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树弘 《今传媒》2006,(7):42-43
经济新闻要解决走出“经济”说“经济”、就“经济”说“成就”、等“大路货”的“套路”,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做法”——牵住“思想性”这个“牛鼻子”,这是经济新闻含金量高低、影响力大小的关节点。新闻因思想而存在!“立言”与“教化”的诉求深烙在新闻的灵魂中,就是新闻要有思想性。经济新闻的品质要核,在于它的“思想性”。“思想性”提升经济新闻的“含金量”和影响力“新闻是交通心灵的工具。”美国新闻学教授卡尔·比切的这句话,意蕴深长,延伸理解不难看出,“心灵”,不正是生产、汇聚思想的场所吗?这句话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思…  相似文献   

2.
思考题选荅     
答:现代新闻事业是大工业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因而,不论各种新闻机构的政治倾向怎样,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社会性,社会性的新闻事业如何区别于其他社会事业呢?李大钊同志讲得好:“新闻事业,是活的社会事业。”以报纸为例,它们永远处在运动中,不断地报道新闻,又不断地将新闻变成历史记录,这就象马克思形象的描绘的那样:“从真正的现实中为断涌山而又以累增的精神财富汹涌澎湃地流回现实去”这是新闻事业的生命所  相似文献   

3.
新闻事业存在的“国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传媒》1999,(3)
无可否认,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在仍具备社会意识形态工具性质的同时,已经具备了产业性质。或者说,作为精神上层建筑重要部门的新闻事业,同时也是一种产业。由于我国新闻事业属于国家所有,因而目前我国新闻事业作为一种企业也属于国有企业。治理“国企病”,是近年来人们...  相似文献   

4.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事业的使命在于对现实社会进行跟踪反映 ,将事物的运动、发展作淋漓尽致地“同构传播” ,广人之视听 ,新人之知识 ,让受众能及时了解自身生存环境的变迁———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或不好不坏的。新闻事业这种传递信息、沟通情况与联系的功能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赞为“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纽带” ① ,这也是新闻事业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多年来 ,在我国新闻传播实践中 ,新闻工作者能够比较忠实地履行新闻事业的这一神圣使命 ,随时为广大受众提供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信息 ,广人耳目 ,“去塞求通”增长知识 ,沟通…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是新闻报道文体中报道领域最广、社会性最强的一种类型,社会变动、时代风尚、人情冷暖、风俗民情、奇闻异事都可成为社会新闻的题材。由于其报道内容源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易于广泛传播和被普遍接受,因此.社会新闻对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其它种类的新闻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和渗透力。市场经济大潮的催动下,记者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涌现了不少思想性、贴近性并重的社会新闻精品,在新闻事业舆论引导与信息服务双重功能的实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闻事业的特性和社会功能是新闻学的两个根本问题。也是目前存在着分歧的问题。正是由于对这两个问题认识和理解不一致,出现了不同的学术观点,产生了种种分歧。有人认为新闻事业是党政机关的“喉舌”,有人认为新闻事业是“以报道新闻为主要手段的阶级的舆论工具”;有人认为新闻事业是“传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战略的研讨活动将在“七五”期间全面展开。这个题为《新闻事业与现代化建设——“七五”“八五”期间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的研讨项目,是建国以来我国新闻界科学研究的最大项目。它是在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支持下提出的,将由中宣部新闻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预测组牵头,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研讨。这个研讨项目将通过科学和系统的调查研究,预测我国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为领导部门制订有关政策、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它强调注重改革与四化建设的现实,在研究方法上体现新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并采取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郑保卫教授撰写的《当代新闻理论》一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作者2 0多年来从事新闻理论教学与科研的成果结晶。全书按照理论新闻学的基本结构框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原理”部分,阐释了“什么是新闻”,包括新闻的本质特征、基本属性、选择标准、传播流程等等;第二部分为“规律”部分,论述了“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即新闻事业的运行特征及规律,包括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条件、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新闻事业的经营与管理等等;第三部分为“原则”部分,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好新闻工…  相似文献   

