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近代的“开明君主”改革和法国的启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世纪,欧洲的一些君主为了适应当时国内形势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们或公开打着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开明君主”的旗帜,或表面上反对启蒙思想而在实际行动中则以启蒙思想为指导,所以这些改革被称为“开明君主”改革。当时较为名的奥、普、俄三国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前言本文是由几个独立的理论部分所组成的,但有其内在的联系,主要是“冲突说”的原则,贯串于其间;可以说,它是属于“冲突说”的一个理论体系的。“危机说”在戏剧理论中,本无关重要,不过,借此论及偶然性在戏剧中的作用问题,故仍另立一章。作者限于学力,所论必多谬误,切望专家读者,不吝教正!戏剧的基本法则——「冲突说」戏剧理论上的“冲突说”,它的目的在于说明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什么才是戏剧的主要题材”?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批评家布雨纳丹(Brunetiere)接受了黑格尔戏剧理论的暗  相似文献   

3.
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哲学、美学、戏剧、文艺批评等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小说创作上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龚古尔所说:“狄德罗开创了现代小说、戏剧和现代批评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中国清代的李渔与法国的狄德罗是名的戏剧家和理论家,他们都崇尚“真实”、“自然”的戏剧作品,强调戏剧作品要描绘出真实、自然的场景,写出真实的情节、细节和人物。因此,二的真实观有相同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异,李渔的“说人情物理”与狄德罗的“摹仿自然”含意不同;对真实性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对待戏剧的“虚”与“实”,艺术想象和加工的认识和看法上也有差异。他们的戏剧理论分别打上了东西方戏剧理论传统的深深烙印,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特点。对他们的戏剧真实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他们戏剧理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育认为,父母是权威,他们的命令儿童必须无条件服从;儿童是知识和道德的被动接受者,灌输是成年人的唯一教育法则:任何对长者的反抗都是大逆不道,应当受到惩罚。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给儿童的彻底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尊重儿童,让儿童回归自然,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是卢梭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及不断向前推进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二,大革命期间,制订的宪法及罗伯斯庇尔民主思想蕴含着“人民主权”思想;其三,广泛的大众参与也是“人民主权”思想深入人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了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的启蒙运动。一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旗帜,进行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英勇斗争。他们冲破封建制度的网罗和宗教神学的樊篱,用理性的火炬驱散社会的黑暗,用真理战胜邪恶,从而开创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启蒙思想运动中,卢梭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提出的社会政治哲学,是  相似文献   

8.
“启蒙”一词,德语为Aulklarung,英语为Enlightenment,法语为lumieres,其意为“启迪”。1784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什么是启蒙》中指出:“启蒙”就是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把他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法国的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20~70年代。18世纪初的法国,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一方面,当时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封建等级的、专制主义的、天主教会的国家;另一方面,法国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则正在长成,资本主义同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矛盾日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说,十八世纪的法国人几乎全都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所支配,“可是,在本来意义的哲学之外,他们也能够写出辩证法的杰作”。他把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就看作这样的杰作。确实,在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中,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是比较丰富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把相当彻底的唯物主义同辩证法思想结合起来了。这在他的“美在关系”说中表现得尤  相似文献   

10.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戏剧表演观从其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思想出发,提出演员在表演时应冷静理智地将事先塑造好的“理想的范本”扮演出来,使观众信以为真。演员塑造的“理想的范本”高于自然和诗人所塑造的“范本”,它虽然是推理、想象出来的虚构形象,却符合人物和现实生活的内在逻辑。优秀的演员在表演之前已经塑造出这样一个“范本”,然后在表演中不动感情地扮演这一“范本”。但理性主义戏剧表演观强调艺术的模仿性而忽视情感体验性,唯物却缺乏辩证。  相似文献   

