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来看。高等教育与其利益相关者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个体之间具有“一对一”互动模式下的本位职能利益诉求。在当前供给制度背景下要化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矛盾、协调利益诉求,就要在制度创新方面坚持利益均衡原则,通过搭建利益协调平台,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社会个体的各自作用,探索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治理,架构各利益主体参与高等教育供给的内容、框架,拓宽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渠道,实现高等教育供给中利益相关主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民办高校举办者、学生及其家长、教职工、政府和公众等,都是民办高校健康发展中关系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基此,在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上,民办高校应立足于利益相关者治理,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监督体系,以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公共性。但在现实办学实践中,我国民办高校内外监督制约机制普遍缺失,利益相关者难以起到监督作用。我国民办高校事实上陷入"家族化"经营治理,从而极大制约着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民办高校应着力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重点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监督机制和以政府监管为主体的外部利益者监督机制,以此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纠正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失灵,进而实现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坚  吴朦朦 《大学教育》2023,(18):18-22
为提升民办高校治理水平,探索多元主体共治体系,文章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民办高校的各利益相关者并对其进行分类,探究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民办高校治理的机制。相关研究发现,民办高校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往往存在外部治理主体多以政府为主、其他利益相关者为辅且现实中容易被其自身及高校管理者所忽视,内部治理机构不完善和权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民办高校应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管理、监督、评估、支持等职能;社会团体参与治理需制度保障、高校认可及增强自身权益意识;民办高校要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合理分配内部责权利,完善内部治理主体的权益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4.
政府和社会力量作为高校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治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为了让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参与高校治理,形成“政府一高校一社会”多元共治的格局,应实现高校治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交流机制,健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规则,同时社会力量也要转变认识,增强参与意识,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5.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核心。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高校作为一个法人实体,其各个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决策权配置模式。其中,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决策权配置模式为高校的外部治理结构,高校内部各个权力主体之间的决策权配置模式为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一所高校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公共权力机构(政府、立法机构、法院等)、中介组织或团体、  相似文献   

6.
高校品牌是当代高校经营研究中的前沿课题。在简要回顾和评述高校品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和一个实验的操作性定义,然后重点对高校品牌形成的内部品牌和利益相关者认知驱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绘制出高校品牌塑造过程与塑造方法模型,最后从高校品牌定位和大学精神、高校内部品牌定位与培育工程、利益相关者体验与满意度工程、高校品牌整合营销与传播、高校品牌塑造的组织与管理等五个方面对高校品牌的塑造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扼要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变政策约束为机制约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种竞争应该是全方位的,有校际竞争与校内竞争,校领导层的与教职工层的竞争,竞争背后的实质是利益驱动,对各高校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利益制约迫使高校参与竞争,以扩大竞争态势,对学校内部而言,竞争必须触动领导,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校际竞争与校内竞争互为条件,互为因素,竞争的结果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得以实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8.
牛艳莉 《考试周刊》2012,(49):155-157
高校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其利益相关者会通过内部管理、社会评价、生源、学生就业、毕业生成就等途径影响高校品牌建设,并最终影响高校声誉和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品牌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利益要求及其影响是实施高校品牌建设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通过识别利益相关者,增进与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从利益相关者角度采用不同建设路径策略,从而促进品牌建设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随着知识经济对高校智力支持需求的增加,大学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作为法人组织的高校,在战略管理上如何适应社会公共治理的转型,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新视角。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战略管理"理念,分析高校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与维度,探索构建第三部门及评议方机构,从而使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公共治理,能够实现高校与利益相关方的多元共赢。  相似文献   

10.
大学战略: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战略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根据利益相关者对大学战略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通过是否与大学合作、是否为其提供社会或政策支持从而改变大学的竞争环境、竞争优势和竞争标的来影响大学战略,内部利益相关者从大学战略的实施为各自价值最大化提供基础出发对大学战略进行影响。利益相关者通过政策法规、供求关系、参与学校决策三种形式影响大学战略管理过程。对利益相关者定位通常采用权力-动力矩阵和权力-利益矩阵法。根据利益相关者对大学战略的威胁和支持程度的高低,可以分别采取维持型、摇摆型、进攻型和防御性四种不同的管理策略来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性质产生了内部教应和外部效应。大学教师、大学生、高校校园管理者、大学本体、政府、捐助大学的校友和企业成为内部效应的受益者,而社区、普通民众及其社会组织、其他企业刚成为外部效应的受益者,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外部效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对于不同的爱益者产生了文化价值认同,更有助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各级各类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必须厘清利益相关者的内涵与类型,将利益相关者群体对创业教育的价值创造、关系模式、需求属性纳入高校组织创新与变革的过程中。"组织变革与创新""利益相关者分析"应当成为高校创业教育整体推进的基础。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是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高校创业教育的组织结构与组织运行方式。文章将系统探讨高校创业教育的组织创新、治理结构、行为策略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的结果,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多元主体、广泛参与、良性互动的组织运行机制的形成做出一定的贡献。为了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及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对其进行组织变革,使之符合创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机会供给数量不足、产品或服务供给质量不佳,无法满足高等教育需求.从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来看,高等教育与其利益相关者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和个体之间具有多重利益诉求.利益诉求的矛盾与冲突提供了高等教育供给制度创新的动力:坚持利益均衡原则,搭建利益协调平台,探索政府“元治理”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架构普及、开放、终身高等教育模式以维护个人“根本利益诉求”,还要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拓宽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渠道.  相似文献   

14.
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以及众多专业团体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它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应着力提高组织体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加强体系内不同组织之间的联系,广泛吸纳政府官员、高校校长、工商界人士等高等教育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与利益相关者的双向价值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重点考察了13类高校利益相关者,得到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向价值需求体系及其优先顺序。研究结果证实: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而高校对利益相关者也有不同的利益要求,这些要求的优先顺序存在差异;同时,研究还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价值循环。  相似文献   

16.
从莫雷尔到威斯康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校社联动是指以共同利益为联结点,高校在广泛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及大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以获得充分的外部支持。校社联动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于时代与社会变化、高等教育发展以及自身条件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其发展的重要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促进欧洲教育质量保证合作,是博洛尼亚进程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标准与指南》(ESG)则是各参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在这一原则和框架下,克罗地亚颁布了《高等教育和科学质量保证法案》系列法案,成立了科学和高等教育局(ASHE),确定了高等院校自治和质量保证主体地位,完善了高校内部自我评估机制,提高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形成了信息公开制度,融入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组织,从欧洲、国家、高校三个层面构建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依法建设、外部质量保证机构独立、利益相关者最大限度参与、高校主体作用、以发展和持续提高为目的、信息公开、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是对我国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与企业相比,独立学院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独立学院的决策必须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了维护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重视独立学院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加强独立学院外部利益相关者对独立学院的监督,强化独立学院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与企业相比,独立学院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独立学院的决策必须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了维护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重视独立学院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加强独立学院外部利益相关者对独立学院的监督,强化独立学院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肇始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叶。在一百余年的法制建设历程中,历经移植模仿、创建繁荣、受挫停滞和稳定发展等四个阶段,形成了如下特点:在价值理念层面,更多地强调国家主义至上,缺乏大学自治及学术自由的传统;在外部利益主体的协调层面,从政府与高校的单一关系开始向政府、市场、高校三者共同协调发展模式演进,从强化社会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重的方向发展;在内部利益主体的共享层面,内部权力配置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教师与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表达较微弱,大学成员的权利保障没有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