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调查我国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进展,旨在明确档案领域参与公共数据开放的优化策略。通过调查档案机构在档案机构官网及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数据的情况,从数据全面性、数据可获取性、数据及时性、数据可用性以及数据互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解析。由此,发现我国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目前存在着数据开放规模不足、数据资源价值有待提升以及开放程度有限的问题。因此提出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的优化策略,即完善档案开放数据制度,深化主体参与和协同,推进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对接融通以及完备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流程。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加强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监管是推动档案数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助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在阐释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监管价值的基础上,基于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理念,围绕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的准备、进行与维护阶段,构建事前防控、事中监控与事后管控三者协调运行的监管机制,并从监管环境、监管主体、监管技术等层面提出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监管的实现路径,以期助益档案数据开放共享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铁淼 《中国档案》2022,(10):24-25
《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三章对档案开放的主体、范围、程序和方式作出明确规定,为档案开放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指引。档案开放的主体1.开放主体的明确《办法》明确了档案开放的主体为国家档案馆。根据《办法》中的定义,档案开放包括了从档案开放属性判定到开放档案提供利用的整个流程。作为档案的权限归属和管理单位,国家档案馆应当切实承担起档案开放工作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4.
档案数据开放共享是新时期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与推动档案开发利用服务升级的必然趋势。政策环境、数字化转型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催生并强化了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理念,推动了其实现进程。文章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下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的促成因素,构建了由主体协调机制、政策协同机制与平台联动机制三者组成的档案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并提出了落实主体协同合作、保障档案数据安全、优化资源统筹调配的推进策略,以期增强档案机构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激活零散档案资源价值,进一步拓展档案服务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5.
档案开放程序规制构建四个基本要素中,确认档案开放主体是关键一步.明确主体构成及责任主体权责是构建档案开放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档案开放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重点对档案形成及保密机构、国家档案馆、授权的档案形成单位及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等档案开放责任主体的权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相关档案概念解读,开放获取公共管理档案资源的扩展,开放获取公共管理档案服务的扩展和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等方面,对基于开放获取的公共管理档案资源及服务扩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档案开放与开发政策框架:梳理、述评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应建立与信息权利保护相适应的档案开放与开发政策体系.在对现有档案法律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密法>、<著作权法>等10余部信息法律法规的冲突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在立法过程中应该遵循平衡原则、协调统一原则、效益原则和救济原则,并把档案信息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全部纳入档案开放与开发政策体系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8.
探讨目前高校的档案工作普遍存在档案来源分散、管理职能不明确、档案信息化水平低、电子文件缺乏监管、档案利用手段落后等突出问题,并对如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作用,实现高校档案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校档案工作深化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近两百年时间,留下大量的原始档案文献.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藏有大量的国际共运档案文献,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且获取便利.基于档案学视角,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路径明确,内容多、开放程度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应用价值和知识价值.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为我国国际共运档案建设提供了相关思路,即建设档案数据库、多主体间合作以及促进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哥廷根大学开放获取运动的具体举措,涉及开放获取出版、开放获取知识库建设、开放获取项目组织和宣传等各个方面,通过相应的开放获取出版与存储协议、激励政策等机制建设,主持或参与德国、欧洲和全球的开放获取项目及组织来推进开发获取发展,为建设开放获取基础设施和推动欧洲及全球的开放获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档案鉴定”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其中的档案价值鉴定、开放鉴定、数字化鉴定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理性思考。针对档案保管期限,建议将一直以来实行的“三分法”改为永久和定期10年“两分法”;针对档案存毁鉴定,主张对经鉴定拟剔除的档案原则上不销毁,可考虑其直接进入文物市场流通;针对档案的开放鉴定,建议应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接轨,取消30年禁锢期限,可将档案分为主动公开的、依申请公开的、不予公开的三类;针对档案数字化鉴定,提出档案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方便利用,应将扫描对象区分为扫描件和不扫描件,以剔除冗余信息,节约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一己之见,期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2.
借鉴外国档案法律法规对“公共档案”定义的经验,总结外国法定“公共档案”定义的共性和差异,分析各国在定义“公共档案”的所有权归属倾向、立法定位、保存与管理主体的确立,以及保存时间和公开利用限制的规定等五个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形成者与形成过程、价值、特点、属概念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协调等五个方面对定义我国“公共档案”的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开放存取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出现给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带来深刻影响。传统档案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公众档案信息需求。网络环境下,信息开放存取(OA)对档案工作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影响,鉴于此,文章认为档案信息OA应成为档案部门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路径,在具体分析档案信息OA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后,提出了几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档案机构改革后各地将档案机构划归办公厅(室)系统,旨在加强档案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由于文书与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性,基于办公厅(室)平台上的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为此,应当在思维、主体、规则和资源上达成真正的协同,以"人""组织行为""信息资源"等管理要素为核心,建立起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的协同机制,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益。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为各行各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档案工作结合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在通过拓宽档案收集工作的渠道、扩大档案宣传工作、促进档案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改善档案信息提供利用的方式等方面的革新与完善,推动了“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静 《档案学研究》2022,36(4):140-148
档案馆拓展性公共服务是指档案馆不断开拓公共服务的新边界,在做好档案馆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积极开辟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新形式与新领地。国外档案馆拓展性公共服务表现为档案外展和档案宣导两种形式。我国档案馆拓展性公共服务则更多地表现为档案宣传的形式,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可以为我国档案馆拓展性公共服务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电子文件归档问题之所以至今还未解决,是由于电子文件归档问题始终被置于一个并不适合的位置上讨论着。本文试图构建一棵“档案载体的派生树”,以一种多维的视角来打开“档案载体”可能联系的、更为广大的视域。如此,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被安置入一个适合的探讨位置,其各个衍射线所包含的陈述也更为明晰。  相似文献   

18.
The German archival law is established by the archives acts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16 federal states.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German archives acts are the transfer of records from public authorities to public archives and the access to records transferred to public archives.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档案社会组织发展的历程及其与档案主管部门的关系,其次探讨了改革后档案主管部门与档案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的档案社会组织自治资源获取不畅、两者关系调整法规缺失、脱钩后现行档案社会组织运行方式不畅等系列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上述问题,重构了党和政府与档案社会组织之间的新型关系,并基于SFIC模型提出了档案主管部门与档案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权利”内在包含了“自由权”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并深刻认识档案利用“自由权”,强调公民利用档案的“自由权”是公民利用档案“权利”实现的基础.从引导公民享受“自由”这一积极的政策调控角度,参考分析美国《公民利用信息指南》,探讨了“公民视角”的我国利用档案信息指南的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