11.
[流派概述]欧洲的启蒙文学出现在18世纪,它与启蒙运动是密不可分的。英国在18世纪中叶发生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飞速发展。但是资产阶级此时没有政治权利,资本主义生产也因封建主义的禁锢而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因此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冲破封建束缚,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发动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不仅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与启蒙大学相互促进,法国作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之一,它的启蒙文学也非常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独门秘笈]“理性”可以说是启蒙文学用来攻击封建传统的一柄利刃,启蒙文学中的理性思想认为只要借助…  相似文献   

12.
在被誉为现代保守主义圣经的《法国革命论》中,柏克采用与启蒙思想完全对立的思想设计,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攻击以及对启蒙哲学抽象权利观的批判,展示了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保守主义权利观。柏克不否认人有自然权利,但否认公民社会中人的自然权利。柏克强调公民社会中人的伙伴关系以及权利继承关系的“自然”与神圣性。柏克的权利观是一种保守主义的等级权利观,是反映贵族利益的特权观。柏克的权利理论是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辩护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近代戏剧观念萌芽于甲午前后傅兰雅、王韬对“时新小说”的提倡,与康有为诗教思想相融合,形成以“新民”为核心的戏剧启蒙理念,集中体现于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前后一系列论著中,标志着近代戏剧观念的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4.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也是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家。他那以“自然教育论”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同时也标志了人类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反映了教育发展的趋势,不仅震动了当时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而且其影响在当前世界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中仍然存在。当代中外教育史学界对卢梭及其教育理论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卢梭是“近代教育著作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教育理论改变了教育史发展的路线。”“播下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种子。”瑞士心理学家也认为在卢梭的著作中找到了在今  相似文献   

15.
《拉辛与莎士比亚》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斯汤达一八二三年刊行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这部书包括《拉辛与莎士比亚》、《笑》、《浪漫主义》三个部分。斯汤达在这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主义艺术原则,为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现实,“和启蒙主义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一幅极度令人失望的讽刺画。”法国文学界的情形也是“极度令人失望”的。此时古典主义文学失去了它昔日的光辉,正如斯汤达指出的那样:“戏剧的诗体在今天法国所面临的局面,正如著名画家大卫在一七八○年所看到的法国绘画情形一样,这位大胆的艺术天才……首先看到法国旧画派陈腐不堪的样式不能满足人民严肃的欣赏趣  相似文献   

16.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教育开西方教育思想之先河,也是因为其提出的自然教育理论,顺应了18世纪思想解放和发扬人道主义传统的潮流,被歌德称为“教育的自然福音”。  相似文献   

17.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了《百科全书》,除主编《百科全书》外,还撰写了大量哲学、物理学、美学和戏剧理论著作。狄德罗在戏剧领域内尝试建立了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线,用散文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称这种新的戏剧为"严肃剧",即后世的"正剧"。  相似文献   

18.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狄德罗,曾编撰《百科全书》的目的是“要改变人们普遍的思想方法”。他对封建社会、宗教迷信等旧意识形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宗教容忍和思想自由,为新兴资产阶级大造舆论,给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这一基本思想渗透在他的一切著作中,在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缓慢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在思想领域内,相应地出现了一些社会启蒙思想。这种启蒙思想也表现在自然科学上。如明代后期宋应星、方以智、徐光启、李之藻、梅文鼎以及清代前期焦循等人,他们在自然科学上的思想,就具有启蒙的精神。他们继往开来,“会通”总结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以启导近代的科学思想。他们一般是眼界开阔,对近代科学有许多天才的猜测。焦循所谓“天下之知觉自我始”(《雕菰集·述难二》),正是道出了他们在科学思想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爱弥尔》 ,既是一部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也是一部论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专著。把它作为一部社会政治思想著作看 ,可以看到法国启蒙学者对他们所理想的资产阶级自由世界的向往 ;把它作为一部教育著作看 ,可以看到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培养他们后代的良苦用心。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爱弥尔》和卢梭的其他几部著作一样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战斗的思想武器 ,法国革命后 ,《爱弥尔》也和作者其他几部著作一样 ,成了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我们今天读它 ,仍然可以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