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艾立尔系统和三维DLT法,对竞技健美操中的"托马斯"全旋进行运动学分析,获得健美操运动员完成该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参数,明确该难度动作的技术结构、特征.结果发现在完成动作时,质心高度先上升后下降,在双手后支撑初期达到最高;分腿角度在双手后支撑阶段最大;完成动作的能量主要来自双手支撑阶段的力量;单手支撑的时间明显长于双手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在鞍马上经倒立动作的出现,目前已有不少同志对鞍马的发展提出了各种设想,尽管这些设想有待于完善,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必将对鞍马动作的更新起到推动作用.然而有必要指出,设想终归还是一种推测,任何设想的实现必须有力学条件为依据,通过合理的技术处理才能真正实现.为了这方面的问题能够深入地展开讨论,我们就鞍马托马斯全旋经倒立动作的发展方向,完成托马斯全旋经倒立的有利力学因素和合理的技术处理方法等有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供同志们参考.一、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研究法.共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章35篇.(二)系统结构学分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结构理论来分析体操动作中的结构关系.(三)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运用圆锥摆的物理现象来分析鞍马的全旋动作.(四)调查访问法.从1981年起,对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研制了全旋辅助练习器,并在体育系83、85、87级体操专选课中实际运用。通过教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全旋辅助练习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对于完整掌握全旋技术,提高动作稳定性,缩短教学进程和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助益。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深入分析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鞍马动作的选择与编排情况,探寻鞍马动作的编排规律,为中国男子体操队提供科研服务,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访谈等方法,分析了2009-2016年2个奥运会周期优秀运动员鞍马动作的选择与编排情况。研究表明:1)优秀运动员重点发展了交叉成倒立动作,动作编排呈现“立体化”发展的态势。2)全旋打滚360°的平稳发展、全旋起倒立和/或转体移位重点发展以及创新全旋打滚360°动作方法成为优秀运动员动作发展的特点。3)优秀运动员重视发展侧撑移位动作,并创新了该类动作的完成方法。4)优秀运动员对第Ⅳ组别动作的选择表现出直角转体动作的缓慢发展、挺身转体动作的稳定发展以及FLOPS及组合动作的重点发展的特点,并且运动员有通过单个高难度的FLOPS及组合动作来提高成套动作价值的趋向。5)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呈现出“同类相聚”、“同位优先”、“繁前简后”和“控制过渡”的编排规律。  相似文献   

5.
鞍马环上全旋动作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和安装的“鞍环三维力测系统”,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进行动力学测试.从鞍马环上全旋动作测试的结果发现,环上全旋受力方向应该是向下向外侧。受力最大的部位是在后撑阶段,力值在运动员体重的两倍左右。全旋一周的时间与运动员做全旋的幅度成正比,双腿全旋为一秒左右。托马斯为1,3秒左右.在全旋过程中,单臂支撑时间明显大于双臂支撑时间。本研究的参数可供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选题依据长期以来,在男子体操动作中,单臂动作和经单臂完成的动作占有一定位置。单杠出现单臂大回环后,如今又出现了单臂大回环转体、单臂大回环接前空翻、托卡切夫腾越一批绝美动作。鞍马托马斯全旋在广泛运用中得到改进和不断的发展。除吊环项目外,单臂动作和经单臂完成的动作在男子体操动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为了发展体操单臂动作和经单臂完成的动作及为教学训练提供参考,特对其动作及用力特点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平面闭合曲线切线象理论,定义了切线全旋转角的概念,提出并论证了一种用曲线的曲率关于切线全旋转角的函数和进行平面四连杆机构轨迹综合的新方法。这是一种可应用于工程设计的几何系统分析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献资料与实验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将控制论观点引进教学并与程序教学结合起来,通过程序教学模式对技巧头手翻和单杠屈伸上动作进行系统连贯的动作技术教学,实现体操技术教学的最佳控制,达到优化教学程序的目的。结果发现,程序教学法对提高学员成绩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动作技能的完成离不开目标,同时目标确定也直接影响动作技能的运用与发挥.在动作技能操作的这个心因性过程中,依据操作动作技能的目标设置,可以把完成动作技能的心理控制程序表示为三种模式:确认刺激-目标-选择程序-执行、确认刺激-选择程序-执行目标、确认刺激-动作程序-内外刺激-动作要领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宽带雷达具有很高的距离分辨率,可以提供丰富的目标信息,但数据量和计算量大却成为制约宽带信号实时处理的瓶颈。Rabinkin等人提出了过采样子带脉冲压缩(Over-Sampling Subband Pulse Compression, OSSPC)系统,为解决宽带信号的实时脉冲压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系统介绍了OSSPC系统,给出了它的设计方法,分析了OSSPC系统的计算复杂度,推导了它的Amdahl加速比公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将OSSPC系统引入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 RD)成像算法,得到一种新的并行子带RD处理结构,并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大力跳发球是一项效果突出但失误率较高的技术.