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提出如何利用图书馆改变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
探析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以独特的方式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更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网民的加盟。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负面影响日趋凸现,许多青少年由于痴迷网络带来的刺激和欲求.导致了许多不良社会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普遍焦虑和关注。网络,已经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网瘾的预防与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腾芳  赵强 《科协论坛》2007,(7):114-11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在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相应地带来了负面效应。上网成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从网瘾的概念以及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着手,分析青少年网瘾形成原因,试图通过体育运动来预防与遏制青少年网瘾。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主要从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及心理原因进行综述,从而提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对策,以确保青少年在正确、积极的网络信息引导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陆建洪  赵驰轩 《科教文汇》2012,(24):173-174,191
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已成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是"双刃剑",极大地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改变着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其影响力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吕艳飞 《现代情报》2011,31(11):79-81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升,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各个人群,其中也包括正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本文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为数据来源,分析了我国城乡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存在的差异,并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可能因素,最后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09,(10):64-66
自从出现了互联网,青少年就比父辈们当年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更丰富的信息。也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现在的青少年中有不少人深陷网瘾的泥沼而无法自拔。而很多家长也发现,自从有了网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难,代沟越来越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越来越严重,以致家长不得不认为孩子患上了"网瘾",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恶劣。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影响尤其严重。本文从分析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入手,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海兰 《科教文汇》2020,(9):169-170,17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青少年犯罪也与网络有较大的相关性,网络导致青少年情感缺失、社交障碍、道德水准下降。由于网络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人的需要、动机、认知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极大的消极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需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建设,完善青少年监管过程中的道德法制建设,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已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只有建立了系统化的预防措施才能使有效预防由于网络原因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现在电脑已经非常普及,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一行一动都离不开电脑,可以说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电脑的联网使得电脑的功能大大增强,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凡事都有两面性,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就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下所面临的问题给予分析,分析了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方面的影响,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互联网时代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刘长岐 《科教文汇》2010,(2):6-6,21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现在电脑已经非常普及,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一行一动都离不开电脑,可以说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电脑的联网使得电脑的功能大大增强,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凡事都有两面性,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就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下所面临的问题给予分析,分析了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方面的影响,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互联网时代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凯  张惠雯 《科教文汇》2023,(22):49-52
智能手机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低头行为已成为青少年群体中的普遍现象。文章回顾了青少年低头行为的测量,从补偿性互联网使用理论、病理性互联认知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视角分析了青少年低头行为的形成机制,并基于问卷数据分析,从家庭、社会和个性等方面探讨了青少年低头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青少年低头行为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并为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但是,夹杂在网络上的诸多不良信息,也给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的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分析能力的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以致荒废学业,引发网络病症,甚至因网上交友不慎而走向犯罪。因此,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是学校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重要影响,在庞大的网民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的运用网络,健康地成长是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已较为普及,其功能和作用也日益强大,社会上很多行业运作已呈现网络化趋势。同时,互联网也很快渗透到各类人群的文化传播与教育中,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注入了强大活力。比尔盖茨说过:"谁学会利用互联网学习,谁就掌握了未来。"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新的方式,对青少年的诸多方面也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文献法对国内关于自尊和人际关系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了解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特点。对青少年自尊和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3种入际关系的相关研究分析,发现这三种关系对青少年的自尊有直接影响。而且自尊偏低的青少年会有不良的人际关系。关于青少年自尊和人际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提出建议策略,以便能提高自尊,改善青少年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互联网的利弊,并提出了预防网络成 瘾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李艳霞 《内江科技》2011,32(7):34-34,68
互联网时代受信息海量化、多元化、复杂化等势力冲击,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价值观念和政治趋向等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媒体素养,使她们在互联网时代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大众媒体中所传递的诸多复杂信息,对媒体信息进行更谨慎和理性的消费,我们试着从社会层面上、学校层面上、家庭层面上进行了一些相关探析。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经历着空前的变革,互联网拓展了教育的空间,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当代少青年,反对说教,追求平等;反对灌输,相信体验。互联网开辟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领域。如何运用互联网构建共青团信息网络体系,成为摆在青年教育工作者面前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以92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感恩问卷和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考察了青少年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