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石荣良 《小学生》2013,(9):109-109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鲜活的,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然作文的境界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偏重于模式的说教,忽略了积极引导学生表现生活。新教学大纲中,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写思想感情真实的文章。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描写生活中的事物,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下面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积累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愿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个复杂的心理能力和心理过程。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离不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作文要为学生服务。追求“人性化”作文教学就是要在写作过程中追求人性之美,要让学生做真人、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一、让作文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人性化作文教学,其意义是尊重学生的发现和选择,引导其从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出发,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发现”生活现象中存在的哲理,去“发现”人与社会的奥秘和意义。发现是人类的天性,发现中常常体现着机智和憧憬,体现着他们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学生的发现,来自于他们的生活实践。写作的…  相似文献   

4.
周雅清 《作文》2022,(Z4):125-126
<正>生活是最好的老师,高中作文生活化教学更是如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从生活中的小事去观察、去发现、去汲取灵感,融入作文创作当中,文章才会更充实、更生动、更加具有吸引力。如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去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有方法、有技巧地去引导,有步骤地去教学,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写作技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写作,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  相似文献   

5.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缺少作文素材是学生作文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实施"研究性写作"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亲近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发现作文材料,破解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但是"作文难"的问题目前仍然比较普遍,作文教学费时费力的情况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笔者就自己多年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巧抓生活契机,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在学生的眼中,生活是多彩的,喜怒哀乐,美丑善恶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但是,正是因为太过熟悉,学生往往对此熟视无睹,更没有仔细去观察,去想象,丧失了许多写作的好素材。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捕捉这些生活中的闪光点,引领学生去捕捉生活的具体情景。  相似文献   

7.
个性是人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创造条件,放飞学生的个性,让作文教学成为学生支点和创造力的天地。那么,作文教学应怎样放飞学生的个性呢?一.给源泉——引导感受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只有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以模式化的说教代替思想情感的表达,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心灵启迪.新教学大纲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写思想感情真实的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描写生活中的事物,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的闭门造车,只会形成学生的思维定势,目光狭隘,对其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有百害而无一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实感。"所以作文教学要反映生活,以生活为本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去"触摸"生活,"品味"生活,"创造"生活。  相似文献   

10.
学生要顺利地作文,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才能用头脑去加工、创造,也才能表达出来.因而,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实现作文教学的"过程取向".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在形式上更加注重生活和知识的结合,教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融入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语文学科技能的实践形式,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关键点。现有的语文作文教学需要更加紧扣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进而实现抒"真情实感"的课程标准。因此,生活化作文的发展趋势同样也是时代赋予学生们的要求和契机,让初中生们用发现的眼睛去捕捉身边的美好,赞扬这个多彩的世界。本篇文章将会针对现有的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8,(A3):26-2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地表达欲望,这时是教师将学生由"生活状态"引入"写作状态"的最佳时机,从而有效将学生从"要我写",处于被动的写作心理状态过渡到"我要写"的主动写作心理状态中来。这种教学理念恰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少学生缺少积累,但是有时学生积累了不少,作文时仍有难度。我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作文:(1)添加修饰语;(2)加点情感去叙述;(3)吸收生活中鲜活的语言;(4)学会"引用"。  相似文献   

14.
老师们都深感学生作文内容苍白、肤浅,学生也视作文为畏途,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困境.问题在哪里呢?笔者在大量调查中发现,老师们的作文课,一般是先确定教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或写作技巧,再去选择让学生写什么内容。我们认为,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内容的开发上,要使作文教学走出死胡同,就必须着重研究让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花大气力去开掘学生作文的“活水”。这个活水,就是把作文教学放到社会生活的大天地中去,指导学生向绚丽多采的现实生活去获取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5.
正感性美学可以让学生们重新认识生活,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动情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们在感性层面上进行写作。将感性美学融入到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真实地描述出来。让学生们在接触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写作的兴趣,拓宽眼界的同时,理清写作的思路。一、生活:感性美学的再发现1.生活才是作文教学之根本在作文教学中,提到要了解生活,观察生活,但什么是"生活"呢?要如何发现"生活"呢?这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课难上,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很少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美。因此,改进作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把写作与评讲的权利交给学生。袁源老师的《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课,引导学生贴近观察、贴近想象、贴近自我、贴近主旨,从而让作文拥有了"真性""活性""个性""灵性"。  相似文献   

17.
魏勇 《课外阅读》2010,(8):167-168
生活是创新作文的源泉,生活中充满情趣。有丰富的生活,就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会产生丰富的情感。作文源于生活,是生活体验、情感的书面表达。作文重在唤醒孩子们乐于观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情趣。作文中,生活是源,是本。本文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精彩,并把自己发现的精彩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翻看学生的作文,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习作与生活严重脱节.我们的很多学生常常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熟视无睹,对路上车来人往、世事变迁麻木不仁,对世界的风云变化、纵横捭阖漠不关心.以致他们的作文"千人一面,千口一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把生活与习作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多彩的生活成为作文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潘爱华 《语文天地》2012,(16):63-64
很多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这种抱怨揭示着学生作文的弊病,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学生作文弊病出现原因进行思考。其实,学生生活单调,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引导学生去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会使学生作文去弊生新。我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寻找作文素材,完成了"描写春天"的写作教学任务。一、引导学生在诗文中寻觅"咏春"素材读到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会  相似文献   

20.
鲁会赞 《教师》2014,(15):35-35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越发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正是针对现今的作文教学状况,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题材,使学生发现写作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去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并通过自身的思考记录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将写作融入生活中,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份作业。让学生积累写作的技能,以真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