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正 《江苏教育》2010,(6):21-21
“钱学森之问”是我们这代教育者必须直面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其中基础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基础教育掉进了“分数”的陷阱,束缚了创新意识的自由翱翔和创新能力的勃发生机。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大师在逝世前。发出的最有力的一问。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科学大师钱学森一再发问,并且是在临终前再次提出。这一“世纪之问”刺痛了国人,引起了国人的深思。是啊,中国,人口世界第一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就“冒”不出杰出人才呢?  相似文献   

4.
张超 《广东教育》2010,(4):60-60
钱学森,一代科学大师已离我们而去,但大师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却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代表了众多有识之士的焦虑和期盼。  相似文献   

5.
邓睿 《上海教育》2011,(22):61-6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言犹在耳。这边“绿领巾”事件刚刚平息,那边又冒出了优秀生着“红校服”的报道。刚刚过去的十月,人们还在为数日内一座城市里便有四名中小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等原因跳楼自杀的事件扼腕叹息时,又传来了教师勒令家长带孩子测智商以此摆脱学生成绩差的责任的消息。如此种种,让我们在惊诧、担忧之余,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成了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此问既出,国人颈项后面掠过一阵颤栗。中国的教育界内疚得疼痛起来,教育虽不能扭转乾坤,但这个叫做“教育的责任”的伤口却一直犹在。钱学森的悲壮撕裂,让伤口露出腐肉,在貌似新鲜的血液里触目惊心,终究引起疗救的注意了。  相似文献   

8.
端木美 《留学生》2010,(12):40-41
敬爱的钱学森先生离开我们一年了。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直苦苦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成为一种可以称为民族伤痛的国问。  相似文献   

9.
理性面对,探索策略 当我们直面钱老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时,我们深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然而,有批判才有创新,“实践出真知”,于是,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终于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围绕在我国高校上空的巨大命题。2005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看望钱学森先生,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成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这之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成规模的创新人才?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反思也一直不断发酵。这也成为许多大学校长持  相似文献   

11.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迄今为止答案找到了吗?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类似于网上“聪明伶俐进来,呆若木鸡出去”的社会抱怨声倒是不少!“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的确是学校教育出了大问题。笔者20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近年来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发现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存在“钱学森之问”问题链上很大的症结,连锁反应导致“钱学森之问”的产生。这个“症结”究竟是什么呢?又该如何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科学大师钱学森离我们而去:据他的身边工作人员和家人说,他晚年主要关注一件事,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他在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多次提到:“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3.
温希庆 《教育》2014,(3):18-18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于“钱学森之问”,杨振宁有过这样的思考:“美国之所以在科技方面特别成功,是对于特别好的学生规矩很少。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要培养杰出人才,需要教育家办学。如何修炼成教育家,成为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王守玉 《宁夏教育》2011,(10):42-4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少家长也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每天刻苦学习十几个小时却没有国外学生有创新精神?”“为什么中国六十年拿不到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6.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少家长也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每天刻苦学习十几个小时却没有国外学生有创新精神?”“为什么中国六十年拿不到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7.
徐青森 《留学生》2010,(12):43-43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提出的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对于“之问”的回答,可以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课题.我仅从个人角度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生前不止一次地向国人发出的拷问.“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温家宝总理语)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随着大师的远去,似乎一下子成为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沉重的话题。其实,“钱学森之问”同样也是“温家宝总理之忧”。温家宝总理曾在多种场合表示:“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钱学森曾在病榻上多次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我们任何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不能对“钱学森之问”置若罔闻或无动于衷。作为一名从事一线音乐的教师。创新应从小抓起,从课堂的每个环节抓起,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列为课堂教学重点,来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