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Innovation)是保证国民经济优质快速发展的关键。从广义的概念来讲,创新就是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创造出新的格局。创新行为因而可以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的侧面。一般我们把创新区分为知识创新(Knowledge Innovation)和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国家创新体系就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国家创新体系按其功能可以区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这种系统也可以说是不同参与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  相似文献   

2.
略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息流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徐仕敏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4):18-20,24
讨论国家创新体系中信息流动的渠道、形式、内容和作用。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多个从事创新活动的主体组成的网络系统,个人、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和信息流动是创新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2):145-145
国家创新体系由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知识)传播系统、技术(知识)应用与扩散系统、国家创新政策组成,包括政府部门、国立研究机构、企业、高校与教育机构、中介机构等。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迅猛发展,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国家创新体系组成单元,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0):141-141
国家创新体系由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知识)传播系统、技术(知识)应用与扩散系统、国家创新政策组成,包括政府部门、国立研究机构、企业、高校与教育机构、中介机构等。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迅猛发展,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国家创新体系组成单元,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2):146-146
国家创新体系由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知识)传播系统、技术(知识)应用与扩散系统、国家创新政策组成,包括政府部门、国立研究机构、企业、高校与教育机构、中介机构等。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迅猛发展,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国家创新体系组成单元,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专业图书馆由于承担着为国家科研及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6.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147-147
国家创新体系由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知识)传播系统、技术(知识)应用与扩散系统、国家创新政策组成,包括政府部门、国立研究机构、企业、高校与教育机构、中介机构等。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迅猛发展,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国家创新体系组成单元,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专业图书馆由于承担着为国家科研及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7.
1998年2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呈交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刨新体系》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说:“国家创新全系是一个宏观的、综合层面的体系,它是个网络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组织机构和社会单元组成,分若干子系统。”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具体由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就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1图书馆在国家…  相似文献   

8.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3):146-146
国家创新体系由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知识)传播系统、技术(知识)应用与扩散系统、国家创新政策组成,包括政府部门、国立研究机构、企业、高校与教育机构、中介机构等。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迅猛发展,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国家创新体系组成单元,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专业图书馆由于承担着为国家科研及决策服务的使命和职能,直接为国家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国家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学校以及政府机关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和基础,而成为连接着国家创新体系各个相关环节的桥梁与纽带。探讨专业图书馆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专业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实现专业图书馆的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对于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最大效用很有现实意义。为此,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定于2006年5月召开“国家创新体系中专业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并向全国图书馆界广泛征文。  相似文献   

9.
科技传播体系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的高新知识流通辐射的科技传播体系,担负着知识向经济转化、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极其重要的使命。为了促进各类科技机构和传播组织在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联合,促进国家体系的良性运行,必须建立一种合作互动机制,组成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把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与创新结合起来,并把创新作为可持续运动状态的核心构成要件,就要处理好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与其他构成要件共同运作联系中的自我更新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构建和国家创新体系同构对应的。与发现发明体系、开发应用体系融接连通、功能互动的传播扩散体系。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首先必须进行科技传播制度创新、科技传播技术创新、科技传播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图书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引擎,知识经济需要全社会全民与创新,图书馆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之一,其创新是教育创新和信息服务创新的必要要求;本文从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四方面就图书馆创新提出一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9,(11)
兰德尔·柯林斯的"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是理解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受个体的情感能量、学术网络竞争、组织发展以及国家政治需求的驱动,政府部门、大学机构、出版机构以及个体学者等行为主体通过文本互动和身体互动组成学术共同体互动仪式链,共同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话语体系。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存在创新性不足、碎片化以及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中国新闻传播学可朝着形成学科知识谱系的知识创新和坚持本土理论创新的方向继续努力,同时还需继续拓展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各种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2.
一、韩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韩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官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即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相互合作。政府通过制订鼓励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和法规,积极营造创新环境,支持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政府在法律上为科技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制订的相关法律主要有《科学技术基本法》 (2001)、《基础科学研究振兴法》 (1989)、《技术开发促进法》、《协同  相似文献   

13.
将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作为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并行的、互嵌的过程。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分析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上的知识创新,以及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模型,揭示出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规律。不仅为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为制定有效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以信息、知识和创新为主流的时代,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它是企业和国家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也是高科技企业的立足之本和竞争优势所在。在我们即将跨入的21世纪,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的生命周期将会大为缩短,只有不断大胆开拓,推陈出新,才能永葆企业的青春。求木之长,必固其根。世界各国企业都强烈意识到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朱镕基总理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要解放思想、转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技术创新领域1950年到2013年的期刊论文数据从领域、期刊、国家和关键词等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及利用CiteSpaceⅢ生成的文献共引时区图谱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演化开展深入研究,分析得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五大领域--创新经济学、技术创新政策、创新系统、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与创新转移,并提出演化路径的四大阶段论--重拾熊彼特创新经济学、解构技术创新领域、整合技术创新系统和开放创新,为技术创新理论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历史性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6.
创新的涵义,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知识创新等等。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把国家创新系统界定在技术创新上,把其他创新看成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保障、辅助和支撑。显然,制度、组织、社会和政治因素都影响创新,尤其是制度。制度从系统上决定了社会各类行为和关系的运行机制,因此国家创新系统和制度的关系密不可分。金融、教育、科技、人事及企业的制度都会影响创新。而且,制度间的协调也会影响到创新。按诺斯的观点,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更为重要。 科技体制对国家创新 系统的影响 科技…  相似文献   

17.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系统以“基于云服务的国家科技文献服务系统”和科服网为数据与平台支撑,为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服务。文章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系统的服务框架,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企业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并提出了企业综合创新能力评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闻素描     
陈至立强调要大力推进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5月11日至14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大力推进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陈至立指出,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转型和社会变迁中,创新扩散是创新研究的关键问题。围绕人工智能产品采用问卷调查法(n=2999)和深度访谈法(n=22),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智能产品早期体验者的特征,结合深度访谈的经验资料探讨早期体验者的接触渠道和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品的早期体验者具有年轻化、城市化、学历高、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特征,创新扩散历程凸显社会结构中的人群边界及结构性不平等;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对智能产品的体验行为,同质化有利于推动创新在同一圈层内扩散,但也有可能减缓创新在社会系统内垂直方向的发展;在被动型接触和主动型接触中,家庭纽带成为弥合数字鸿沟和幼儿启蒙的重要衔接,从众心理的社交需求与人格特质是关键驱动性因素;智能技术创新扩散可能呈现非线性、递进式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以往仅仅停留在一般科研工作中创造发明的创新不同,现在所谈的创新,指的是全方位、高层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指科研创新)、技术创新(指以企业为主体把创新的知识变为创新的产品、工艺和服务)和制度创新(指政策开放的创新环境和机制)三个内容。三大创新相互促进。其中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虽然是科技与经济在市场中的结合点;却是薄弱环节。过去只是在微观层面上就科技成果如何与企业结合上做了工作,并没有从国家战略层次上作整体系统的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