发球距离控制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发球成功率.通过对大力跳发球时"习惯动作-背景分离-注意集中-动作诱导"动作程序的综合心理训练,可促进运动员建立适应个体的发球程序模式,对提高发球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全自动食品安全检测仪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式电容法的液面感应系统设计.其硬件主要包括:主控电路模块、多谐振荡器电路模块、LED灯指示电路模块等;软件主要包括:主控程序、定时计数程序、驱动显示程序等.该系统主要以多谐振荡器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单片机的输入信号,通过检测一定时间内输入信号的脉冲个数来控制LED指示灯的亮灭,从而判断探针是否与液面接触.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师访谈法、理论与实践法,对程序教学促进球类技术内隐经验习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程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球类技术的定向,程序教学有利于学生重组和模仿技术动作,程序教学有利于学生整合技术动作,程序教学能够促进技术动作的熟练,内隐经验的习得就是技术自动化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根据ETS危急遮断系统的结构研究了ETS的动作原理和ETS系统中支管油路里各元器件的动作条件,对ETS的动作过程和ETS动作的条件进行阐述,分析了影响ETS动作可靠性的因素,并对超速保护单元OPC的动作条件和动作特性与ETS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结构模型可以分为技术动作名称、动作阶段和技术细节三个层次,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前面的技术程序出现了问题会引起后面程序的变化,但后面的环节也可以弥补前面环节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今工业对钢铁产品能够实现在线检测、实时处理以及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设计双线圈传感器,结合电磁层析成像(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EMT)技术,搭建一套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TMS320F2812的电磁探伤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传感器结构和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较好地对金属表面缺陷进行快速检测和定位.该系统可为工业金属缺陷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一套简单、稳定、可靠的系统,用于评价人体的平衡功能.采用基于穿戴式惯性传感器技术,采集人体在静止和运动时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利用所采集到的数据计算评估指标,用于人体平衡功能的评价.实验统计结果表明,人体重心的摆动面积、摆动轨迹、摆动角度、完成动作的时间、信号幅度的范围和完成动作努力的次数等指标在不同测试人群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这些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也较好.认为所设计的系统能够为人体平衡功能的评价提供客观真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操教学如何在加强基本技术教学的同时重点加强进行保护与帮助方法和观察分析、纠正动作错误能力培养的问题,至今为止,还未得到很好的的解决。为了探索体操技术教学与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程序安排与教法问题,自1983年至1985年间,在普修教学中进行了如何安排程序教学的试验。一、试验共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技术教学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技术。在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正确站位和方法,及观察与分析错误动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女子水球运动员大力射门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门动作技术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得分,罚球射门动作是许多种射门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罚球射门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水球射门技术训练具有指导意义.采用三维定点摄像的方法,运用JVC-3000常速摄影机、视讯录像解析系统,对我国女子水球国家队8名运动员罚球时射门动作过程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通过对射门时上肢动作技术的运动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上肢在做罚球射门动作时的空间运动规律与特征,对我国女子水球国家队8名运动员的罚球射门动作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诊断.  相似文献   

20.
浅谈篮球技术教学的程序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要按照科学的教学程序与方法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对篮球技术教学程序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