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受时间和空间制约,有必要研究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时空特征,以考察居民时间和空间需求。主要以问卷调查法针对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时空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内在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具有活动空间圈层特征、活动需求差异化特征、出行空间广域化特征、活动时间规律化特征。对上海市规划建设"30min体育生活圈"具有现实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惠州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已经将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积极的休闲生活方式,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是主要动机;在项目选择上还局限于传统体育活动,以无需经费投入和简便易行为基本原则;大多数居民每周都进行休闲体育活动,但体育场地、设施和专业指导人员的不足以及消极休闲方式的影响,还制约着惠州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查阅了大量以往关于休闲体育的相关研究后,从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行为特征、影响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因素及城市居民休闲体育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阶段变化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对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的动机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个体的休闲体育行为是一个动态的阶段变化过程,其发展变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处于不同的阶段,其动机因素也各不相同:个体没有达到动机阈限,处于无动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休闲体育行为前意向阶段;个体达到动机阈限,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发生作用,主要表现在休闲体育行为意向阶段;个体达到自主阈限,进入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成为休闲体育行为准备和行动阶段的主要驱力;个体达到内部回报阈限,就会激发内部动机,主要作用于休闲体育行为保持阶段.  相似文献   

5.
杭州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旅游行为及倾向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休闲旅游从生理上和精神上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自然和健康的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递增,体育休闲旅游将成为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以杭州市为例,在对市场调查数据进行翔实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旅游的现状和意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由此产生的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旅游行为及倾向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休闲体育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改编的《休闲动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进行休闲体育动机和行为的测量,并建立休闲体育动机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和休闲体育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模型。结论:投入规范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投入规范与休闲体育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无动机和外在规范则与休闲体育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体育锻炼行为理论为依据,以陕西省高校参加体育休闲锻炼的女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建立了陕西省女大学生参加体育休闲锻炼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研究发现,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会影响女大学生的体育休闲锻炼动机、导致较高的自我效能,证明了体育休闲锻炼动机与自我效能性对女大学生个体特征有明显的传导作用。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锻炼动机的提升、女大学生对自我效能性的认识的增强有利于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锻炼承诺(锻炼坚持)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博鳌滨海休闲体育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8%的游客对博鳌滨海休闲体育有较高的认同感;不同年龄段游客的参与动机不尽相同;游客对博鳌水城滨海景区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但仍然存在很多共性问题;游客可以接受的系列大众化滨海休闲体育活动总收费与现实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有60%多的游客在博鳌旅游中出现过各种不满意的情况,而在滨海休闲体育活动中,场地设施、项目设置以及收费问题是引起他们不满意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考察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休闲体育行为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动机:前意向阶段以无动机为主,意向阶段以外在调节和内摄调节为主,准备阶段以内撮调节和认同调节为主,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以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内部动机为主.个体在休闲体育行为各发展阶段会遭遇不同的限制:前意向阶段主要感知自身限制,意向阶段主要感知人际限制,准备阶段主要感知人际限制和结构限制,行动阶段主要感知体验限制,影响个体进一步向保持阶段发展.在休闲体育行为各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之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个体会使用不同的变通策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芬 《体育与科学》2012,33(3):95-100,104
本文基于社会分层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休闲行为入手,对城市居民体育休闲结构差异和意识差异进行分析,进而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构建各阶层群体参与体育休闲的预测模型,以期寻找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地城市居民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人们在休闲体育消费中所体现的众多特征;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对休闲体育的认知度较高;而在项目选择、消费内容、参与动机、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方面,则呈现出明显个性化、多样化、情感化和层次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北京市四城区职业女性不同职业、年龄段、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等角度,对其休闲体育态度和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职业女性在休闲体育兴趣、参与目的上存在差异,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项目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学校体育教育等五大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积极休闲体育态度的形成。制约北京市职业女性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比较多元,主要是女性自身缺乏兴趣、爱好,传统性别角色障碍和缺乏休闲体育和健身知识和技能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珠江三角洲6598名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休闲体育行为特征,验证了不同社会人群在休闲体育生活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及其时代性特征,以期为制定大众休闲体育发展对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沈阳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描述了沈阳市大学生使用体育媒介的动机、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分析了沈阳市大学生对使用体育媒介的满足程度。结果表明:大学生日常主要使用的大众体育媒介依次是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和广播;大学生选择体育媒介的主要动机依次是了解体育赛事、增加体育知识、寻求娱乐、追星、爱好体育等;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在使用体育媒介行为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大学生对不同体育媒介持有一定的期待与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组农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不同年龄组农民保健意识、休闲方式、体育价值、体育锻炼动机、体育法规的认识、体育参与和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认为:农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均随年龄的增加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中休闲体育运动的兴起,它正逐渐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休闲体育行为也呈现出一定的社会学特征。在对休闲体育行为特征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从消费社会学和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了休闲体育行为的符号化、个性化和体验化特征,力图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社会转型期休闲体育观念的变革,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方式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影响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探究消费动机对休闲体育消费行为意愿的影响,以及休闲涉入、体验质量在此过程中的双重中介效应,采用文献资料、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构建了休闲体育消费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消费动机、休闲涉入、体验质量对休闲体育消费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休闲涉入、体验价值在消费动机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过程具有双重中介效应。研究证实,休闲体育消费行为意愿生成受多重要素驱动,为充分发挥消费动机的直接效应及休闲涉入、体验质量的双重中介作用,应从适度引导消费动机、加深休闲涉入程度、增强体验质量感知等层面,提出休闲体育消费优化方案,为有效满足民生需要、推动休闲体育消费业态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9.
采用调查、访谈及统计学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女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及体育行为机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堪忧,她们的体育需要和动机具有多样性、多向性、多层次性特征,行为目标的偏倚,消费意识的淡漠,行为结构的不良,行为内容的受限等特征,导致大多数女大学生不符合体育人口的标准.建议:科学引导体育认知,培养良性体育需要,激发健康锻炼动机,规划科学体育行为,充实行为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滨海体育休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滨海体育休闲进行分析.我国有辽阔的海洋国土,人们不同程度地受到海洋的影响.滨海体育休闲内容有:游泳、潜水、泅渡、帆船帆板、游艇、赛艇、龙舟、水上摩托艇、冲浪、沙滩排球等.滨海体育休闲具有陆洋交接的地域性、运动背景的动态性、运动环境的自然性、可开发性和高度的参与性、独特的健身养生性等特征.滨海体育休闲的开展有着深厚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