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激励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参与激励是非物质激励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激励理论、创新理论对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检验了组织公民行为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知识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组织公民行为在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相关关系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对于高技术企业员工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以江苏高技术企业192名研发人员的数据为样本,利用SPSS16.0及AMOS7.0软件探讨绩效薪酬与探索式创新行为和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绩效薪酬对探索式创新行为成先扬后抑的倒U形关系,对利用式创新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对绩效薪酬与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管理实践中优化薪酬决策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和社会支配理论,在等级制度和高权力距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从地位竞争视角出发研究员工主动性行为、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领导地位威胁感知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13个组织的630套上下级配对问卷数据,采用层级线性回归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本研究发现员工主动性行为正向影响其创新绩效,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中介了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领导地位威胁感知削弱了员工主动性行为与创新绩效、员工主动性行为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果为员工主动性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框架,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多元调节回归线性模型来分析组织环境对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与调节作用,进而厘清组织制度环境在员工个体创新绩效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组织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物理环境的不同对个体创新存在显著性的影响。本研究为如何通过组织环境调节来激发员工的个体创新提供了管理决策依据,对组织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对于高技术企业员工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文章以江苏高技术企业192名研发人员的数据为样本,利用SPSS16.0及AMOS7.0软件探讨了绩效薪酬与探索式创新行为和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绩效薪酬对探索式创新行为成先扬后抑的倒U形关系,对利用式创新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对绩效薪酬与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高技术企业在创新管理实践中优化薪酬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创新对组织的创新和生存至关重要,对个体创新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成就动机理论认为,目标导向促使个体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发向取得创新绩效的方向投入时间、精力和其他创新资源.基于对263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创新个性、自我效能、学习型目标导向、改进型目标导向四个维度来分析它们对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雇佣关系随着时代而改变,员工不再被动地接受组织的目标与要求,而是主动挑战其所处的组织环境。当前研究已证实前摄型人格通过指向自我的前摄性行为对员工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指向组织环境的前摄性行为与员工绩效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基于此,研究关注个性化交易和员工创新行为两种指向组织环境的前摄性行为在前摄型人格与角色内绩效间的影响及两者的联系。通过对中国多地区多行业的227个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前摄型人格正向影响角色内绩效、个性化交易和员工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在前摄型人格和角色内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个性化交易因与角色内绩效负相关而抑制了前摄型人格对角色内绩效的积极影响,但正向预测员工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借助情景实验,以企业家为实验样本,对社会网络中个体的中心性特征、积极拖延行为及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全新阐释,证实团队成员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以及情感网络中介中心性等结构特征在积极拖延与个体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倒U型调节作用。管理者可以借助对个体在情感网络和咨询网络中的位置属性的判断,进而对积极拖延行为实施个性化管理,通过构建知识互渗、情感共融、技能互补的社会网络体系,帮助团队成员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归因理论与人际期望理论,揭示了角色内绩效与政治技能在越轨创新行为与同事接纳关系中的分水岭作用,进一步探讨了越轨创新行为获得同事接纳后对个体的积极影响。基于三阶段199名员工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角色内绩效调节了越轨创新行为与同事接纳的关系,角色内绩效高时,关系为正,反之为负;(2)政治技能调节了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与同事接纳的关系,政治技能高时,关系为正,反之为负;(3)当角色内绩效和政治技能一高(低)一低(高)时,越轨创新行为无法显著影响同事接纳;(4)在高角色内绩效或高政治技能的情况下,越轨创新行为通过同事接纳对个体的非正式地位和工作积极性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个体行为的改变对组织变革有决定性的影响。应对是个体面对组织变革压力时的一种典型的行为反应,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组织变革研究忽视了对个体因素的考察。受心理学影响,消极研究倾向长期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主流。近年来,组织中的积极主动行为受到广泛关注。从微观视角、个体层面对组织变革情境下个体的积极应对与其绩效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变革压力下个体的积极应对对员工绩效和工作投入均有显著影响;工作投入在积极应对与员工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员工的技能可调节积极应对与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变革的管理者应给予个体足够的重视,注意激发员工的积极情绪和行为,提高其工作投入状态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劳动力异质性知识激发创新的同时,也为组织带来诸多管理挑战,因而求同用异的人力资源实践成为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此,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界定了多元包容性人力资源实践(DI-HRP)的内涵构成,揭示了其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考察了共享型领导在其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对37家企业461个有效样本的多时点追踪与分层回归分析发现:(1)DI-HRP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2)工作繁荣在DI-HRP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间起中介作用;(3)共享型领导正向调节DI-HRP对工作繁荣和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爽  陈晨 《科研管理》2022,43(6):113-120
