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玲 《传媒》2014,(16)
正娱乐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领域中形式比较灵活、内容涉及广泛、把关相对宽松的一类报道。目前大量的娱乐新闻报道,主要关注明星的"大事小情",比如:婚变、生子、出轨、吸毒等一系列私生活或负面新闻。这样的娱乐新闻报道,影响了明星的正常生活,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造成了危害。纵观各媒体的娱乐新闻报道,仔细推敲其在新闻选题、新闻价值、新闻倾向性等方面的特点,不难看出目前的娱乐新闻报道尺度确实令人质疑,其  相似文献   

2.
娱乐,本是人们精神需求的一部分。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娱乐的解释非常简单:使人快乐。谁不愿意快乐呢?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的娱乐生活不断丰富,人们对轻松活泼的娱乐节目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由此,娱乐节目成了近些年电视界一个普遍而显著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王杰立 《东南传播》2012,(5):123-124
娱乐新闻语体是娱乐大众化言语在新闻语体的基础上的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娱乐新闻语体更符合贝尔提出的"听众设计"语体理论。我们从语言进入新闻领域的变异和反变异的过程来研究新闻语体风格的变异,威逼型、民主化、娱乐化是综合新闻语体由现代到当代转变过程中所表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反应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以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李林容 《传媒》2012,(4):49-50
正21世纪,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娱乐"。这里的"娱乐",是哲学范畴的娱乐,这种娱乐的本质蕴涵着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全部含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享受休闲时光,以自我发现、自我享用、自我创造的方式来对待人性中的欲求、困惑和痛苦,这就使人们有意识或无  相似文献   

5.
在"全民娱乐"的时代背景下,娱乐精神不可或缺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调剂品"、"消耗品"和"营养品"。基于此,针对什么是娱乐精神,娱乐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节目主持人与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主持人"、"娱乐"、"精神"三者之间的阐述,以期使人们正确理解娱乐精神、享受娱乐精神,阐明主持人的娱乐精神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所定位的娱乐效果、娱乐尺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董岩  杨楠  王健 《传媒》2004,(4):35-37
这是一个传媒的时代. 对于电视传媒来说,则是娱乐大行其道的年代. 打开电视,荧屏上滚滚而来的是一阵阵娱乐热潮:明星、歌舞、惊叫、痛哭、大笑、玩闹、智力比拼、生存挑战……娱乐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渗透在电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早的"快乐大本营"到"超级访问"、"非常6 1",娱乐的身影遍布综艺、影视、体育、时尚等诸多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王一岚 《传媒》2014,(5):42-43
正娱乐新闻在都市报里往往占据很大版面,主要原因是娱乐新闻是最抓人眼球、最吸引受众的新闻。相比较而言娱乐新闻虽然在党报上占据的版面显得很少,但也越来越受党报重视,往往成为党报改变刻板形象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党报如何做好娱乐新闻,如何坚持娱乐新闻的价值导向,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新媒体环境下娱乐新闻的新态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娱乐新闻经历了摸索、模仿、创新的发展过程。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娱乐新闻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态势。娱乐新闻"无底线"。娱乐新闻报道明星的"八卦"早就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正4月16日,腾讯互动娱乐2014年度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本次发布会上,腾讯互娱系统发布了全新的"泛娱乐"战略,以及涵盖文学、动漫、游戏、影视等多个互动娱乐业务的重磅信息,宣布将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IP(知识产权)的粉丝经济,全面布局互动娱乐产业,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互动娱乐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9.
当媒体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的出现,当娱乐日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是应该畏惧、还是举着双手迎接?传播学者赖特在媒体基本"三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娱乐功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人类剩余精力的释放主要是娱乐,媒体的娱乐功能逐渐地由边缘变成了本体。而娱乐功能本身又伴随着正负面作用,从电视媒体特性、娱乐功能本质、文化发展等方面对电视媒体娱乐功能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个人简介谢晓,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曾获全国新闻学院韬奋新苗奖一等奖。1999年开始做娱乐记者,自此致力"做中国最好的娱乐新闻"。曾策划完成"四大小生"、"四大名旦"等系列对话和"香港中坚导演系列"对话。2002年结集出版明星对话集《嘴上的娱乐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娱乐资讯的核心特质即新闻外壳,娱乐内核.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娱乐是商品.因此对于娱乐资讯节目而言,品牌的打造与维护特别重要.作为整合各方资源的平台,娱乐资讯节目的品牌打造将延伸至"大娱乐"品牌.本文上海文广新闻集团制作的娱乐资讯节目<(新)娱乐在线>[1]为例,从节目定位、品牌打造、娱乐资讯节目在娱乐产业中的作用等方面探讨电视娱乐资讯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快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媒体要想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新闻娱乐化通常被一些媒体用来当作一种竞争方式。将原本生硬的新闻内容用轻松的语言表达出来,侧重于满足人们快节奏文化生活的消遣心理,将娱乐新闻在报道中的比重人为加大,将新闻写法向娱乐化方向发展,这种娱乐化的新闻迎合了人们  相似文献   

