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职业技术史课程是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一门重要的辅助课程。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框架的研究,就职业技术史课程的地位、作用、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了该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9):94-94
<正>《全国工科高校电教协作30年(1978-2008)》是《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子课题之一。为配合和支持该项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杂志从2009年起专门开设"中国教育技术史"栏目,并在杂志社网站(http://www.xdjyjs.com)开  相似文献   

3.
技术史课程对大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引导学生认识技术的本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发明能力;但是当前技术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忽略了技术史的多项功能,所以在技术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分析能力、发明能力、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4.
地方电化教育作为电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自1978年重新起步以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以广东省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30年为例,探讨了地方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轨迹、演变特征,以期为探索新一轮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的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和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STS”教育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至70年代。“STS”是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是科学、技术、社会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其内涵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考虑与STS的有机结合,融合科学史、技术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政策等等。把STS领域研究成果应用到基础教育中,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0):I0004-I0004
<正>李龙教授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电化教育工作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他是新中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主持创建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电教馆、电教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技术史博士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内蒙古师范大学阿伦娜老师编纂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1、12期。文章针对年表中的几点瑕疵,从"时间"、"高校"、"人物"、"期刊"等四个维度略陈管见,希望与教育技术界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8.
理论体系和代表人物是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主要指标之一。文章以李龙教授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揭示了其学术视界的内涵:中国是教育技术最重要的策源地,教育技术定义是由“领域、本体、理论和实践层面”构成的一个定义体系,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由“理论框架、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构成,教学设计是一种由“宏观、中观和微观”构成的三层架构体系,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应遵循“双重定位,多元发展”模式。其学术视界关注教育技术史、教育技术哲学和教育技术文化观研究,体现出文化自觉的学术研究特征;其学术人生诠释了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激情的学术人格特点。文章认为,文化自觉是一种进行时,未来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文化自觉要更加关注研究取向、研究实效和研究话语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哲学人类学已成为西方哲学反思技术史的重要思潮之一。西班牙技术哲学家奥特加·加塞特是“符号论”技术史解释传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哲学人类学框架中,他基于对人的存在和人类生活的分析,重新反思了技术史。他否定把人类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变作为解释技术演化的根本原则;指出“信念”在人类生活变迁和技术历史演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正是由于人们所持的技术观念在历史上不断转变,才使得技术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奥特加基于哲学人类学视角的技术史反思对当下的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指出人总是生活在对历史的解释之中,但生活却面向未来,重新反思技术史,不仅是与人类的过去达成理解,更重要的是当下的人们必须要在对于过去适当的理解中面向未来生活。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史视野下现代教学媒体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现代教学媒体发展史是教育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物发展规律的角度讲,现代教学媒体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体的"消亡史"。影响现代教学媒体存亡的重要变量主要包括"属于与技术相关的外在适应性因素"和"属于与教、学的过程相关的内含适应性因素",这些因素是历史考验现代教学媒体生命力的依据。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从"大历史"的角度探究现代教学媒体发展的一般模式,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技术"发展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媒介技术史和教育史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试图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寻找"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规律,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从符号、载体、复制方式和传播特征等四个方面来界定一种"媒介技术"。其次,利用这个四维度的"媒介技术"定义,分析了人类媒介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口传、手工抄写、印刷、电子传播和数字传播。第三,在教育史和媒介发展史提供的大量历史证据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教育的"技术"发展史提示我们,一种"新媒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记录和表达"事实"的方式,并进而引起了学术探索和教育传播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主题研究愈加热烈,而这一主题恰恰是SHOT及其会刊TC创建时的主要研究对象。回顾SHOT和TC的发展,美国凯斯理工学院的工程教育、专业技术的历史研究以及欧美工业博物馆的建设、历史学家克兰兹伯格等人的努力促成了SHOT的创建。SHOT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对技术史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历史研究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事实判断,第二层次是认识判断,第三层次是价值判断。本文从历史的回顾、历史的启示、历史的价值三个方面列举了我国电化教育近90年的发展历史,对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化教育的历史价值,进而论述了建立教育技术史学科的意义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历史研究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事实判断,第二层次是认识判断,第三层次是价值判断。本文从历史的回顾、历史的启示、历史的价值三个方面列举了我国电化教育近90年的发展历史,对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化教育的历史价值,进而论述了建立教育技术史学科的意义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英国工业革命中技术因素的巨大社会功能有独到的见解,对技术史的研究更有其不可估量的理论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育技术实践与人们的期望相去甚远,这是因为在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忽视了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和重视。在研究文化对我国教育技术实践影响与冲击的基础上,指出构建信息化教育文化是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实践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平等的视野下,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现行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及要求出发,通过对问题产生根源的追溯以及与其他教育类型的比较,明确职业技术教育的弱势地位,提出教育类型不平等的研究视点;并在教育平等理念的引导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用前瞻性的眼光,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创新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教育技术领域内传媒素养教育研究现状为起点,探讨了教育技术在传媒素养教育中的历史定位与本质定位,指出了二者在历史发展上的重叠性和技术本质上的一致性,提出了教育技术在传媒素养教育实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平等的视野下,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现行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及要求出发,通过对问题产生根源的追溯以及与其他教育类型的比较,明确职业技术教育的弱势地位,提出"教育类型不平等"的研究视点;并在教育平等理念的引导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用前瞻性的眼光,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创新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育技术的目的是缩小在教育质量和规模方面存在的差距,这一目的是该领域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教育技术不同于教育领域其他研究与实践的独特之处是其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把教育技术作为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来定位,有利于发挥其在我国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宏伟战略中的积极作用。教育技术的根本属性——系统方法构成其领域的框架,界定了这类实践与研究的范围,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