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高职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职学生学习的状况,采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522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学生中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34.87%,存在较严重的行为不当;(2)理科学生的情绪低落和总倦怠水平高于文科学生;(3)大二、大三学生在行为不当和总体倦怠水平上高于大一学生(P<0.05);(4)不同学业成绩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01),结论是高职院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学习倦怠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6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34.87%,比本科学生高出7.92%;两类大学生都有较严重的不当学习行为(3分以上).(2)高职学生总体倦怠水平高于本科学生(P<0.05),并在情绪低落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P<0.001).结论: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倦怠的严重性以及消除学习倦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天津市4所高职院校456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调查,分析了天津市高职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男生在行为不当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大二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最高,大一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最低,呈极其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基本现状,考察核心自我评价与专业承诺对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并检验专业承诺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及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566名高职护生核心自我评价、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状况进行测查。结果发现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和专业承诺可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可以直接负向预测高职护生的学习倦怠程度,也可通过专业承诺负向影响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5.
学习倦怠已成校园中不容忽视之问题。通过对多所不同类别高职院校学生实证调查,本文对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职生的整体学习倦怠情况较严重,工科生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其他类学生,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专业承诺、社会支持以及个人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而这三者之间又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学习倦怠已成校园中不容忽视之问题。通过对多所不同类别高职院校学生实证调查,本文对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职生的整体学习倦怠情况较严重,工科生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其他类学生,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专业承诺、社会支持以及个人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而这三者之间又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对聋哑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学习主动性发挥及就业发展都将产生不良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40名聋哑高职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内在的个体因素和外在的学校影响是引发聋哑高职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家庭和社会等外界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聋哑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聋哑高职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职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在学习倦怠的各因子及总分上发现了不同地域、是否独生和年级的显著差异。建议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选取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整体学习倦怠水平偏高,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两个维度上得分较高,男生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且在成就感低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科学生倦怠水平显著高于文科学生,情绪低落维度上差异显著;大三学生学习倦怠水平最高,大一最低,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学习倦怠是当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所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学习倦怠在高职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本文以学习倦怠理论为依据尝试探讨影响高职生英语学习的诸因素,以期为有效预防和干预学习倦怠,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学习倦怠反映了高职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表现,通过问卷调查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家庭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学习倦怠问题是高职生在校期间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学业情绪等问题对高职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对高职院校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高职生在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和学习效能等方面的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学习倦怠与情绪智力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干预护生的学习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对417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高职护生的学习倦怠与情绪智力呈显著负相关.②情绪智力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γ=-0.39,t=-5.36,p〈0.001).具体而言,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情绪运用和他人情绪管理都能有效预测情绪低落(p〈0.01),自我情绪管理和情绪知觉能有效预测行为不当(t〈0.01)和成就感低(t〈0.01).结论:情绪智力是影响学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情绪智力有效缓解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天津市四所综合性高职院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和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并探讨了天津市高职生学习倦怠和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天津市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程度;学习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程度;男生在学习动机总水平上显著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在学习动机总水平上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从年级差异上看,大二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最高、学习动机程度最低,大一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最低、学习动机程度最高;学习倦怠与学习动机各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相关;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和声誉获取分别是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高职师范院校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表明:学生创造力倾向发展水平一般,存在个体差异,在年级、性别、生源地上差异显著;学习倦怠程度一般,年级差异显著;创造力倾向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董艳  吕静 《考试周刊》2013,(96):151-153
为了调查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满意度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表,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①大学生轻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28.5%,中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51.5%,高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5.3%,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85.3%;②大学生整体学习倦怠水平处于中度学习倦怠;③学习倦怠与专业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④成就感降低、耗竭对专业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比较严重,并且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习倦怠有影响,成就感降低、耗竭是专业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522名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调查发现个人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预测力最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对学习倦怠除直接影响外,还通过个人因素对学习倦怠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探讨出了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专业承诺的关系。结果发现:重发、中度、轻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分别为8.8%、15.8%、10.0% 专业承诺和自我效能感都能有效预测学习倦怠:专业承诺既直接作用于学习倦怠,又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作用于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9.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学习倦怠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理工类学生的学习倦怠略微低于文科类学生。造成高职生学习倦怠主要原因是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课程内容空洞枯燥、缺少社会认可与成就感、没有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缺失。精减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职业定向教育、学习策略干预和互动式教学是改变学习倦怠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凸显,该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学习成长,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2007—2014年间公开发表的以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为主题的45篇文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旨在归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总结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并对已有研究进行反思,进而为以后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