13.
程文 《今传媒》2010,(1):93-94
都市报娱乐报道,近几年空前繁荣、花团锦簇,为报纸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发挥了有力作用。但是,娱乐报道在"娱乐至死"喧闹背后的空洞、肤浅甚或是低俗却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读者诟病最多的地方。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娱乐报道作为新闻文化新闻建设方面的一支有生  相似文献   

14.
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不能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撤,两者都是新闻,并且都有娱乐二字,但经仔细推敲,还是不难发现两者有不同之处,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而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的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绝不能混淆,否则,将带来舆论导向上的偏差。娱乐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不同于严肃新闻和通常所说的社会新闻。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假如用经典的新闻定义来看,娱乐新闻不只是要素不全,它甚至更像是制作出来的新闻,其中明…  相似文献   

15.
新闻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新闻价值实现的关键和效果,取决于受众的"乐"读。国外娱乐新闻不仅以清淡的轻松活泼和浓郁的人情趣味为受众所喜闻乐见,而接受主体更青睐于娱乐新闻所蕴含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表露出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电视新闻娱乐化"指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上带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性元素,并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今天的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将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并附议如今正热的福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案例)、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原因、危害;如何更好地规范娱乐化的电视新闻四个方面阐述当下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的娱乐新闻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快速发展当中,有些媒体错误地认为娱乐新闻的"俗"就是低俗、庸俗,而对于高雅艺术,更是避之唯恐不及,生怕一沾着了"雅"字,就会失去读者、失去市场。其实,"俗"与"雅"是相对的,"俗"可以转化为"雅","雅"也可以转化为"俗"。办好党报的娱乐新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娱乐新闻"俗"与"雅"的关系,真正做到化俗为雅、化雅为俗。  相似文献   

18.
陆旭燕 《青年记者》2008,(14):55-56
新闻娱乐化是传媒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总体来说,学界对新闻娱乐化褒贬参半.笔者认为,对新闻娱乐化的探讨,应从新闻娱乐化的内涵开始. 最早对新闻娱乐化进行定义的是复旦大学的李良荣教授.2000年10月,在<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一文中,李良荣教授认为"新闻的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1]这个含义与当时美国"用来形容传媒提供没有实质的家长里短的消息"[2]的"娱乐信息"的含义接近.  相似文献   

19.
李儒俊  陈凌 《当代传播》2011,(2):92-94,97
广告娱乐化是近年来在整个社会文化转向大众化、娱乐化过程中兴起的一种传播文化现象.它是在整合娱乐要素的基础上,以娱乐受众、说服消费为主要目的广告传播文化行为.广告娱乐化通常以虚拟情境,建构社会符号、议程设置等传播方式,更隐蔽、更形象、更贴近地对广泛的个体进行反复刺激,以实现集体无意识的情感认同、强化原型和外倾型性格,达到...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在报道方式上的一个转变,即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挖掘出娱乐的价值,吸引受众眼球。新闻娱乐化中的"娱乐",主要是强调一种传播叙事角度的转变,即将新闻材料的发掘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新闻娱乐化倾向也呈现进一步发展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闻"三贴近",使得新闻媒体进一步走向市场、走向大众。但在新闻娱乐化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