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速度滑冰大全能运动员比赛期间疲劳的消除与恢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速度滑冰大全能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和疲劳的恢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结合速滑大全能比赛的特点及其运动员比赛中机体能量供应的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分析大全能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产生疲劳的原因和机理,探讨速度滑冰运动员比赛期间疲劳产生的部位和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教育学恢复方法、医学生物学恢复方法和心理性恢复等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消除和恢复运动员比赛期间疲劳,为速度滑冰训练、比赛中运动员的疲劳消除和恢复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作为体能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体能水平对训练水平的提高和优异运动成绩的获得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这两个项目的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后体能恢复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相关内涵的基础上,通过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陆冰结合的着眼点与主要目标,对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进行理论厘清,旨在为我国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项目教练员备战下一阶段的比赛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于净  贾俊深 《冰雪运动》2007,29(4):29-31
速度滑冰长距离运动员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和训练后,进行积极的放松练习,对体能的恢复和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指出放松训练对速滑长距离全能运动员的重要作用和对其运动成绩的影响,提出了速度滑冰长距离运动员放松训练的思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的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速度运动员在滑跑过程动作高度自动化,运动员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可以有效改善肌肉的新陈代谢,促进ATP的合成;迅速消除疲劳,提高肌肉工作的效率,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在速滑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将肌肉放松训练与速滑技术、体能训练和恢复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心理训练、肌肉放松练习和肌肉放松等手段与方法,培养运动员的肌肉放松能力。  相似文献   

5.
结合短道速滑比赛的特点,指出运动中肌肉放松的生理依据及其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肌肉放松训练提出技术性要求和建议,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心理训练在速滑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和赛前心理准备是当前速滑训练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善于运用心理训练指导速滑实践,是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心理训练在速度滑冰比赛中的应用.能够促使运动员在技术、体能、战术上发挥潜能,特别是在1500m速滑比赛中运用心理模拟和心理表象训练,能够挖掘运动员内在潜力;探求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更好地为训练比赛服务。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赛后恢复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针对速度滑冰运动的训练环境和项目特征,结合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源消耗的特点,总结提出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的前、中、后期及日常进行营养补充的方法和手段,为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成长心理训练和心理素质培养十分重要。速度滑冰运动在体能技术、战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少年速滑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必要保障。是我们基层教练员对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运用人体科学理论及速度滑冰专项训练等理论来分析肌肉放松能力对提高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成绩的影响,进而探讨运动员滑跑肌肉放松能力训练的思路.结果得出:提高肌肉放松能力可增大肌肉收缩力量,减少能量消耗,延缓肌肉的疲劳,提高滑跑的实效性.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放松能力训练的途径: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工作;在强化技术训练中掌握和提高放松能力;重视心理素质训练与放松训练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速度滑冰是将技术、战术、心理以及体能融为一体的冬季竞速项目,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技术、战术和心理训练的基础,研究我国进行速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手段和内容,为速滑项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比赛实力分析,认为体能训练存在训练理念陈旧、缺乏系统观念,专项化训练过早、训练比例过大,训练计划缺乏针对性、时效性等问题.从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以及身体的灵敏性和关节的柔韧性等体能要素出发,提出适合我国速滑运动员身体构造的体能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速度滑冰技术是高度协调的周期性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在滑跑过程动作高度自动化、肌肉协调放松以达到高度节能效果。因此,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对于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滑跑成绩具有重要作用。试图从肌肉放松的生理机制;运动员滑跑肌肉放松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等,运用人体科学理论及速度滑冰专项训练等理论,来探讨肌肉放松能力对提高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以期为速度滑冰青少年训练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少儿速滑运动员训练教学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强  王鹏 《冰雪运动》2010,32(3):8-11
少儿期科学的训练是速滑运动员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基石。速滑项目要有所突破,就应从少儿速滑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抓起。少儿速滑运动员的训练要掌握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少儿速滑训练的发展规律实施教学,少儿速滑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必须将技术教学与辅导紧密结合,抓住少儿速滑运动员生理、心理和技术上的关键环节,在保证少儿速滑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适宜安排运动负荷,产生良好的心理情绪反应。慎重对待少儿速滑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教法手段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项目的发展对运动员所具备的各项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年的少儿速滑、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测试工作实践,为选拔优秀后备人才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论述了少儿速滑、短道速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性、选材的步骤和方法、选材的原则,分析了选材测试的形态、机能、素质、心理、技术等各项选材指标的测试结果,并进行了选材测试结果的评价与分析,及时发现和总结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探索科学选材的规律和方法。经试训预测判断选拔的队员是否真正适合速滑、短道速滑运动,经科学选材推荐的一些尖子运动员在各级教练指导下,陆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陆地训练在花样滑冰旋转平衡稳定性和动作流畅延伸性的训练中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各关节肌群肌力的协调能力是花样滑冰冰、陆结合训练的目的。陆地与冰上训练相结合是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与机能的必要方法、手段,是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平衡能力的重要途径,陆地训练配合冰上练习可使运动员提高对正确身体姿势的感觉、发力肌群的控制能力、掌握专项技术技巧,采用冰、陆结合的训练方式适当地变换训练的环境和训练的内容,可以在心理上给运动员一个适当调节放松的空间,有利于消除精神疲劳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速度滑冰1000 m项目不能取得好成绩是多年来困扰教练员的一个难题,我国速度滑冰1000 m项目水平落后的根本症结是速度耐力水平低。要想提高这一项目的成绩,必须找出问题的原因。分析了我国速滑短距离专项负荷训练特点和影响速度耐力水平的训练基础、训练负荷比例、弯道技术、力量训练、肌群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速度滑冰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强的体能类的竞技项目,认为正确理解速度滑冰项目的特点规律,解决好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混养训练三者的关系,准确掌握生化指标与3种训练比例的关系,是提高速度耐力水平的关键,并给出了3种训练的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女子速度滑冰1 000 m比赛后程降速是制约其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运用现场录像与计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女子速度滑冰1 000 m项目的运动员后程降速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教练员的训练理论知识水平,训练过程的科学化监控程度,运动员的体能,比赛的技战术能力和心理素质是运动员比赛中后程降速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加强运动员综合素质,科学监控训练过程与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丰富和完善对我国女子速度滑冰的理论研究等建议与对策,提高女子速滑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亚冬会前中韩两国速度滑冰实力对比与训练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韩两国联赛参赛运动员与比赛成绩的分析,为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队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比赛安排以及研究韩国速度滑冰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两国的联赛成绩表明,女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中国优于韩国,男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韩国优于中国;韩国速度滑冰队伍建设出现新的动向,韩国更多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转投到速滑比赛中。认为我国以年度训练周期指导运动员训练的模式,制约了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这类4年为一届的赛事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提出借鉴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速度轮滑国家队整合式的训练模式,主动寻求新的组织形式,进行训练创新。  相似文献   

18.
刘万廷 《冰雪运动》2007,29(4):9-11,18
世界速滑强国高度重视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已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阐述速度滑冰运动员肌肉力量的特点,探讨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系统训练的原则,针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特点,提出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