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延展心灵论题是涉身认知的一种内在蕴涵,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涉身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威尔逊和克拉克的研究策略,是把涉身认知转换为认知延展的形式。为此,威尔逊用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架关系,支持认知的延展。他主张群体也有心灵,个体在组成群体的时候才具有某些心理状态,这就意味着认知的外在和内在资源对等,心灵的意向操作事实上整合了这两种资源。他的社会延展思想,重新阐释了认知主体,为我们理解涉身性的认知加工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归根到底来自外在的符号与内在的思维。那么怎样联接这两个世界呢?需要通过对感知信号的分析.这些信号以图像、视频、声音等形式存在着.被称为是模式。对这些模式的识别有助于人们实现获取外部环境知识并与环境进行交互的目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研究领域——模式识别。这.是一个崭新的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3.
计算主义是认知科学、心灵哲学等学科的核心纲领之一。许多哲学家、认知科学家围绕计算主义展开了广泛的争论,当前在心灵哲学中的争论主要围绕两大问题而展开:一是形式与语义,二是心智与计算。这些哲学争论不仅澄清了过去我们对于心智的许多错误认识,也暴露了计算主义哲学立场在解决心灵与认知问题上的困境与矛盾。它还重新提出了论证心理学学科的科学性的理论问题,从而为当今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种主要的语义学的研究方法。指称论以客观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语义是外部世界直接映射的结果,与认知者的百科知识和认知理解过程无关。表征论以认知语义学为代表吸收指称论,认为语义与认知者的经验结构、认知方式、概念框架、范畴形成有密切关系,并提出了经验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5.
朱青 《科教文汇》2009,(6):248-248
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种主要的语义学的研究方法。指称论以客观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语义是外部世界直接映射的结果,与认知者的百科知识和认知理解过程无关。表征论以认知语义学为代表吸收指称论,认为语义与认知者的经验结构、认知方式、概念框架、范畴形成有密切关系,并提出了经验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6.
突现论是一种古老的理论,伴随着心灵哲学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的崛起,突现论再次在哲学中复兴。与传统突现论相比,一是当代突现论的一般特征、内涵及理论形式发生了重要改变;二是当代突现论得到众多科学家们的支持和辩护。斯佩里、斯塔普等自然科学家们不仅旗帜鲜明地为突现论辩护,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出其突现论的理论学说。在当代,突现论与自然科学形成这种合作关系的原因在于,一是存在于突现主义者中的共同的反还原主义的倾向,二是存在于突现主义者中的共同的反“统一的科学”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7.
探讨情报学研究中的理论思潮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信息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纲领与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从信息哲学与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论与情报学、信息哲学与情报学3个方面分析了情报学与信息哲学的交互机理。最后,从信息哲学对信息概念、信息交流、信息技术、信息伦理的理解4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哲学对情报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认知逻辑与认识论之间存在着联系的桥梁。认识论问题包括知识的不同定义、知识的基本形式特征、外在论与内在论之间的争论以及他们共同对抗怀疑论的责难。辛迪卡的著作《知识与信念》表明认知逻辑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研究认识论问题。哲学家们对待精细复杂问题的开放态度能够引导逻辑学走出定理证明的局限,而哲学家们也可以从逻辑中获益,因为逻辑  相似文献   

9.
廉锋 《世界发明》2011,(9):20-20
面对气候污染及生态危机日益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地杰出的艺术家们也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探索。7月27日-8月17日,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大型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以独特的知识视野和哲学思考展开对这一关系人与自然之命运的反思.并以艺术的想象唤起大众的认知与参与意识以应对这一挑战,为探讨一种新的自然观和人文理念提出建设性的倡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造力是指科技人才在科学技术领域发现新规律、创造新事物的本领和能力。科技创造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既包括组织机构、制度、政策、文化构成的外在动力系统,又包括科技人才的动机、需要、兴趣等内在动力系统,是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内在动.力因素包括创造动机、需要、好奇心、兴趣、理想与信念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郝利 《科教文汇》2014,(23):23-25
作为一个从教20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本着教育就是呼唤孩子们灵魂苏醒的观念,将自己多年任课、代班的经验,总结为“唤醒灵魂的一棵树”,希望借此传达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有关人类心智阋读的起源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与心灵哲学的“难问题”。匹配论作为一种旨在解释该问题的元理论,提出了自我与他人的经验匹配观,但囿于核心机制的匮乏而陷入困境。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得经典匹配论的假设得以在具身认知视角下进行检验。具身匹配论认为人类心智阅读源自镜像系统的“共享身体表征”作用。这种具身化的方式将自我与他人的经验直接匹配起来,并最终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3.
意向性理论是现当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认知科学、人工智能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论题。当代心灵哲学在构建意向性理论之时,不仅充分汲取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两大研究传统的重要思想基础,而且进一步借鉴、吸纳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现代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近成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研究视域和方法以及独特的逻辑发展主线,即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纲领。由此,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意向内容的自然化、意向解释的方法论地位等问题,就成为意向性问题在当代自然主义心灵哲学背景之下最集中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无论传统或是当代科学家、哲学家在心理问题上分歧有多大,但都普遍认为我们只有一个心,并支配着我们的理性行为或活动。当代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如埃文斯在分析传统心理二元性基础上,结合当代认知科学中出现的双重加工理论这个新范式,标新立异地提出一脑之中共居两心,它们共同协作、相互竞争。两心假说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心理的本质、地形概貌,反思我们的常识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心灵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张小珊 《科教文汇》2012,(10):114-114,117
传统的哲学思想与各国的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同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东方的思想家把"心"作为思维的器官。心为天地万物之心,无心外之物。因此在汉语中与灵魂、思维、感情有关的词和词组都与心(忄)有关。而西方哲学在其源头处与中国哲学不同。西方传统哲学认为上帝是宇宙之心。传统的西方哲学思想是建立在生理学的基础上,西方的哲学没有将"心"纳入认知的范围内,因此在英语中表示认知和表示生理上感情的反应的词是分开的。  相似文献   

16.
苏科臣 《科教文汇》2013,(16):105-106
陆九渊"心学"是汲取先秦儒家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思想,形成了"心即理"为核心的"心学"体系。陆九渊的"心学"作为其哲学的核心范畴,它有无限的能动力,在他的哲学逻辑结构里",物"须通过"心"来体现或显现。陆九渊"心学"思想认为,人通过心性的涵养、剥落、存心、养心至求放心,从而获得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人的道德自由。  相似文献   

17.
范银萍 《科教文汇》2014,(5):113-113,123
学生参与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体现在个体自身投入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深入和透彻地了解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深化课堂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R&D补贴对企业R&D投入及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 《科学学研究》2010,28(9):1368-1374
运用我国28个行业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RD补贴对企业RD投入及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在RD决定方程的静态模型还是动态模型中,RD补贴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效应都是显著存在的。然而,在专利决定方程中政府RD补贴的激励效应却是不显著的,RD补贴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正面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政策启示在于:政府除了继续加大对企业RD补贴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RD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资助方式。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9.
刘咏堂 《科教文汇》2012,(26):182-183
"90后"是当今大学生的主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比较普遍地存在失衡心态,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分析研究"90后"大学生失衡心态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探索调控和解决的办法,对于"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