9.
如火如潮的四化建设正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队伍的壮大。“人人要学会写新闻”——胡乔木同志几十年前发出的这一号召,正在成为今天的现实。如何满足大批基层新闻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的需要,切实地帮他们提高新闻写作能力?这是摆在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单位负责同志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工商周报》总编辑郭相奎的新作——《怎样写好新闻——给你一把钥匙》,就是作者在这方面所做努力的新尝试。这本书,由于其内容全面、论述深入、资料翔实、通俗易懂等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传递信息,是对事实的客观报道,是把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告诉给不在现场的人们。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及人们对新闻的认知要求的提高,这种平面镜似的现实“克隆”新闻,已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局限,使新闻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新闻照片已成为新闻事业发展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一大产物,新闻摄影这种生动活泼的宣传手段和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因此新闻照片档案的建立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将成为档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方针得到普遍实施以来,对照片档案的收藏更具有独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我们档案部门也不得不作为一个新问题做些研究。为此,本文就新闻照片档案的特点与  相似文献   

12.
年前在上海举行的1992年全国晚报会议(全称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七次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十次经验交流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这就是:迅速繁荣起来的我国晚报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支劲旅;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晚报向日报老大哥提出了挑战。在这次全国晚报会上,不时听到新闻界同行们谈论“晚报热”或“晚报现象”。晚报事业的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恐怕在我们的新闻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这也充分表明,晚报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目。所谓的晚报现象,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对新闻改革,乃至新闻事业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都带来了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13.
从"非典"事件看媒介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芹 《现代传播》2004,(3):131-133
“非典”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多方反思。我以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件事也反映出在全社会普及媒介教育的必要性。“非典”事件涉及到的媒体、宣传部门、大众等,在传播或接收信息时,都明显表现出对信息、媒介、传播等诸方面认识的不足,应该补上媒介教育这一课。对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教育从“非典”事件的新闻报道来看,各媒体的表现离专业要求相差甚远。主要问题在于,新闻敏感度不够、新闻专业意识不强、追求真相的勇气不足。1 明确新闻事业的功能,认清自身的职责新闻事业的产生源于人们劳动生产的需要,传播信息是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人们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雷跃捷同志在《新闻理论》一书中论述的有关“新闻理论性质的二重性”问题提出了质疑:(1) 雷跃捷同志提出的是“新闻事业的性质”的二重性问题,但回答的却是“新闻事业”的二重性问题。概念模糊。(2) 说“新闻事业是一种大众传播工具”,这实际上是新闻事业的定义,而非性质。(3) 阶级性不是新闻事业所固有的,故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事业的性质,而只是一定阶级社会中的新闻事业性质的集中表现。本文认为,新闻事业性质的二重性,指的不是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问题,而是新闻事业自身所固有的广泛的传播性和一定的社会性。(4) 把新闻事业性质的二重性,一个归结为共性,一个归结为个性,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观点。同时,说个性是从共性中派生出来的,也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欧东衢 《新闻窗》2007,(5):99-100
丁淦林在《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将“报章文体”概括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四大特点。①而在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则对此文体特点做了另一番归纳:“时务文体”,即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感而发。强调具有较为自由通俗的形式‰梁启超所创的“报章文体”,  相似文献   

16.
李红 《新闻前哨》2011,(5):28-30
众所周知。虚假报道是新闻事业的“毒瘤”。如何治理这一顽症,一直是困扰中西方新闻界的“老大难”问题。在我们党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中.也一直与虚假新闻进行着毫不留情的斗争。近期,全国新闻战线又掀起了新一轮“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感悟到,“文图并茂”大有市场。 对于既能摄影又能写文字稿的记者,他们早就尝到了甜头。中国新闻社摄影部基本上培养了一支既能写文又能摄影的队伍。一般情况下,外出采访可以一个顶俩。这可谓良性循环。 (一) 现代新闻事业中,利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比重越来越增加了,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份报纸和刊物都刊载着图片,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第一眼扫的首先是图片,然后是标题,有兴趣的话,才接下去看内容。一张撼人心魄的图片,无疑胜过一大篇文字叙述。如今摄影工具的进步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新闻事业目前面临着深刻改革的紧迫任务,以便适应正在进行着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生活的推进人们对信息日益增长的要求,以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新闻事业的全面改革中,作为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索之一“接近性”,是当前新闻工作者必须重视,又必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在进行这一思考时,既可借鉴国外新闻变革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现实的可能性着眼。笔者以为,可思考下述几点。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记者的职业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民网传媒频道曾经做过一项网上调查,调查显示有高达7%的人认为记者最应该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水平",这反映出社会民众对记者职业道德的一种现实不满.  相似文献   

20.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新闻事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应在新的环境里取得更大的发展,但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身为知识分子的报人群体由于受到错误打击,给我国发展中的新闻事业带来很大的伤害,总结这一段历史经验教训,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将是很有意义的。从历史的连续性来看,1957年的“反右”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