  随着工业5.0来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技术型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严峻的现实挑战。知识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识别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组织目标的过程,能提高组织创新性与灵活性,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技术型企业中收集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创新氛围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成果为技术型企业提升员工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曹科岩  窦志铭 《科研管理》2015,36(12):83-9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组织创新氛围为解释变量、知识分享为中介变量,构建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概念模型。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对我国珠三角地区35家高科技企业352名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跨层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且知识分享是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跨层次中介变量。该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组织创新氛围和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实践上为高科技企业有效促进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佳敏  薛晋洁 《科研管理》2022,43(8):140-147
   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来愈多的企业在国际范围内建立竞合关系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然而,仍有企业不愿改变组织内部原有的行为模式,导致创新绩效降低。为此,本文采用竞合视角以103家国际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回归分析着重探讨竞合行为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及其对组织惰性与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国际企业的组织惰性(洞察力、行为、心理惰性)对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其中心理惰性的影响最大。(2)竞合行为负向调节组织惰性、洞察力惰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3)国际企业的竞合行为对创新绩效(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阎亮  张治河 《科研管理》2017,38(9):97-105
本文以调查问卷方法对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间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280份有效员工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在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起到中介作用;绩效薪酬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组织支持感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同时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情感承诺与创新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为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为组织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给予借鉴。  相似文献   

16.
邹波  张巍  王晨 《科研管理》2019,40(1):32-41
吸收能力是如何从个体层次上升到组织层次的,一直是理论关注的焦点。与既往研究采取相对静态的解释视角不同,本研究基于个体间互动的视角,提出个体间知识共享是由个体吸收能力向组织吸收能力演化的中介变量,通过运用275家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本研究部分证实了这一假设。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知识交流平台和组织共同愿景正向影响个体间知识共享绩效,组织决策集中化程度负向影响组织吸收能力。本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由个体吸收能力向组织吸收能力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企业提升吸收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402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本文应用权变理论中的匹配思想和共变数分析方法,通过一阶直接模型与二阶共变数模型的比较,探讨了员工层面的创新行为与组织层面的资源充足度、创新合法性与创新型文化等变量的匹配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行为和创新合法性对工作绩效的直接影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资源充足度和创新型文化对工作绩效的直接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2)创新行为、资源充足度、创新合法性与创新型文化的匹配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要优于各个变量独立作用于工作绩效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龙飞  戴昌钧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868-1876
以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组织知识创新管理为研究对象,以我国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区30家企业120个专门性的组织结构为样本来源,检验了组织知识创新管理中组织共享心智模型作用的各种前因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共享心智模型中的组织隐性知识共享水平与组织内在价值意义共享水平对组织知识创新能力的开发、组织知识创新战略的内在有机集成、组织知识创新成果的内部传播效率皆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学习、交叉培训、经验交流、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激励机制等因素则分别构成了组织共享心智模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前因。研究结论为今后更进一步地探明组织知识创新管理的内在运作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当前各级组织加强自身内在隐性知识资源的开发指明了一个具体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员工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基础,如何激发雇员的创新行为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对64家企业320名员工就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氛围和员工创新行为等变量数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跨层次分析表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会受到创新氛围的部分中介调节作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会直接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在组织内部构建创新氛围来影响雇员的创新行为.这个结论既揭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员工行为的内部社会氛围作用机制,而且还整合了宏观与微观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郭文臣  陈安琪 《科研管理》2022,43(11):191-199
组织人力资本是组织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组织人力资本近年来得到持续关注。为了厘清组织人力资本的前因变量及结果变量,本文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147项研究、151个独立样本中的606个效应值。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组织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以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组织特征(包含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支持),团队特征(招聘实践、培训实践、竞争性薪酬、绩效反馈、内部晋升、员工参与、共享机制),个体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态度);组织人力资本也从两个层面对组织和个体产生影响,即组织人力资本在组织层面推动组织绩效、组织创新、组织学习、竞争优势,在个体层面助力个体行为、个体绩效、职业生涯发展等。本研究旨在全面梳理组织人力资本形成、发展与转化的作用机理,由此推进个体与组织之间良好的正向动态循环,持续促进二者协同发展,为组织人力资本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