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组织变革管理思想的演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密切联系。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组织变革经历了全面质量管理(TQM)和组织重组(BPR)两次巨大变革,但无论是全面质量管理,还是组织重组,都不能解决组织变革多样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TQM和BPR变革管理思想的回顾,简单介绍了系统性框架在组织变革多样性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当今,在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企业只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组织变革,才能大幅度地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建立了基于时空理论的大规模组织变革框架,提出组织需要:(1)考虑不同的空间层次、空间维度和时间视角,对每个子系统的变革提出相应的方案;(2)通过组织、流程和技术等方法达到变革过程中的协同;(3)考虑不同空间层次之间、不同空间维度之间、不同时间视角之间以及空间视角和时间视角之间在变革内容上的多级别协同,并相应地优化变革方案,实施变革。本文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研究,阐述了其进行大规模组织变革的实践。本文拓展了时空理论的应用领域,丰富了组织变革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协同的组织变革过程和内容的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对福田的案例分析,为其他企业的组织变革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组织认知的组织变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视角出发,在对影响组织变革的外部环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将组织变革和组织认知结合起来,详细分析了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境下组织认知形成的机理,建立起基于组织认知的组织变革模型.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企业组织变革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出发开展组织变革,是国有企业创建有利于创新的组织内部环境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结构·流程·边界”框架考察了权力集中化、工作专业化、奖励个性化、组织内协同和跨组织合作五个条件对企业创新的联动效应。对50项国有企业创新成果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识别了开放平台型、蜂巢协作型和集中网络型三种导致高创新的构型,以及封闭集权型、僵化激励型和内部分散型三种导致非高创新的构型。对构型间的整体比较发现,集权或分权式结构应与集体或个性化奖励流程适配,且跨组织合作具有一定的普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组织变革多维度联动对于国有企业实现创新的复杂因果关系,既推进了构型理论在组织变革研究中的发展,也启发管理者以系统观和辩证思维来全面看待组织变革对创新的影响,通过合适的组织设计为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伴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视域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深刻的转型和变革。尤其是组织变革视域下高校学生的事务管理,其管理模式、组织形式、文化环境建构以及管理绩效评价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本文主要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释义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同时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主要的分析说明,进而强调了组织变革视域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并从当今新视野的角度对组织变革视域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和原则作了主要的探究说明,最后探究了如何加强组织变革视域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杨思佳 《科教文汇》2014,(22):200-201
现如今,伴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视域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深刻的转型和变革。尤其是组织变革视域下高校学生的事务管理,其管理模式、组织形式、文化环境建构以及管理绩效评价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本文主要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释义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同时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主要的分析说明,进而强调了组织变革视域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并从当今新视野的角度对组织变革视域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和原则作了主要的探究说明,最后探究了如何加强组织变革视域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复杂环境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曙明  吴慈生  徐军 《预测》2002,21(5):11-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组织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可知性正被不确定性、复杂性所替代,实施组织变革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获取竞争优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概念系统分析角度,描述了环境的复杂性特征,组织的复杂性与组织变革的关系,外部环境复杂性和组织复杂性的耦合效应。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选择、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庹君 《科技与管理》2001,3(3):69-70
组织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对每一个寻求生存或发展的企业来说组织变革是必要的。组织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成功的变革离不开系统论,首先简单介绍了系统论的发展以及组织系统论的运用,接着指出目前企业组织变革中由于缺乏系统的思考而存在的问题,最后系统地分析了组织变革各基本要素的关系以及组织变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潘琼 《科学.经济.社会》2010,28(2):119-122,140
为了克服计划经济存留的弊端,提升科研管理绩效,动态创生下的组织变革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必然选择。7S模型的引入,为在更高层面上探讨高校科研管理组织变革,提供了理想架构。基于7S模型的高校科研管理组织变革,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制度、共同价值观、领导风格、科研管理人员和管理技能等7个关键要素的有序变化为保证。  相似文献   

10.
实施先进制造技术(AMT)是21世纪全球制造业实现技术升级的重要支撑。本研究通过文献评述和问卷调研,建立了组织结构变革、工作变革、人员管理变革与实施AMT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全国307家装备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三类组织变革行为对AMT实施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情境因素和AMT类别对组织变革与实施AMT的关系。研究发现:(1)人员管理变革是影响企业实施AMT的最关键因素;(2)操作效益、组织管理效益与竞争效益之间存在路径影响关系;(3)实施管理/集成类AMT比设计/制造类AMT对企业组织变革的要求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11.
