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传统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重要性和独立性,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局限于固定的、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生活,难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程标准>中,不仅将学生的情感态度确定为课程目标之一,还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既是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又是教学活动的手段和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就学生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就能够享受到教学活动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从而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让学生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一定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每个学生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显然,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学中如能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相结合,必能大大激发学生对智力活动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课文本身很精彩,情感很浓郁,师生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个体心理是否健康的衡量标准,学生的所有活动几乎都伴随着一些情感体验,而语文学科是一门情感科学,教学活动中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情感教学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一定的教学要求为依据,以一些丰富的教学活动为载体,带动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不仅使学生产生新的健康的品质,也能促使师生交流。近几年,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说说我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点滴体验。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好的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的热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把情感教育融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真挚感情,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塑造个性。可以说情感教育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标。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要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程慧智  王青  刘双 《考试周刊》2012,(27):181-182
教学活动是一项知情交融的复杂活动,情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教学因素,情感决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处于乐学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选择和内化,本文提出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协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关系上融洽、和谐的程度。教师与学生心理上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当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时,二者在心理上的相容性就大,就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反之,其心理相容性就小,就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抑制作用,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不协调有很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感距离和在人际知觉上的偏见。情感距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上的差距。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距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学生心理定势造成的。有的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种…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只注重提高教学的硬件,而忽略了教学中的软件——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缺乏情感交流,很容易造成教学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学生因为考试而被动学习,从而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只注重提高教学的"硬件",而忽略了教学中的"软件"--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缺乏情感交流,很容易造成教学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学生因为考试而被动学习,从而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1.
一、主动接近,建立感情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因此,我很注重密切师生关系。大部分中等生的特点是性格内向,对老师躲躲闪闪。课间优秀学生总...  相似文献   

12.
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一直是教学活动,特别是语文教学中需提倡的观念。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提出来,强调教学活动以人为本,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便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出色设计师、有力执行者、成功迁移者,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拟从情感教学出发,探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以期能对语文教学研究的发展起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朱柏颖 《学周刊C版》2020,(11):155-156
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能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为学生情感的激活做出有效的引导。因此在对初中美术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美术情感教学元素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发挥情感教育的价值,使初中生的美术素养得到高质量的培养。文章选取情感教育作为切入点,针对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措施进行探究,希望能有效促进初中阶段美术教学活动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能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为学生情感的激活做出有效的引导。因此在对初中美术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美术情感教学元素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发挥情感教育的价值,使初中生的美术素养得到高质量的培养。文章选取情感教育作为切入点,针对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措施进行探究,希望能有效促进初中阶段美术教学活动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当前教学活动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师生积极的情感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师和学生情感特点,阐明了教师必须注重运用积极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最后提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调整教学,有针对性地运用情感因素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并增强学生主体参与认知活动的兴趣,从而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情感教学内蕴于教学活动诸环节。当前,做好情感教学工作的要务在于:培养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感;尽可能多地对学生施以鼓励性评价;通过对教学情境的精心设计,创设情感源;构建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吴青 《华章》2010,(12)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位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18.
刘邦普 《考试周刊》2012,(52):70-71
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此,情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不仅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而且从以情动人,建起师生沟通的"心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以致用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之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培育情感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张红梅 《教师》2012,(6):94-95
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积极情感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主体“灵魂”,是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动力的前提。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情感教育可沟通学生与教师、师生与历史人物间的情感,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内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施薇骅 《现代教学》2006,(10):37-38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情感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情感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应该视为情感教学的关键,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