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关语是最难翻译的修辞现象之一,对它的翻译往往会失去双关的形式和语境效果.基于此,避开探讨双关语的具体翻译策略,而依据关联理论从语音、语义和语形三方面对英语双关语的关联意义和语境效果进行动态研究.一方面解释发话者如何表达其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另一方面,也对译语效果进行关联分析,进而明确如何将双关语译得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因素是翻译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归化与异化理论出发,跨文化因素在中英翻译中的对策.首先介绍了归化与异化的理论,然后从理论结合实例,分别探讨了归化与异化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常运用归化异化理论,本文从语言特点和文化思维方式两方面对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综合考虑语言和文化因素,并结合归化异化翻译理论,以译出易于为观众接受又有特色的片名。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翻译理论的归化与异化概念,以劳伦斯维努提的归化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一些动物比喻的语料:归化动物比喻中的应用: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词语的翻译,俗语以及固定表达的翻译。异化动物比喻中的应用:俗语以及固定表达的翻译。以介绍动物比喻翻译的策略,为日后有兴趣参与翻译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一种流利通畅的文体,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外语文本对目标语读者的陌生、疏远感的翻译策略。"异化"特指在翻译过程中,把源语的词汇、句式、语法,文化特点原封不动地引入目标语中,在目标语读者群中产生疏远、陌生的效果。我们在处理汉语商标英译时应遵循归化与异化理论,采用如下对策:重文化,满足不同民族消费心理;体现商标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蕴;注重语义、语用、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界对韦努蒂的异化理论存在一定的误读,韦努蒂本人对此做了澄清并进一步修正了他的归化和异化的概念,使之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追溯了韦努蒂在归化异化翻译观态度上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闻翻译重新探讨了归化异化在新闻翻译中的运用,指出在新闻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不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而是统一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叠的,异化的翻译也需要落脚在归化通顺的语言上。  相似文献   

7.
分析哲学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把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语形、语义、语用作为研究对象和重点,通过分析语言来揭示思维和世界的关系,把语言视为连接思维和世界的纽带。近年来,随着哲学和翻译关系日益紧密,分析哲学也把翻译纳入其研究范畴,然而,翻译毕竟涉及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问题,而不同语言之间独特的语形、语义、语用等差异,使分析哲学在翻译欧洲大陆哲学术语时,力不从心,最终陷入语言和文化不可译的深渊。从表面上看,语言独特的差异性是导致不可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深层次上,语言差异所反映的思维差异,才是导致不可译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明舒 《海外英语》2023,(6):5-7+20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旨在将生态学中“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引入译学研究中,并创造性地将翻译活动定义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的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的提出为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这一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翻译学理论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行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对比研究既有助于论证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合理性,又能促进中外不同理论视角的融合与发展。因此,该文章将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中现存的多元系统理论、归化与异化理论及副翻译理论进行对比,旨在发掘其中的异同点,为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磊  王萌  叶年华  王越  李涛安 《海外英语》2023,(5):13-15+18
该文从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对《伤寒论》通假字英译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伤寒论》两个译本的通假字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大多数通假字都可以采用忠于原文的语义翻译(如直译)进行翻译;而一些比较晦涩的概念,以译入语为导向、服从译入语文化的交际翻译能够提高译文的接受度,方便译入语读者理解。因此,对于《伤寒论》通假字的英译,应基于语义翻译理论采取直译本字的方法,但一些意义特殊的通假字比如疾病名或者人体部位名词可以通过归化策略,采取意译等方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相似文献   

10.
归化和异化作为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有效地处理了翻译中的文化现象,但对翻译中由于语言自身(字形、语音等)造成的绝对不可译性,如双关语、言语幽默并不能妥善应对。变通是翻译的基本属性,在文化翻译中协调辅助归化和异化策略,让严格意义上的不可译性变迁为有限度的不可译。从此意义上讲,变通是文化翻译的又一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结构对应的实质是以基本语法为依托、句型为参照的逻辑结构对应,只有保持逻辑结构的对应,才能对语义对应和语形对应提供保障性。作者还从汉藏翻译实践探讨了汉藏翻译中语义、语形、乃至语用的对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丹宾 《海外英语》2012,(2):130-131,133
归化和异化理论历来都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文章从多部英文电影片名的实际翻译情况出发,分析了两种理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是相互联系,统一的,而不是水火不容的。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译者应该根据实际内容,合理的运用,正确处理翻译中跨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彭琦 《时代教育》2009,(10):95-95
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民俗风情都有差异,这对翻译带来了挑战.本文从跨文化理论出发,分析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探讨了归化与异化理论在中英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本质要求译文是原文尽可能"等值"的或"最佳近似"的信息转换。但是在中文品牌商标的英译实践中,译者常常从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出发,在语音、语形、语义、文化、心理、美学等不同层面做出大胆的"叛逆性"变通。这种变通不仅使译文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增值"信息,使译文读者产生积极的联想而有利于提高译文的接受效果,也常常揭示出翻译主体的创造性,具有较高的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概念分析以及归化和异化理论的阐述,以实际语例详细剖析归化和异化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最终得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当采取归化为主要的翻译策略,异化为次要的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美剧观众数量的不断增加,美剧字幕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字幕翻译也成为谈论的焦点。本文将从归化异化理论出发,对《摩登家庭》中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刘婧 《考试周刊》2011,(31):25-26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而片名是一部电影的浓缩和灵魂所在,它的翻译在文化交流和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电影片名的翻译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很难实现源语和译入语的对等。灵活恰当地使用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理论,就能达到既体现异域文化又符合译入语观众审美情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管振彬 《英语辅导》2008,(1):117-119
译界传统上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反对改写,但由于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差别迥异的语种,而导致在英汉互译中对外来语必须作适当改译,尤其在语音和语形方面,以取得理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关联理论及关联翻译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释,重点分析了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归化和异化、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及翻译标准等问题的指导意义。关联理论可以从理论角度较好地解释上述问题,进而开启全新的翻译理念。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媒语言最常用的传统修辞手法除包括仿拟、比喻、押韵等以外,网络修辞还对传统修辞技法进行了更多的创新,这种创新表现在诸多方面,我们重点分析的是语音修辞、语形修辞和语义修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