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敏 《今日教育》2007,(4):11-11
我园通过开展幼儿足球舞运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改善社会行为和培养团队精神。所以在大班组织足球舞活动中,我不是要求孩子们在踢球时必须去做什么,而是要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去玩球,并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表演游戏情境,将角色扮演贯穿美术活动始终。如:中班《点点圈圈来跳舞》,我引导幼儿将自己想象成点点、圈圈,将跳舞游戏贯穿绘画活动始终。绘画活动前,我和孩子们随着他们熟悉的圆圈舞音乐变换队形,跳着快乐的圆圈舞:我们刚才跳的是什么舞蹈?你们知道吗?其实,点点和圈圈也和小朋友一样喜欢跳舞!我提供各种颜色的圆点和圈圈的纸片,请幼儿把这些点点和圈圈想象成跳舞的自己和好朋友,在背景纸上进行组合、排列,表现出圆形状、放射状、三角形等不同的跳舞队形。在分享交流时,孩子们的讨论很是热烈,还重新组合成新的队形。  相似文献   

3.
江鹭 《考试周刊》2013,(99):191-191
幼儿园音乐活动挖掘和发展着孩子们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着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激发着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情感。在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唱跳跳、讲讲议议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从而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近阶段.我们根据班级开展的主题,选择一些适宜的音乐活动内容,把音乐活动融入主题,使两者相互渗透,让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我园开展的是综合主题活动,因此,我们常常围绕某一主题创设主题环境。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喜欢……”时,我们让每个幼儿把“我喜欢的自画像”张贴在活动室的走廊上,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东  相似文献   

5.
禹心悦 《早期教育》2006,(11):15-15
在日常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一直被我们一线的许多教师应用,而这一模式也确实是简单易行.且对幼儿音乐成长有益。但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学习掌握某种音乐技能早已不是音乐活动的唯一目的了。在关注幼儿整体性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主体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并开始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活动环节。为了体现孩子的自主创造性,老师在设计活动中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了幼儿模仿环节,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随便跳随便唱。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新入园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我的做法是几个“多”:一、多听幼儿刚入园,有的教师就急于给孩子上音乐课,教新歌、新舞。其实,这样急于求成,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让幼儿多听音乐,让他们具有一双听音乐的耳朵,才能帮助幼儿打开音乐的大门。每天清晨,当孩子们陆续来到时,我就播放欢快的《中外儿童歌曲联唱30首》录音磁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中自由地活动、游戏;在进餐和午睡前,播放柔和、舒缓的乐曲来稳定幼儿的情绪;离园时,则用节奏轻快的轻音乐来欢送幼儿。这些音乐虽然只是一种环境气氛的渲染,但它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慢慢地孩子们也练就了一双善听音乐的耳朵。  相似文献   

7.
近二年来,我园对幼儿进行“双爱”教育,体会是十六个字:着眼点高,起点线低,注重渗透,培养感情。具体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的: 一、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接触民族音乐的机会很少,那些港台流行歌曲、外国动画片插曲常会从孩子的嘴中自然流露出来。为此,我们把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双爱”教育作为教研课题,从选材入手,更新了一部分音乐教材,增加富有民族气息的内容,使民族的歌曲、音乐欣赏、音乐游戏占有一定的比重。我们让小班幼儿欣赏大班幼儿表演的“腰鼓舞”、“秧歌舞”、“新疆舞”等,欣赏短小的民谣;让中班的幼儿学“采茶”的动作,欣赏老师跳的“采茶舞”、“孔雀舞”,用锣、鼓、钹、木鱼、梆子等民族乐器打击简单的乐曲;让大班孩子表演充满民族喜庆气氛的“欢庆舞”,学习打击“杨柳青”、“狮子  相似文献   

