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连作百合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连作对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连作2年、正茬的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进行16SrDNA基因V3+V4区域测序。结果显示:4个百合根际土壤样品中的有效序列注释为14068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α多样性指数表明,连作提高了龙牙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降低了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表明,连作、正茬的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之间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相对较大。细菌在门、属水平的相对丰度气泡图分析表明,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优势菌门都主要有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伯克霍尔德菌属、玫瑰弯菌属、芽单胞菌属、未命名Chloroflexi_bacterium属分别是正茬、连作2年的龙牙百合和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最优势菌属。连作2年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菌群丰度的下降以及绿弯菌门菌群丰度的升高可能是铁炮百合更耐连作的原因,连作2年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菌群丰度的升高以及酸杆菌门、放线菌门菌群丰度的下降可能是龙牙百合不耐连作的原因。研究结果对揭示百合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峨眉山珙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峨眉山珙桐林为研究对象,选取珙桐林珙桐根际和非根际两种土壤样品,分别进行微生物的分离、测数,并根据菌株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珙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共得到细菌菌株85株,分属于9个属;放线菌菌株28株,分属于2个属;真菌菌株13株,分属于5个属.同一地区珙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珙桐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总数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昆明3个不同工艺流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中的硝化细菌的组成和丰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中都含有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的氨氧化细菌、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的亚硝化细菌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的亚硝化细菌.它们的丰度范围分别在1.9%~4.2%,2.4%~4.1%和0.3%~0.7%之间,它们是污水处理厂中起主要作用的硝化作用菌群.这些由基因探针标记的氨氧化和亚硝化菌群的丰度在不同污水处理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污水处理工艺的不同是造成丰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具体的影响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并结合二阶导数谱技术,对保山市不同种类的野生白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大,而在高分辨率的二阶导数谱中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用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可分析和鉴别不同种类的野生白芨,同时也为野生白芨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7种不同栽培处理的薯蓣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及检测结果显示:锯末和稻秆基质穴栽的薯蓣根际土壤中薯蓣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拮抗微生物的数量分别为3.10×103CFU/g与4.30×105CFU/g,添加黄泥穴栽处理区、常规处理区及锯末、稻秆或黄泥添加辛硫磷的处理区均未检测到拮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的添加,有助于拮抗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土传病害,辛硫磷对根际拮抗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烟草根系施用5种配方肥料,并分别检测烟草移栽前、后20,40,60,120 d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比较研究了不同肥料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烟草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等数量均比不添加有机肥的处理(N0处理)呈增加趋势;其中,50%无机氮+50%有机氮处理(N3处理)能显著增加烟草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真菌、细菌、霉菌数量分别达到2.46×10^5,2.96×10^8,2.95×10^4个/g .在烟草种植中,施用50%无机氮+50%有机氮的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烟草根际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根的溢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山西长治不同区域分布的松树、柏树、苹果树的根际及耕种 2 0年以上的耕地里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深度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稀释混合平板法分离培养和活菌计数 ,研究了根际微生物种群与植物根溢泌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松树、柏树根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在不同季节、不同土壤深度差别不显著 .苹果树根际、耕地土壤中微生物无论从种类和数量上 ,均与季节变化、土壤深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用根箱法分析了受萘污染的菖蒲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萘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可能起抑制作用,根系泌氧及短时期根系分泌物等可以减弱萘污染的影响,长时间后非根际的环境比根际环境更有利于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萘污染严重抑制土壤真菌的生长,植物根系的泌氧和根系分泌物极大地减弱萘污染对真菌的影响.菖蒲的存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感染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变化及抗微生物肽表达的影响。方法: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E.coli O1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收集小鼠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RNA测序,采用OTU聚类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门水平差异分析等方法分别对两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丰度和物种组成进行研究;HE染色观察小鼠空肠、回肠和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回肠内容物Reg3γ和S100A8、脂质运载蛋白-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coli O1组OUT、Chao1及ACE-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在门水平上,E.coli O1组的拟杆菌门丰度降低(P<0.05),变形菌门的丰度升高(P<0.05);E.coli O1组回肠内容物Reg3γ、S100A8、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E.coli O1感染导致小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生物平皿培养法和化学分析法对山东沾化县冬枣栽培区不同质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沾化县冬枣栽培区根际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根外(非根际),呈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2)该地区土壤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真菌.