同,它强调课程模式多元化、课程设计个别化和课程实施情境化,认为课程的开发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机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其智能特点的方式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为变革传统课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切入点。多元智能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全程参与,为学生营造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同时要避免形式化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相似文献   

5.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课程是一种间接的、暗示的、无意的方式,长时期地影响学生情感、调整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课程。用场论的观点审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场源潜藏于校园文化之中,场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吸引沟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隐性课程对教育者的影响方式有暗示、感染、模仿等。隐性课程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心智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隐性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互为依存原则、整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动态变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德育课程建设也进入了加速期。一方面,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层面上,德育课程建设更好地突出了民族文化传承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呼应,课程建设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关照学生主体性的弘扬;另一方面,基于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从而丰富了德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学论坛》2005,(3):73-76
提供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要的优质课程资源和有效教育行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围绕这一基本目的,走课程化多元开发之路。紫小从传统经典化、地方艺术化和学生现实生活吸取源头活水,建构了经典化诵读、绵竹年画、数学探究性学习、普及性器乐、快乐英语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大批校本课程,形成了落实课程的认识建构和技术系统。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互动,紫小课程化建设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艺术课程鼎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并进。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并举的多元学校课程化,紫小以有效管理,保障了课程化建设扎实有序地挺进纵深。  相似文献   

8.
体育隐性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呼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全面的体育教育。开发体育隐性课程,体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隐性课程的载体涉及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体育教师应在这些方面有效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教育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它集中地、具体地反映教育目的与教育要求,在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的地位。一般来说,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就是: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师、学生三者关系中进行的。如果说,普通学校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教与学的信息交流,而远距离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则是分离的,学生和课程则具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因此.尤需不断地加强远距离教育的课程论的研究和建设,努力提高远距离教育课程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评价方法应包含学生情感体验、个性成长、过程经历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从现行课程评价的现状和中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化工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构建一套基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中职课程评价体系,以期能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业,使每个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观与传统课程观根本不同,它强调课程模式多元化、课程设计个别化和课程实施情境化,认为课程的开发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机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其智能特点的方式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为变革传统课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切入点.多元智能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全程参与,为学生营造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同时要避免形式化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的课程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未来的幸福生活。本文从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出发,阐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借以探讨幼儿园课程的教学问题,使教育者能够有的放矢地把握幼儿教育的方向,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徐洁 《山东教育科研》2014,(4):29-30,50
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强调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这种刚性而划一的、只是在课程改革上做“加法”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促进学生身心科学发展的角度看,需要落实学校的课程权力,让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课程,调整课程开设的顺序,优化课时等。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生作为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受益人,不同程度地缺席于课程改革的场域之中,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不同程度地消失在课程改革的视阈之中,这种缺席和消失是“有罪推定”下的“规训化”的教育预设及其行为的结果。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思维方式、多样的探索经历都是十分珍贵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杨建华 《考试周刊》2011,(89):209-209
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本校的校本课程是《弟子规》,真正从思想上育人,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6.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也要结合的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生活家园”校本课程,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有爱心负责任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促进了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和学生综合性生活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开发校本课程,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和成功地运用他人开发的课程材料,有利于老师专业的发展;同时,能激活、丰富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课程载体之一,那么如何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呢?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的课程观将课程作为资源,超越了传统僵化地将教材作为课程的观念,为达成教育培养目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可选内容;在市级、区级、学校中开发出丰富的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在课程设置上从控制转向满足学生的需要,大力建设课程共享体系;将课程改革重心下移到学校层面通过项目引领,科学提升校长、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中学课程改革频繁 ,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重视个性发展和培养国际化意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解决现行课程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使学生能够灵活地适应社会变化 ,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打基础。在实际操作中 ,日本课程结构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 ,压缩了总学时 ,设置了综合学习时间等。这些改革可以给我国的课程改革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蒋坤 《华章》2009,(16)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课程改革,课程设置越来越偏重于专业技能培养,体育课程被压缩到比较狭小的发展空间里.同时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常常忽视学生感受,作为教学对象,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参与,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因此挖掘培养学生的感兴趣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我们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