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教育家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相信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潜能,避免猜疑学生。因为,信任学生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和学生成为知心的朋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和学生成为知心的朋友.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要常与学生沟通,倾听他—门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一切困难,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的学科自然也不会有学习热情。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教学民主自由的特点愉悦性。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目的是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一种适于学生自由成长的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高效优质。它要求教师摒弃注入式、加压式的教育方式,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关心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关心学生的思想,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乐于研究学生心理,学生也能够把教师当作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创造性。当然不是要学生在学校读书便一定要有发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强化师生关系长春邮电学院李新民强化师生关系的基本要素及做法是:1.良师益友。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的师长,而且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英语教学而言,英语本身不仅要作为知识来传授,而且还要作为一种技能和工具来传授。这种双重任务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6.
郝彦荣 《考试周刊》2012,(6):190-190
热爱学生,是对班主任老师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教师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淑琴 《甘肃教育》2014,(13):38-38
正一、要充满爱心和信任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教师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他就会与你分享快乐与痛苦。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全面情况了如指掌,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施教。了解学生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克服师生心理差距。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朋友,和他  相似文献   

9.
一、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更新教育观念,首要的问题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有个性的、活生生的、正在发展中的人,他们需要尊重、信任、关怀。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需求,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潜力和能力,相信他们能学会、学好。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做到:1.面向全体。有的课虽然平淡,但教师非常关注孩子,重视个别辅导。2.尊重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教师不仅要承认差异,而且要尊重差异。3.主动参与。参与的层次有高低之分,参与的性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参与程度有深浅之分。参与…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常讲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些固然重要,其实学生更加珍重的,是教师对自己的信任;而最不堪忍受的,除了教师伤害自己的自尊心、侵犯自己的人格以外,便是教师的偏见、不信任。持偏见、不信任,既是不尊重事实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人的表现。那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一旦得不到教师信任甚至受到歧视,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这样,再多的教育都难以奏效。故教师“相信学生”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当堂罚站”导致小学生自杀:师生信任危机不容忽视2001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在福建省海龙市…  相似文献   

11.
杨敏毅 《上海教育》2014,(15):70-71
师生的矛盾冲突是在缺乏信任、缺乏沟通的前提下发生的,如果教师能够在信任的基础上向学生解释原因,相信学生也一定能在尊重的基础上弥补过失,教师的疏忽和学生的失误都不应成为无法原谅的意外。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付出,同时也在收获着幸福。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包容所有学生的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关爱学生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4.
操兴明 《家教世界》2013,(9X):52-52
<正>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那么被尊重、信任的必然会焕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感受着教师的尊重、信任和爱,也学会以高尚的情感对待别人,学生从内心对教师有了好感,就会主动亲近教师,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向教师真诚地敞开心灵,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今天早读课下课,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偶然发现我后面的几个上厕所的学生好像在说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几个"刺  相似文献   

15.
爱在远航     
大多是教师在工作中都能发现,现在的孩子缺少一种对成人的信任,有问题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而是和同龄人商量,那么教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心灵至关重要,那如何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翅膀,让他们自由飞翔;给学生勇气,让他们畅所欲言;给学生画笔,让他们描绘未来;我们的微笑和肯定,将是每个孩子成长的依托。  相似文献   

16.
1、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要想了解学生,教师就要对学生体察入微,炼就一副“火眼金睛”,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摸到学生情感的脉搏,通过多种渠道、心心相印,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特别是要把握住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因人施教,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这样,学生就信任你、亲近你,有苦恼向你倾诉,有疑惑找你解答,有喜悦同你分享。  相似文献   

17.
学生自主管理,并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对班级管理而言,管就是为了不管.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能力;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是全面的人格震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更应关注自己的学生,给予他们信任与理解,唤醒学生生命的灵智和探求,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与学生沟通交流,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在良好的育人氛围中,得到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信任与激励信任与激励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在增进师生关系实效性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学生是信任学生的前提条件。教师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优势,然后给予应有的信任。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老师。班主任的教育思想、管理方法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坚持从以下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一、关心和信任学生是基础。教师的爱心和信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有什么话就会向你诉说,有什么困难就会让你帮助他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求出最佳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发展良好的个…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感于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而告诉老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学生足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除了年纪小一些外,他们不比成年人缺少任何东西。作为教师,要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以分数当作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使他们始终处于愉悦的心境之中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我相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信任中.他便学会尊重;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怀疑中,他便学会自贱。毋庸置疑这是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