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类社会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发展日益迅速的同时,已在不自觉中步入了风险时代,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本文分析了风险社会视阈下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中舆论引导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管理的公共危机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不断遭受到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侵袭,它不仅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而且阻碍了社会的顺利发展。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公共危机,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不仅是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3.
邓紫伊 《大观周刊》2012,(20):51-52
频发的公共危机让人类步入了“风险社会”,政府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决定了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应对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论“风险社会”危机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世界已经进入“风险社会,”风险并非自然的风险,乃是“人造风险”。风险具有全球性、知识依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危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传媒具有风险认知和沟通功能,预测、凸现隐形的风险并对现实危机进行“定义”、“冠名,”以提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危机的“在场感”以及经验、认知的相互交流。大众传媒要尽量减少传播的悖论和破除话语中心论,同时,对危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应该从研究“误传”、“误读”转向研究如何协调合作与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特定主体的“媒介化治理”,不单是媒介化社会应对危机的必然选择,更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媒介化治理”的介入逻辑,主要包括通过设置议程型塑人民群众的社会认知、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和渠道、为多元主体提供可以协调沟通的平台、发挥媒介调节社会情绪和情感的功能等。与其他治理方式相比,“媒介化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并非“万能药”。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特定主体所进行的“媒介化治理”,应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媒介化治理”共同体立场,谨防“舆论偏好”引发治理风险,避免对“媒介化治理”产生依赖,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媒介系统的功能错位,找准应急治理的发力规律,以此全面提升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媒介化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胡永刚  白浩然 《新闻界》2009,(1):106-107,92
文章以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对《读者》“危机公关”案例的回顾阐明:任何组织都必须将其公共关系行为贯穿和有机融入其全部运营活动过程当中;在危机已成为一种常态、危机事件可能随时“进发”的现代风险社会,危机公关的要诀是将“危机公关”日常化,其基本准则是“以公众利益为本”,要避免将公共关系“技术化”的片面取向。  相似文献   

7.
正危机是指因不可抗力或者突然袭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公共危机事件、社会安全事故、社会冲突以及战争、恐怖袭击或其他极端行为所引发的各类事件。它往往给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极大的威胁,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加以应对。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称现代社会为"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开始向全球渗透,相互影响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日益关注公共意识及公众话语权的提升,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大众传媒作为信息服务社会的传播机构,在危机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徐义涛 《大观周刊》2011,(48):50-50
公共危机直接影响“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乃至“全球安全”,关联着公民的生存权利、社会的公共秩序、国家的公共权力和国际社会的外交格局。公共危机是任何社会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悲剧发生的可能性,是任何政府所要解决的必要任务。本文将从我国目前公共危机决策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袁媛 《新闻世界》2014,(3):188-190
进入本世纪以来,公共危机呈现出了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受众的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等权利史无前例地实现了回归,技术环境、信息环境、舆论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迁也为公共危机的滋生和扩散提供了助力。无论是公共危机本身所催生出的风险,还是媒介环境变化导致的社会动荡,都对我国政府语态的输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公共危机中政府语态的特征,并对全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中政府语态的输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正在经历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及其产生的危机都会不同程度地波及、影响我国。而信息社会的来临又加剧了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全球化加速了风险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随时爆发的可能性,而由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具有爆发性、不可预见性和巨大破坏性,任何一种形式的危机事件都足以对国家公共权力和公共秩序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新兴媒介早已超越信息交流的初始功能,转而成为人们感知外界的主要方式,我们已经进入了"媒介化社会".在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现代社会风险层出不穷,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在不断地被创造、被耗费,人人都在岌岌可危的环境中摇摇欲坠.通过梳理历年以来的危机传播,将现代危机传播研究置于新的媒介化社会背景之下,探讨危机传播研究的新趋势,并且试图构建跨域、协同的危机传播机制,从跨地域、跨领域两方面阐述政府、媒体、组织、公众如何协同并进,共同应对危机传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危机传播的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如吉登斯所言的“后传统社会”,现代性与传统社会的“断裂”关系导致了风险的增长.①社会环境中生态因子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这种风险的强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新冠肺炎给协同社会治理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这次抗疫战争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也是新闻媒体迎来的一场直面问题、回应关切、寻求方法、增强引导、坚定信心、把握方向的战役,考验着媒体能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工作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和协同社会治理的建设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已发展成一个信息化社会,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关注度和影响程度也不断扩大,有些媒体甚至已经开始影响公共危机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新闻媒体的公共危机管理报道有更高的关注度,对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上的作用进行分析。文中阐述了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并分析了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共健康传播中的危机信息演变不仅体现在媒体对危机报道所产生的认知风险,而且也体现在智媒时代的个体赋权使得危机信息的风险传播进一步强化,从而恶化舆论引导环境上。危机信息报道形成“脱域”下的风险传递,而危机传播的信息演变充塞着公众的情绪传递与对抗焦虑。因此,政府需要做好信息识别,科学把握舆情趋势;公众需要做好风险认知,提前研判心理情绪,建立舆情风险与信息风险的双重识别机制;媒体需要强化信息倾向报道,放大正向报道效应以实现风险社会的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是个危机环伺的时代。2003年的SARS给我们带来挥之不去的痛苦回忆之后,各种公共危机不断侵入我们的社会生活,重庆井喷事件、松花江水源污染事件、太湖蓝澡事件,乃至今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事件等等。社会转型和自然环境造成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已经使我们处于不要问危机“会不会”发生,而是问危机“什么时候”发生了。也许,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名言:“这是最坏的时刻,也是最好的时刻”来描述当今世界是再准确不过了。  相似文献   

16.
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不仅是对各级政府应急决策、处置化解、善后治理等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检测新闻媒体是否拥有应急传播机制,是否能沉稳应对危机报道的无法回避的经常性课题。与一般常态报道相比,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更能体现媒体的品牌号召力、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辰辰 《记者摇篮》2008,(11):39-40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影响或可能产生重大后果事件。近年来,我们屡屡出现公共危机事件:非典、禽流感、“马加爵”事件、重大矿难等等,或引起社会恐慌,或引起高度关注。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表现从开始的角色缺失到逐渐成熟应对,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及公众生存与生活以及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大紧急事件和灾难事件.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频发重大公共危机.从南方雪灾、西藏拉萨打砸抢事件到汶川大地震等,这些事件无不直接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危机应急和处理能力.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社会的主要舆论机构,传统媒体当仁不让地成为危机传播的主力军,肩负起了危机中沟通各方和协调组织的重要使命.但以手机、博客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在这些危机事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9.
曾秀坤 《新闻传播》2009,(11):49-50
为了研究2008年南方雪灾中媒介的信息传播情况.以及百姓对媒介信息及政府行动的反馈.复旦大学“中国公众对传媒化解社会风险表现的评价研究”课题组.在2008年8月展开了公众对2008年南方雪灾中媒介化解危机评价的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提升并拓展媒介预防、处理、以及善后公共危机的能力和水平.也为政府在公共危机来临时的执行程序和执行方法提供有证可依的借鉴.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本文是针对贵阳市的调查研究所撰写的调查报告.旨在分析雪灾危机前期、中期、后期贵阳市的信息传播情况以及贵阳市公众对信息传播的感知能力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媒体在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主要有五个大方面,分别是危机预警责任、保障公民知情权、舆论监督责任、舆论校正责任以及社会减压责任。文章规范了媒体在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