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科技园的组织特性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科技园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组织特性和功能结构,大学科技园具有创新性、服务性、依托性、缓冲性的特性.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具有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两个层面,其基本功能是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和人才孵化,其中企业孵化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能力,已成为区域经济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在考虑环境变量影响下,测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结果表明,调整后技术效率,中部和东北地区被低估,东部和西部地区被高估,环境因素主要制约中部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提升。全国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但高估程度大于低估程度。环境变量作用表现在: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强化信息共享,可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政府科技支持强度,可以分别降低孵化基金和从业人员的投入冗余,但人力资本密集程度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提升有一定延迟。  相似文献   

3.
大学科技园缘于大学,是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大学是大学科技园的母体,生命之源.大学科技园对大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延伸,是"潜在的技术和地方经济增长的来源".论文从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功能着手,对大学科技园与大学技术转移、大学学科建设、大学创业教育进行探讨,揭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互动关系,研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王天卓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115-115,281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了更好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大学科技园职能,完善孵化服务体系,使园区内孵化企业快速的发展起来,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孵化器"模块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东北大学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东北大学自主发展校办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过程的剖析,阐述了一条“研究-孵化-产业化-再孵化”的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良好模式,及其产生的完善功能。并对大学科技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观念、官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政策和孵化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园孵化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科技园中普遍存在的建没理念单一、资源整合度不够、孵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运行机制、外部支撑环境、内部支撑体系等方面,着重研究了大学科技园孵化体系的建没理念及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推广、示范的重要平台。通过对农业大学科技园的内涵分析,探讨了农业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并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农业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政府、产业和大学(研究机构)是大学科技园孵化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三者之间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呈现三螺旋结构特征。本研究通过对孵化活动的三螺旋分析,为孵化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并创造性地提出产业基地孵化模式。产业基地孵化模式从促进官-产-学合作入手,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的独特优势,以科技产业培育为目标,围绕某一具体产业开展科技项目和科技企业孵化两项活动,实现孵化活动的链条式发展。研究成果为大学科技园孵化和政府部门科技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建立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科技园的孵化、研发创新及要素集聚功能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了新的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从大学科技园发展中核心竞争能力对科技园持续发展的意义入手,结合大学科技园的供应源、孵化、培育、辐射、聚集、反馈等几大功能定位,分析大学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权重进行计算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大学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孵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高新技术、大学科学园区、创新企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大学提供高新技术,科学园区对其进行预孵化,而创新企业则以孵化技术为始点进行生产力转化。大学、科学园区为创新企业提供平台,可加速生产力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鉴于学术型企业家在大学科技园和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国外学者就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首先在确定国外大学科技园企业家构成的基础上,从学术型企业家在创建和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原因剖析、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三个维度就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进行了总结归纳。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剖析了国内学者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的差距,并据此针对我国学者今后在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企业入驻科技园的目的和动机对于大学科技园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证支持。采用能发挥专家隐性知识的DEMATEL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了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动机的指标体系,从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4个方面,分析了各动机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入驻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功能不同和地理分布差异的大学科技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的区域政策、资源禀赋、招商服务是有差异的。其中拥有核心技术、优惠的金融税收政策,丰富的市场资源是企业入驻的主要动机,并进一步为大学科技园的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主导战略的背景下,大学科技园本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育、创新集群发展的主阵地,却尚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对大学科技园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转变及其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实际调研中发现的大学科技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发达国家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并重点分析了瑞典KISTA科学城和武汉大学科技园的特色及成效,进而针对性地研究提出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苏州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现状,系统研究苏州市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苏州市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科技园战略的确定是大学科技园如何发展的核心与本质,有着深远的意义。结合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大学科技园战略制定的指标体系,同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使大学科技园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避免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接载体,做强做优大学科技园,形成区域创新增长极,构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点,意义不言而喻。推动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三角园作为全球知名的大学科技园,其成功发展模式颇受关注。本研究以研究三角园4个发展阶段为切入点,系统回顾其65年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园区治理、政府投入、大学支持、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演进特征与规律,并结合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实际,针对性的提出中国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程胜利 《科教文汇》2020,(12):13-14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国家大学科技园对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推动产学研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宁夏唯一一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宁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破解自身在建设和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将其打造成各类创新融合、汇聚和聚变的大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美英日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重点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和特点,从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和氛围、形成大学激励机制和政策以及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中介服务机构、构建产学研时空优势和投融资体系创业环境等方面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