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穆青新闻作品,最有成就的当推人物通讯。对白描手法、典型细节、散文笔法等艺术手段的娴熟运用,使其作品极具"形"的魅力。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勿忘人民"等写作理念,使其作品在内质上具有深厚的蕴意。形质俱美使穆青人物通讯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广播作品缺少画面感,所以在表现力、美感和感染力方面相对较弱。然而,将音乐巧妙地运用在广播作品中,能够弥补这些弱点。这样,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也使广播作品更具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编辑在出版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出版行业的发展和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编辑的创新可以体现在内容的选择、修改和呈现等方面。首先,编辑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读者喜好,选择具有独特价值和吸引力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其次,在修订和修改作品时,编辑可以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使作品更加精炼、流畅和有凝聚力。他们可以提供新颖的观点和见解,推动作品在思想和表达上的突破。同时,编辑还可以运用创新的设计和排版技术,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吸引人,使读者在阅读体验上更加愉悦。编辑的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对于作品的成功发行和读者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编辑在出版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的人物专访《千山竞秀我为峰》获得了2009年度河北省广播影视作品一等奖。此文根据作品的创作体会,总结出该作品的三点成功之处:故事的真实是支撑作品得以昂首挺立的基石;语言的真挚能使朴实的作品透出精彩,增强了作品对受众的感染力;诉说的真诚使作品小处见精神,平凡得升华。  相似文献   

5.
杨红军 《编辑之友》2017,(12):88-90,102
教材类作品应当在多大程度上享有著作权的保护在出版实践中存在着较大争议.教材类作品的功能性和标准性等特征使教材在表达的选择空间上低于其他类型作品.因此,与其他类型作品相比,应对教材类作品著作权进行更大程度的限制.可以通过教材类作品相关市场的界定及禁令救济限制两个具体维度来展开对著作权范围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版权是从一些技术设备的发明开始的,这些技术手段使人们不必与作者直接接触就能得到作者的作品。所以每种新技术的产生,都进一步开辟了使用作品的可能性,也给版权保护带来了影响。随着录音机、录像机的普及,音像复制技术的日趋完善,使作品的传播更为广泛,同时也使音像  相似文献   

7.
张利民 《新闻爱好者》2008,(11):131-131
在目前省会郑州的报业市场上,各大媒体新闻同质化现象的出现,使普通读者难以区分这些报纸在新闻内容上的差异,更不用说记得清哪个作品能够深入人心了。这样的一种现状,常常使笔者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以穆青为代表的新闻界前辈的一些作品。为什么他们的新闻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能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笔者认为,推动当下的新闻工作尤其是采写工作,重新学习穆青的作品及其精神,有着明显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地市级广播电台的记者,近几年我创作的五篇作品获得了国家级新闻奖,这些作品均是历史题材作品,因此在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上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今后同类题材的创作或许能给同仁带来一点借鉴。纪实层次上的史家眼光纪实是历史题材作品的第一特征,正是通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那曲折跌宕情节的纪实性报道,才使作品深入人心。而新闻作品纪实层次所要求的就是作品的素材必须真实地来自历史"现场"。但是很多记者在接  相似文献   

9.
随着视听作品大量涌现,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其版权保护问题愈加棘手,必须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著作权法》,从法律角度给予视听作品明确的规定,采取可行的技术保护措施,建立完善补偿金、集体管理等制度,健全视听作品出租权,使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加工是对书稿内容与形式最全面、最细致的一次把关。在这个过程中,编辑既不能以“文责自负”为由不认真把关,也不可以不征得作者同意而对作品肆意删改,而是要在尊重作者著作权的同时,履行出版社应尽的合理注意义务,并避免侵犯作者的著作权。一、尊重作者的修改权修改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进行修改或者授权他人进行修改的权利。作者通过行使修改权,可以使作品更好地反映其思想,并且在时过境迁的情况下,通过修改使作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只有作者才享有对其作品的修改权,但作者可以授权他人对其作品进行修改。未经作者同意擅自修改…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其浩瀚著作中,有不少是以新闻报道形式发表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巧妙地运用概括手法,使作品虚实结合,高屋建瓴,引古论今,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概括艺术,成为我们新闻报道中难得的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人物通讯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品背后往往反映出采访者在采访中处于主动位置,而被采访对象处于被动位置。如何使人物通讯改变履历加事迹的平面式报道手法,从而使通讯人物有血有肉较为立体地展示给读者呢?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在采访中实现互动。  相似文献   

13.
符刚 《记者摇篮》2009,(3):25-25
在传统的人物通讯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品背后往往反映出采访者在采访中处于主动位置,而被采访对象处于被动位置。如何使人物通讯改变履历加事迹的平面式报道手法,从而使通讯人物有血有肉较为立体地展示给读者呢?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在采访中实现互动。  相似文献   

14.
“深入”的第四种境界──“神”入“神”,精神也,是作品的精华。“神”入,即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深入被采访对象的精神境界,善于提精选粹,使自己的作品神采飞扬。法国新闻界有一位名人,他采写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一位记者采访时间他写了多少字的作品?他回答说:“我写文章不计算字数,而计算思想。”这位名人的回答很有味道,值得深思。思想精华是新闻作品的灵魂,它赋予作品生命的活力,没有思想的作品只是一个文字“僵尸”。思想是一根红线,可以将散乱的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艺术品;思想是智慧的闪电,它使新闻…  相似文献   

15.
论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作品的问世使作品的复制和传输变得异常容易,因而使合理使用制度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作为版权人权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机制,合理使用制度应当延伸到数字环境中去.鉴于数字作品的特点及版权人精神权利不可转移的特性,强化版权人精神权益保护应当成为合理使用制度对数字作品问世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6.
编辑升华作品艺术性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作品的价值不外乎体现在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作为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审视,增强作品的审美含量,是发挥编辑作用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一件作品无论作者在表达形式方面做得多么完美,那也只能说是一种狭隘的完美,一种作者自认为的完美.在作品完成为社会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传播的时候,这种完美就不一定是社会所能接受的完美形式,还需要经过编辑的再加工再创造,使之具有社会意义上的完美性.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除它本身所固有的新闻价值外,更是蕴含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如何使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产生美感和创造出艺术价值呢?那就要在抓取重大新闻题材的基础上去抓取最典型的瞬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画片在播出方面应该考虑改变每日播出的现状。其好处是通过延长观众的期待时间,延长了作品扩大其在观众群中影响的时间,使作品被充分地加热、升温,不至于早早谢幕。  相似文献   

19.
播音的美感     
播音是语言的艺术、声音的艺术,好的播音作品宛若一次心灵的传递,在播与受众间作一回精彩的沟通,或令人感念至深,或使人身临其境,作品也由此散发出生命的活力。就播音而言,如何能使作品达到如此传神的境地?这正是本拟探索的命题——播音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秦珂 《电子出版》2003,(6):21-23
透过版权制度三百年的运动轨迹,可以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传播权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不断演变,并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得到扩张。版权制度的诞生得益于印刷技术的发明使“知识公有制”对知识创新所造成的压抑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有了对“知识公有制”进行变革,使知识创造者垄断对作品的复制和发行权利的必要性。此后,电子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传播权又延及广播、电视、有线广播、卫星传输等领域。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信息网络成为了作品传播的新渠道,如何使网络传播作品的行为受到传播权的规范,就自然成为版权制度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