(3)砂质土壤中的微生物总数量高于黏质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4)黏质土壤中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高于砂质土壤.(5)沾化县冬枣栽培区土壤中链霉菌类群丰富,可分为9个类群,白孢类群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植物根系统和枝系统从各自环境中吸收养分,又以其生长活动的副产物“调节”其生活的环境。根的溢泌物中含有富含能量的有机物,因而在其周围出现许多代谢活动很强的微生物,其以根释放出的有机物作为食物来源。根际和根面微生物种群的定量和定性特性与根分泌物有直接或间接的相关性,微生物群体受根分泌物的影响,反过来,植物体会因根际中微生物的活动而受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有恒河猴(Macaca mulatta,Mm)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Mt)肠道微生物的16SrRNA高通量测序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恒河猴和藏酋猴肠道微生物门分类水平中的核心菌群包括Firmicutes、Bacteriodetes、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Spirochaetia,占藏酋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95.81%;占恒河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90.87%。在属分类水平中核心菌群包括Catenibacterium、Dialister、Faecalibacterium、Blautia、Dorea、Roseburia和Helicobacter,占藏酋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27.43%;占恒河猴肠道微生物总量的9.31%。从门分类水平和属分类水平中,猴属动物肠道微生物共有核心菌群所占比例显著大于种群特有菌群,但在不同物种中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目前研究表明上述共有菌群大多与动物生活环境和食物资源存在一定联系;或许这也表明动物适应性进化过程中,环境和食性等其他因素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根系分泌物及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根系分泌物的类型和组成,并综述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的理化性质、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特性和根际土壤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衡水湖微生物菌群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衡水湖水体4个水平采样点(深水区、芦苇区、香蒲区、荷花区)的主要理化指标与微生物菌群的丰度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深水区的水质量最好,其次是芦苇区、香蒲区和荷花区.同时讨论了水体微生物与TN和TP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及其保护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人工湿地脱氮进程,选用菖蒲(Acorus calamus)、香蒲(Typha orientalis)、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三种湿地植物,于常温域15~25℃下测定其根际土壤含水率、氨氮、硝氮、硝化作用强度,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考察植物根际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香蒲根际土壤的硝化作用强度最高,平均为2.03 mg/(h·kg),其次为黄菖蒲1.74 mg/(h·kg)和菖蒲1.65 mg/(h·kg).FISH技术表明湿地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数量级为10~(10))高于古菌(数量级为10~9),AOB为氨氧化过程的优势菌群.3种湿地植物根际AOB的数量从高到低(以湿土计)依次为:香蒲(1.88×10~(10)g~(-1))、黄菖蒲(1.23×10~(10)g~(-1))、菖蒲(5.07×10~9g~(-1));AOA的数量从高到低(以湿土计)依次为:黄菖蒲(4.00×10~9g~(-1))、菖蒲(3.52×10~9g~(-1))、香蒲(3.48×10~9g~(-1)).该试验结论为人工湿地脱氮的植物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贵阳学院9种校园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0.5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分别对其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校园内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 (Thunb.) Decne.et Planch.)等9种绿化植物根际土的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和落叶乔木三种生态类型绿化植物的根际土有效磷含量和pH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落叶灌木<常绿灌木<落叶乔木.绿化植物根际土有效磷含量在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与落叶乔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生长发育期的校园绿化植物施用磷肥时,不同生态类型植物的施肥量应区别对待,建议灌木类植物较乔木类植物相对多施,而常绿类植物又较落叶类植物要相对少施.  相似文献   

17.
白芨组培苗移栽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瓶苗适应性锻炼、不同基质、去顶处理对白芨组培苗驯化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适应性锻炼6d,有机介质为水苔,无机介质为珍珠岩∶营养土为1∶1及去顶处理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较高、生长情况较好.为白芨组培苗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两种糖水平下α-硫辛酸(α-LA)对日本沼虾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玉米淀粉为糖源,配制2×3因子的试验饲料,即2种糖水平(15%和30%)、3种α-LA浓度(0、700和1400 mg/kg),将平均体重为(0.050±0.003) g的1 500尾日本沼虾幼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平行,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α-LA下,30%糖水平组日本沼虾肠道菌群的Chao指数和Ace指数显著低于15%糖水平组(P<0.05),但在30%糖水平下,随着α-LA的增加,Chao指数和Ace指数显著升高(P<0.05);日本沼虾肠道菌群主要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4个门为主,糖水平和α-LA浓度对其丰度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15%糖水平下,摄食700 mg/kg α-LA组的变形菌门和软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从属水平上分析,日本沼虾肠道菌群主要以Tyzzerella_3属、肠杆菌属(En...  相似文献   

19.
植物根分泌物及其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分泌物是根际动态过程的核心物质,含有多糖、蛋白质、酶、有机酸、AA、酚类等多类有机物,影响着根际PH、EH和微生物活性,决定着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控制着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和归宿,同时也是问作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老古 《良师》2003,(10)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EM”生物技术吗?“EM”既不是化肥也不是农药,而是由80多种微生物培育出的一种复合菌群。“EM”的重要用途是降解土壤中化肥和农药残留的有害成分,恢复原有的微生物的优势,不仅有助于作物的增产,还避免了环境污染。在日本,水稻施用“EM”后,增产显著,而且米质好,味道香。“EM”对蔬菜、水果的作用也非常惊人。黄瓜秧一个节一般只结一根黄瓜,用了“EM”后,每节可结出四五根黄瓜。“EM”与饲料进行合理配制,成为新型的“EM”饲料。禽畜食后,有益的微生物迅速繁殖,除帮助消化、吸收外,还能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