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翔 《教育教学论坛》2019,(14):109-110
本文首先分析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之后论述了承德满族音乐文化近几年在产教融合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首先对满族音乐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其次考察承德满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最后对满族音乐文化创新性发展提出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民族师范院校舞蹈教学要突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研究传承满族舞蹈要打破原有的舞蹈教育体系,凸显我院的地方特色,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萌生于这块土地上的满族民间舞蹈纳入到舞蹈教学中,丰富承德本地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承德民族师专是满族集中居住地区唯-的-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学生56.2%是满族。经调查没有-个满族学生会唱本民族民歌,史不清楚哪-首民歌是本民族民歌。喜爱民歌的学生仅占62%。在教改中,-些当地满族歌曲在课堂中教唱,学生们感到极大的兴趣和自豪。这说明不是学生不爱本民族音乐,而是我们为他们提供民族音乐母语传承的条件、环境不够。搞好民族音乐母语的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隆化满族"二贵摔跤"是流传于河北承德北部满族聚居区的一种具有浓烈满族风格特色的道具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道具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发展演变,而且每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满族是长白山区的主要民族。其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东北乃王时整个中华民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满族人的居住从定居、半穴居一直到泥墙草房的满最老屋,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一直到今天仍为包括其他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民族所采用。遍布在长白山区的满族草房.代表了奉地区基皋的民居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既是满族居住习俗的载体,也是满族风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满族草房以草苔盖。以泥砌墙,火炕、锅灶、烟囱、门窗等独具特点.因其在长白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一直连续至今。对满族草房有效的加以保护和利用,可以丰富长白山文化的内容,同时也是一项很具潜力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承德方言与普通话接近的历史成因:从清代初期承德的语言基础来看,这里的主体民族是蒙古族,汉语的影响甚小;从“北京官话”的形成过程可知,现在的北京官话实际上正是满族人在清代转换语言的过程中习得并且带进一些满语结构特征的“目的语”;而清代承德的大量满族移民则是承德方言与普通话接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时期以来承德作家的创作状况作了总体描述。文章从每位作家的创作实际出发,将他们的创作与新时期以后文坛的发展潮流和承德这一地域的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相结合,把承德作家这一创作群体划分为三代,并对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作成就、美学特征和文化品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特别是将他们的创作与满族文化和承德的地域文化特征相结合,对这一创作群体独特的文化意蕴给予了全面揭示和科学阐释。  相似文献   

8.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成果之一.是以吉林省通化地区满族非物质文化为基础建立的专业性较强、资料较权威、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大型数字化保护平台。在介绍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主要特色的基础上,分析其研究应用的必要性和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满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满族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黑龙江省作为满族发祥地之一,满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则成为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我们认为黑龙江省满族文化研究还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满族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上曾经入主中原数百年,随着清朝灭亡,满族逐渐出现衰落。记录满族历史的满族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存留下来。满族家谱自身承载信息量由简入繁,部分谱中只有世袭图表。从满族家谱记载财产、人员简介、世袭更替以及满族特色的祭祀等内容,可以看出满族家谱有被汉化的迹象同时也保持本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徐玉良 《承德师专学报》1996,16(3):86-87,93
论清代满族传统体育兴盛之原因徐玉良满族传统体育至今已挖掘出几十项。由于满族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原因,这些多为刚劲有力、竞技性与实用性较强的项目,尤以骑射、溜冰、摔跤、射猎为著.满族传统体育,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如摔跤(满语...  相似文献   

12.
满族神话中表现出来的对女神崇拜的厚重现象,构成了满族原始文化的独特景观,它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张扬女性权威的历史画卷,满族女神神话不仅是满族母系氏族社会的客观反映,同时,它作为一种社会手段,以其独有的社会功能调节满族母权社会的长期稳定,并对满族母权制度的长期存在起到了一定的维佑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满族萨满文化中柳崇拜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满教是满族及其先民信仰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在萨满祭中,柳崇拜占有重要的地位。柳崇拜产生于满族先民的渔猎化之中,渗透于满族先民生产活动的各层面,丰富了满族化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化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从三方面论述了满族音乐的传统表演形式,是研究满族音乐和历史的较好借鉴。  相似文献   

15.
萨满教是满族自先世以来信奉的原始宗教,是满族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满族岁时节俗中所融入的萨满教信仰观念的分析,揭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满族岁时节俗和萨满教有着深刻联系,进而说明萨满教对满族岁时节俗所产生的影响,充实有关萨满教与满族社会风俗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满族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说唱和戏曲几方面内容的概述和剖析,从而阐明了清代满族音乐文化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江苏地区拥有大量的清代满族碑刻,这些碑刻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研究江苏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依据碑刻的形制、内容、文字构成等对江苏地区清代满族碑刻进行分类,以期探讨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碑文涉及的地方治理、宗教、教育、地名等相关历史进行研究,力图呈现江苏地区清代满族碑刻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陈毓博 《考试周刊》2009,(43):45-46
满族是一个北方的渔牧民族,信仰萨满教的同时在自己歌舞文化中也融入了萨满歌舞的元素.文章从对满族萨满歌舞文化的描写探寻了其对满族民间的歌舞文化如何受到萨满歌舞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讲述了满族民间音乐的悠久历史,介绍了满族民间歌舞,音乐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文中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在长白山区满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作一评述。由此可以看到,长白山作为满族及其先民的发祥地和世居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长白山区满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将长白山的地域性与满族的民族性紧密结合、开展微观层面的具体研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