随着VUCA经营环境的到来,企业面临更为严苛的挑战,如何适应与变革以获得生存和发展,是每个创业者和高层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以间断均衡为代表的传统组织变革理论关注的是插曲式的巨大变革和新旧系统的替代,具有高度的风险性。不同于间断均衡理论,着眼于组织长期适应性的连续变革理论采取了微观的和近距离的视角,认为发生于组织日常实践中的适应性调整和持续变革才是现实中组织生活的真实写照;组织需要对组织日常实践中持续发生的即兴行动和彼此互动的适应性行动进行管理,才能更好地适应组织内外部的各种变化。探究连续变革发生的过程与动力机制,对于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已有组织以及面临不确定性的新组织,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组织变革中驱动机制和抵御习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花  刘晓英 《软科学》2002,16(5):47-49
要想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组织必须不断的进行变革以跟上时代的发展。但是很多组织并没有仔细思考就开始了变革,结果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企业变革过程中的驱动机制和抵御习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为企业的变革提供理论支持和预先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13.
樊耘  汪应洛 《预测》2003,22(1):1-6,24
论文提出了基于知识经济的组织运作环境在理念上产生巨大变革的基本假设,并在深刻论述的基础上进行了验证。研究指出知识经济对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出的最大挑战不仅在于运作平台所产生的变化,而且在于随着信息的充分化与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组织管理理念所产生的深刻冲击,在于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即组织运作基本假设的本质性变化,包括:“从以‘经济人’假设为主到以‘智能人’假设为主的变化”;“需求结构尽管没有发生改变,但是主导需求及其需求强度却会发生逆转”;“从‘是与否’的决策为主到‘是与是’的决策为主”;“从货币价值尺度为主到知识价值尺度为主”;“从以生存为主到以发展为主”;“从以竞争为主到以合作为主”;“员工地位从雇员到成员”等等,进一步指出了,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建设具有生命力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个体行为的改变对组织变革有决定性的影响。应对是个体面对组织变革压力时的一种典型的行为反应,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组织变革研究忽视了对个体因素的考察。受心理学影响,消极研究倾向长期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主流。近年来,组织中的积极主动行为受到广泛关注。从微观视角、个体层面对组织变革情境下个体的积极应对与其绩效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变革压力下个体的积极应对对员工绩效和工作投入均有显著影响;工作投入在积极应对与员工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员工的技能可调节积极应对与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变革的管理者应给予个体足够的重视,注意激发员工的积极情绪和行为,提高其工作投入状态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5.
变革管理理论是管理学中较为热点的议题。通过对近些年国外变革管理理论文献的归纳来分析目前变革管理理论的发展动态。通过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商业模式变革3个部分来综述变革理论近10年来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变革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气候中心共同承担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研究”课题有关研究成果。包括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趋势、空气质量模拟及应用、区域气候模拟及应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及对污染物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污染物防控措施和效果的研究进展。主要阶段性成果包括:建立了基准年典型空气污染物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并分区域和行业综合评估了我国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趋势;利用区域气候模型对全国近十年气候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开展了典型地区的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典型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城市群)空气污染指数(API)与不同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机理;对比分析了典型发达国家或组织和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污染物防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及效果,并对未来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未来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影响,本文根据IPCC的建议,利用新近建立的基于主体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详细分析了4种气候变化情景下鄱阳湖区1985-203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这4种气候变化情景分别为A1B(经济高速增长模式)、A2(区域经济多样化增长模式)、B1(引进更多清洁能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情景4(无气候变化模式)。在这些气候变化情景中,由于耕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差异显著,农户主体的收入和他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决策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模拟和结果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可能有利于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自我调整。与A1B和A2两种气候变化情景相比,B1情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更具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追踪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轨迹,可以将这个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期、兴起期和发展期。在不同阶段,大学内纷纷成立了各种跨学科研究组织,以满足社会需求。这种组织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并行的过程。分析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创新,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如何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上,更重要的意义是为美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科研组织模式运行发展探索出一种有效可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高端化战略变革是中国优秀企业寻求突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然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消费者高端需求模糊、资源匮乏、市场位势较低的不利情境下,如何实现企业高端化仍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从系统理论视角对雅迪、波司登、飞鹤和竹叶青4家企业成功实现高端化战略变革的过程进行分析,挖掘高端化战略变革的系统逻辑和实践过程。研究发现: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是一个复合概念,需同时实现需求侧高端品牌塑造和供给侧综合实力跃迁;高端化战略变革的实践思路可通过本文提出的系统逻辑阐明,系统逻辑提炼出变革实践涉及的6大核心因素(战略目标、战略基点、战略内容、资源逻辑、战略共识和战略行动)并分析要素之间的先后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的实践过程,构建起6要素间的双反馈回路并厘清战略目标从提出到实现的全过程。研究结论旨在为深化高端化战略变革理论研究提供系统逻辑和过程模型,为相关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以全球增暖及其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全球变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剖析了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适应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协调与系统性。依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系列国家报告,对近年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有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