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见到的班级阅读区常常是这样的:墙上贴上几个字"××阅读区"和一些墙面装饰,书柜里放着几本大大小小的图书,书的类型也比较单一,都是一般的故事书.试想,这样的阅读区怎么能够吸引孩子进去阅读呢?难怪好多班级的阅读区常常是门庭冷落、毫无生气.  相似文献   

2.
校长坚持每周一"寄语"."寄语"成了校园内亮丽的人文景观,它不仅装点了校园,更激励了师生.特别是校长对个别班级有针对性的"寄语",如在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班级外写上"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对班级凝聚力不强的班级寄语"团结就是力量".这激励性、期待式的"寄语",会时时提醒并激励着学生,全面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促使学生朝着校长期待的方向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我发现,"名著导读""班级读书会"等各种形式的导读课一般只关注整本书阅读前的指导或者读完整本书后的交流,很少关注学生个体阅读的全部过程.如何对课外阅读进行全程指导,让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扎实有效呢?编制一定量的导读推进题辅助阅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图书章节或每天的阅读进度,从文本的内容、主题、语言等方面人手,列出一些推进学生阅读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4.
每所学校的每个班级不同程度地都存在着一部分成绩不好或者品行不良的学生,即"学困生".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学校教育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应注重和谐的创建.课堂是学校和谐的生命所在,一个班级的课堂是否和谐,要看"尖子生"和"学困生"的整体进步.其中,关爱"学困生"是我们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班级人际关系的微观结构中存在着两极:一极是在班级中享有极高威望和极大信任的学生,被称为"人缘儿";另一个极端是在班级里愿意与之交往者甚少,口碑甚差的学生,被称为"边缘学生".边缘学生是指在学校教育条件下,身心正常发育的学生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和活动参与上,长期被班级群体所排斥与隔离,成为班级生活中的失落者.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健康发展.在班级工作中,要想避免出现失误,班主任应做到"十忌".  相似文献   

7.
<史记>中的"黄帝史观",在血缘、文化、"治统"和"关中文明一元论"四层含义上,把黄帝视为中华民族的唯一共同祖先,对维护中国统一和民族凝聚力曾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科学上也有偏误.它关于"黄帝铸铜鼎于荆山"的记载,虽被镶嵌在黄帝史观背景上,未可全信,但荆山作为黄帝"铸铜地",却被考古所证实.<史记>在汉武帝"为鼎而狂"时,根据民间传说写下的这一笔,也是记录黄帝在西安荆山铸铜事件的信史.从<史记>其它记载看,作为黄帝"铸铜地"的西安,其实就是黄帝"都邑",西安的古都城史应被提前至黄帝时期,当在50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因此,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创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经过长期探索,笔者在班级中实施了"自我勉励,自选同桌,竞争上岗"的学生管理"三步走",使班级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当然要靠读书训练.通过阅读实践来学会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必由途径.所以大纲又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但是,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还严重地存在着"内容分析多,读书训练少"的问题.老师们教一篇课文,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思想内容、疏通故事情节上.  相似文献   

10.
<正>真知无限,文化为源。"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是我常对学生说的话。在教学中,我将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相结合,打造以书香班级为目标的班级文化,坚持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以班级书吧、读书会、全班共读、读书交流、亲子阅读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喜欢上了阅读,从阅读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个体认知存在局限性,是否能进行持续阅读且形成良好习惯有待考察,而且个性化  相似文献   

11.
顾瑞芳 《江苏教育》2012,(26):13-14
漫步在我校教学楼的长廊上,你会看到每间教室的门口都悬挂着班级的名片,这是特色班的班牌,上面有班主任寄语、班徽、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全家福等。近年来,我校着力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了"一班一品"的活动,努力使班级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温馨的"家"。1.每一个班名都取得富有个性。班主任结合自身的优势,根据本班学生的特长、爱好,确立班级文化特色,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有的班级以"书香阅读"为主题,有的班以"体育运动"为主题,有的班以"器乐演奏"为主题。在班  相似文献   

12.
高璐 《班主任》2012,(5):26-26
正近日,阅读《孝心不能等待》,一个儿子用真情和泪水记录了从母亲病危到去世期间的追悔和遗憾,这种思念母亲的锥心痛悔,极大地震撼了我的心灵。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我决定在班级开展"乌鸦反哺,无需等待"报恩教育系列活动。1."我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报恩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的  相似文献   

13.
蓝惠 《天津教育》2022,(3):146-148
通过浓郁的阅读氛围营造,让学生在快乐、幸福、欢悦中体悟阅读魅力,感知语文内涵,获得视域拓宽,丰富自身积淀,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应着力彰显的育人倾向.而书香班级的构建,则可以使学生在"悦读"中丰厚文化底蕴,塑造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其良好习惯、浓厚兴趣的培养与调动,更可以提高其阅读能力,势必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推...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一个小社会,如何才能牵引着它向着健康、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班级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应以怎样的角色介入,是一门学问.笔者认为班主任应是融集班级形象的塑造者、班级管理的决策者、班级活动的参与者、班级矛盾的协调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于一体,这即是本人提出的班主任应树立的"五位一体"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组织的一种基本形态可称之为"读书会",一般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选择书籍后,每个成员先独立阅读,再分享交流个人对文本的反应,然后确定探究的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阅读交流是读书会的关键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分享阅读的反应、讨论探究的议题.  相似文献   

16.
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而是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师生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围绕"整本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范志武 《教学随笔》2016,(7):113-114
网络的发展,使学生阅读电子化、零碎化、娱乐化;师生对于阅读的理解的偏差,使阅读越来越淡化.如何让学生真正重新对阅读产生兴趣并学会思考,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14—15学年本人积极与学生共同开展了"开卷有益"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活动,基于此,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共同交流、班级推荐、积极思考并落笔成文,使阅读重新进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13,(Z1):8
概念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着微阅读。等车时,习惯拿出手机看新闻;走路时,喜欢戴上耳机"听"小说;陪老妈逛街会看电子书打发等待的时间……如果有这些行为,那说明你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微阅读"的忠实执行者了。  相似文献   

19.
关于商鞅变法的史例我最近阅读了一些书籍如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史记·蔡泽列传》、孔子的《论语》,还有法家祖师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的很多史料。有很多史料上讲商鞅是老子的学生,或者是荀子的学生和门徒,这些我都存有异义,因为老子的道家讲究"遵循自然,无为而治",荀子讲究的是孔孟之道,以"德、礼"治国,道家和儒家之理念并没有在后来的商鞅变法中体现出来,可见商鞅是老子或者是荀子学生或门徒的说法是令人不敢轻信的。  相似文献   

20.
我家有个"小大人".什么?你想认识一下?看,她闪亮登场了! "的的,的的,看我!"只见这口齿不清的"小大人"戴上眼镜,手拿一本《史记》,一本正经地站在我面前,嘴角微微上扬,表现出一副"高素质人类"的样子.她一边"指点江山",一边微微点头,嘴里叽里咕噜,不知在念叨着些什么.突然,"小大人"左脚绊右脚,"叭叽"一声摔倒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