8.
冉梅 《今日教育》2006,(4):16-16
设计背景:本活动的产生借鉴了由香港教育学院黄蕙吟博士主编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班下第七个主题活动月《开饭了》中的子分题《餐具音乐会》的设计思路。我设想通过幼儿动手操作,调动幼儿的兴趣,并能根据乐谱的设计有节奏的演奏乐曲。为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让幼儿享受打击乐的乐趣,我在活动结束中设计了让幼儿根据一段音乐自由演奏的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9.
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对幼儿来说是个难点,我设计了一次画“脸谱”的美术活动,较好地克服了这个难点。活动前我做了充分准备,首先制作了一个立体活动教具“会变的脸”,然后录制了表现不同表情的音乐。活动开始时,我在演示教具的同时播放音乐,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人物表情的变化。在孩子们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音乐韵律活动“苹果丰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愉快地做着各种“苹果”的动作。有的与同伴手拉手,有的变换着方向,孩子们都很投入。集体表演后,我像以往一样请部分幼儿到集体面前来表演,其余的幼儿坐着欣赏。在舞蹈过程中,浦未来的一个动作给我一个启示,她是坐着欣赏的,在悦乐小朋友跳到果园果子时,她伸出了小手轻轻地喊:“来,我的果子!”是啊!何不请其余的孩子来做果树呢?这样游戏就更有趣了。表演结束后,我立刻请浦未来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孩子们高兴极了。“我们把椅子围成一个果园,留个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1.
吴晓铭 《考试周刊》2010,(57):251-252
在本园举行的优质课观摩活动中,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我预设的活动过程中兴致勃勃地学唱、学表演,但游戏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发生幼儿"失控"场面,表现为"狼"捉"小兔"时倒下一大片幼儿,挤在了一起,场面一度有些混乱。面对这"意外情况"我一时有些思维短路,随即一边扶起摔倒的孩子,一边总结说:"哎呀,我们的森林太小了,兔子们没处躲了,大灰狼太厉害了!"孩子们立即发表看法:"老师,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小班幼儿年龄小,美术活动很难开展。往往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大通,结果孩子们两三分钟就画好了,或者说:"老师,我不会画!"如何在小班开展好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喜欢上美术课呢?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我们一起战胜大灰狼》的这个活动。通过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惊险紧张的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华 《考试周刊》2012,(83):73-73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音乐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喜欢的活动。我们寓数学教育与歌唱活动中;寓数学教育与韵律活动中;寓数学教育与音乐游戏中;寓数学教育与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玩中学,学中玩,不但会使较为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使幼儿思维更敏捷,接受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音乐创作活动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创作活动,这种活动推崇让幼儿接触音乐、了解音乐,通过把玩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何引导幼儿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呢?我们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入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以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强健的体魄.音乐活动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功效.原因有三:其一,正如叶圣陶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为人类所共同理解,能产生共鸣.其二,音乐艺术能陶冶情操,为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所认可.其三,喜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对于幼儿的健康心理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我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悦的心情.音乐教学确实和其他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我也有很多的困惑,所以我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相应思考和实践,并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杨春芳 《成才之路》2012,(32):71-71
在关注幼儿学习生态的同时,要转换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孩子在亲历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也让我们的科学活动愈演愈精彩。在此,我从大班的科学活动《芦荟》的设计、组织的几个片段说起。精彩之一:源起区域,活动架构自然巧妙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必须寻求一种更高效、自然、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为此,我常在孩子们区域活动时,当孩子们交流的倾听者,活动生成的捕捉者。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幼儿培养成小画家,而是在于萌发幼儿的美感、培养幼儿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把重点放在了启发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上。首先从激发幼儿作画的情感动机入手,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通过欣赏老师的四幅作品,拓宽幼儿的思路,丰富幼儿的想像,为作画打下基础,再启发幼儿围绕主题,充分发挥想像,设计出形态各异的房子。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2.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活动准备布袋木偶“猫医生”,范例四幅,油画棒。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出示木偶…  相似文献   

18.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以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强健的体魄.音乐活动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功效.原因有三:其一,正如叶圣陶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为人类所共同理解,能产生共鸣.其二,音乐艺术能陶冶情操,为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所认可.其三,喜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对于幼儿的健康·心理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我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关,产生愉悦的心情.音乐教学确实和其他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我也有很多的困惑,所以我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相应思考和实践,并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活动背景 幼儿入园已经近一个月了,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并对音乐活动表现得尤为感兴趣。但是,在活动中也发现:孩子们唱起歌来往往会“各唱各的”。听起来就像在演奏“幼儿版”的交响乐。因此.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与水平,以及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次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快乐,是孩子们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在音乐活动中,尝试对幼儿实施"快乐教育",让幼儿因快乐而喜欢学习,因学习而体验快乐,充分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真正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