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教材职务作品,是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依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换言之,教材职务作品的作者,除了从事创作性劳动的作者外,还有视同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按著作权法第十六第的规定,教材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 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教材职务作品上署作者名,这是法律许可的、合理合法的事,但在具体操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述了影视作品的法律界定、影视剧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然后分析影视剧作品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特别是编剧、制片人、原创作者等;最后对国内外关于影视剧著作权的法律规定进行比较,同时提出建议以明确著作权的归属,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网络著作权的本质 所谓网络著作权,又称版权,作者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含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的权利.著作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而知识产权是与物权、债权、人身权相并列的四大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作品的创作者与著作权主体会分离。法律的直接规定或是通过合同约定,可以让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作品的著作权,这样的作品可以统称为非自然人作品。我国的《著作权法》对此类作品进行了规定,但是存在定义模糊,分类标准不清晰,适用范围相互交叉,著作权归属原则不清的问题,实践中很容易产生纠纷。因此立足我国实践,借鉴发达国家有关非自然人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制度,提出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五大传统媒体工作人员创作的作品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被新增为特殊职务作品,媒体享有作品的著作权,作者与单位间的利益分配转向“厚单位主义”,这一重大修改显现出过度扩张特殊职务作品客体范围、背离意思自治的基础导向、阻碍《著作权法》的激励机能等弊端。我国同时移植“视为作者规则”和职务作品规则,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构成要件交叉导致二者边界难以界分。应从一般职务作品的定位、增加意思自治规则、优化媒体创作者的奖励机制、明晰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关系的角度完善媒体职务作品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学位论文的权利主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权利主体是依法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或单位。学位论文的产生方式决定其权利主体的最终归属,除了普通主体外,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可以成为权利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作者作为权利主体,而优先使用权归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我国复制权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著作权保护法律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著作权保护法律体系核心和基础的复制权,必须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在我国复制权的发展道路上有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一是作品数字化问题,它是探讨复制权发展的逻辑起点;第二是暂时复制问题,这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讨论的焦点问题;第三是权利限制问题,其是“利益平衡”这一著作权法律体系根本立法原则的集中体现和贯彻。  相似文献   

8.
职务作品是指著作人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组织领导下,为完成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而创作的作品。业余作品指著作人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所创作的超出本职工作范围的作品。要保护著作权,就要正确而严肃地处理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作权法》对于职务作品权利的归属做出的规定十分详细,但是在实践运用过程中会使人们产生许多疑问。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对职务作品做出明确的界定,然后从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格权两方面,加强对作者的保护;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职务作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尽快改变现有的职务作品权利归属制度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职务作品 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立法以及我国的民法理论均认为法人即意味着法人成员的有限责任。因而出现这样矛盾的局面:民诉意见上的“其他组织”未在法律上取得人格(即不具备法人资格),却又能具有当事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然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应当具有一致性,即享有当事人资格者就应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本文从考察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入手,指出我国现有法人理论的缺陷,并进而对法人的理论模式以及业主团体的未来立法模式提出了新的论点。  相似文献   

12.
侵害债权制度体现了民法理论发展突破传统债的相对性观念,承认债权具有不可侵犯的绝对性特点。它的确立要求合同关系外的第三人尊重合同权利,以实现对合同权利人更周密的保护。体现社会公正。笔者分析了它的理论背景和法理依据。现代社套复杂的经济生活及规范它的法律的价值取向的变迁是债产生对外效力的根据。债的对外效力是侵害债权制度确立的基础。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在民法中基本原则地位的确立是衍生谊削度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受义务教育权是一项由国际人权法和各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基本权利,要保证每个适龄主体完全充分享有,国家负有绝对保障责任。在义务教育中,我们有必要确立一项原则——国家最高义务原则。本文述说了国家最高义务原则的确立原因,并对其具体涵义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公平理论看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教育公平理论出发,通过对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原则、机会均等原则、能力差异原则、弱势补偿原则、效率优先原则五个基本原则的论述和阐释,对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事业框架、责任承担、福利战略和运行模式逐一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指出,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是教育公平理论的理想载体,是造福大众的公器,只要它存在,人们不论贫富、贵贱和聪愚,追求美好高等教育的梦想就不会破灭。  相似文献   

15.
在物权法中,物权的规范集中反映在物权法三原则上,物权法三原则对理解物权制度,正确实施物权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物权法三原则,即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公示公信原则。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环境下作者、传播者和公共利益的平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和作品传播人(邻接权人)的关系的分析,指出在网络环境下存在作者、传播者、公共利益失衡的状况。因此,应重视作者与传播者利益平衡问题,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至少应考虑:规定合理使用的判断规则;对技术措施的保护应明确规定合理使用的例外,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适当的限制;对故意删除或改变著作权管理信息的行为一律视为侵权也不尽合理;对“复制”概念进行重构,规定一定范围内网络复制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历史现实催生了行政法院。法国行政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形成并发展出行政法两大原则:行政法治原则与行政均衡原则,从而推动了法国行政法运行和法治的不断进步。法国行政法原则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所显示的法律发展模式对于解决我国在行政法原则问题上的认识混乱及实践需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企业管理者业绩评价体系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责权利对等的原则,董事会赋予企业管理者一定的管理权与较高的薪酬,管理者相应地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何评价管理者任务完成的情况,必须有一套完整、切实可行的业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与这一原则在有罪无罪的落脚点、沉默权、疑罪从无的规定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无罪推定原则”和“沉默权制度”的发展趋势,给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原则上应由作者本人来行使。但现实情况是署名权常常未能得到合理的行使。根据署名权的行使原则和作品署名的各种复杂情况,对集体作品、学位论文、建筑作品等七种类型的作品署名权行使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为解决作品署名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