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家庭教育的忧虑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础细胞 ,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和教育空间。可我们今天的农村家庭教育 ,存在着家长文化素质偏低 ,“民工潮”冲击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家庭和学校缺乏沟通和教育一致性等问题。我们主张通过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合作 ,向家长传播教育科学的知识 ,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思想 ,依靠学校的力量加强家庭同学校的联系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造就孩子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问题已是当今中国社会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与生活环境而产生了诸多身、心问题,而由于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学校教育的不完整又加剧了留守儿童已有的问题.贫困农村学校地处偏远,自然环境相对较好,户外活动可塑性大,是灵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利用农村所处的自然条件,鼓励大学生去贫困农村学校实习,设计和开发适合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外体育活动,是解决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缺失的两全齐美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范娟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6):107-112
以太行山区留守儿童为对象,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太行山区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学习成绩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制度、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亲子之间的长时间分离,弱化了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功能。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牵动千家万户。借助社会力量,在流动人口(留守儿童家长)的流入地组织读书会来激发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责任意识,并予以相应的指导争帮助,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洋留守儿童"指拥有外国国籍但长期离开父母在国内生活和读书的留守儿童.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家庭身份特殊、亲子情感隔阂、父母管教缺位"等问题,导致孩子归属感不强、安全感缺失、放纵心理明显,影响德育、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有效的帮扶策略包括发挥政府部门的导向作用、学校的主阵地作用、社会组织的辅助作用和家庭自身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农村孕育而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生活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体育具有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调节心理情绪、加快个体的社会化等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远离父母关爱和监督的家庭之中,他们的父母到远离农村的都市打工谋生,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于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在性格、道德层面还是在知识、学习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在民工潮涌动的同时付出的很可能是一代留守儿童的前途和未来的沉重代价。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目前,我国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有1.5亿,农村留守儿童3000万,占农村儿童的18%-22%。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本次“两会”热议的话题。最近几年,随着民工潮的涌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中青年纷纷远赴城市打工谋生,他们的孩子却被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只能由隔代的长辈来抚养和管理。老年人由于精力有限,往往在教育这些留守儿童的时候力不从心,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留守学生主要...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方法、家庭环境都直接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进行“小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为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我校建立了“社会一学校一家庭”的立体教育网络,三方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颇受家长的欢迎。家长们十分愿意和老师、学校进行交流,互通信息.教育效果明显。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探讨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采取“家长问卷”、“家长征文”形式,了解家  相似文献   

9.
以阜阳市部分农村留守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观察、入户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主要了解当前农村留守幼儿身心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现状。发现该地区留守幼儿存在如下问题:家庭教育缺乏、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有限、亲情关爱缺失、存在安全问题隐患。深入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尝试从家庭、学校、政府等维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需求,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或南下沿海打工赚钱,将年迈的双亲和孩子留在家中,形成了“留守一族”。“留守家长”大部分年迈体弱,精力差,思想也跟不上,大多又有溺爱和偏爱孩子的倾向,让他们得到太多的“自由”,忽视了他们心理健康、人格的教育。而“留守学生”由于缺少家庭教育和管理,习惯差、行为差、成绩上不去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这些留守学生经不住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从而让自身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当老师发现问题,却找不到家长,或“留守家长”无力过问,因而出现了教育的脱节和不协调,至使留守学生成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为此如何关爱“留守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更能在一个健康、向上、积极、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