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童     
一个高傲的夫人对老师说:“依我看,我的孩子真是个神童,他有许多很独特的想法,难道不是这样吗?” “是这样的,夫人。”老师回答,“特别是在默写生字的时候。”神童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印度有一个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四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长跑,此举震惊了印度,人们称他为马拉松神童。2007年,五岁半的辛格计划用10天时间跑完500公里行程。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时,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原来,警方接到政府的指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长跑活动。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要孩子,不要神童",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呼唤。看看我们的家庭,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有多么迫切,不惜牺牲孩子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3.
神童作诗     
人们把特别聪明的孩子称做神童,我国唐朝时候有个著名诗人名叫骆宾王,他小时候就曾经被称为神童。  相似文献   

4.
现在年轻的父母大都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自然成为“顶 在头上怕跌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肝宝贝。父母除了在生活上对其百般照顾外,在智力上也不惜花费精力和金钱希望子女成龙、成凤,成为“神童”。 在南京的一次晚会上,一位“神童”当众表演,他能够指出任何一个字典的某一页某一行,博得了不少家长称赞。他们纷纷效仿,逼迫二三岁的孩子抱起字典。一些家长希望子女成为少年画家、书法家、乐坛“神童”,毫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条件,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抠出来投资,并把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这些本该属于孩子玩耍的时…  相似文献   

5.
哈哈广场     
神童一个高傲的女人对老师说:依我看,我的孩子真是个神童,他有许多很独特的想法,难道不是这样吗?是这样的,夫人,老师回答,特别是在默写生字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神童,你会怎么办呢?是带着孩子四处炫耀,让孩子在美丽的光环中虚度时光;还是让孩子从此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在前行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美国科学家西尔多·冯·卡门就曾是一位神童。在他6岁的时候他就能用心算速算多位数乘法。当时,有人说让小西尔多登台表演,这样就可以赚很多的钱。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被唾手可得的金钱迷惑。他们没有让孩子成为一个畸形发展的神童,而是让小西尔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他们让小西尔多由学习数学转为学习历史、地理和文学,还坚持让小西尔多…  相似文献   

7.
虽然少年天才是鲜见的.但他足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震撼:“中国不缺少神童.只缺少培乔神童的土壤”;“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神童是可以培养的”……于是有更多的人欲探究制造神童的妙诀.甚至带领孩子参加“神童”速成班。到底神童是天生的.还是人为培养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13,(40):31-31
"神童"现象,可谓古已有之。甘罗12岁为宰相出使秦国,大诗人白居易5岁就能作诗,著名诗人歌德8岁就能用德、法、意、拉丁语和希腊语阅读和写作。今天,10多岁的"神童"考入名牌大学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还是父母拔苗助长的结果?大家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有些人宣称能把普通孩子打造成"神童",这是犯了教育万能论的错误。你只能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给他最适宜的教育,顺其自然发挥他最大的潜能。所以家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  相似文献   

9.
《少年读者》2009,(5):46-47
话说大唐贞观年间,有一个孩子姓贾名嘉隐。他虽然长得很丑,但是机智非凡,大家都称他“神童”。7岁的时候,他已经名扬长安城了。  相似文献   

10.
张永飞 《教育》2011,(31):44-45
孩子的学习应该遵循教育规律,虽然一些"神童"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杰出的天赋,但终究他不只是"神",而且更是一个"童",我们思考问题的着眼点应放在"童"字上面,而不能被"神"迷惑了头脑。今年9月,一个"神童"诞生了。"神童"名叫许恒瑞,自他去中国人民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开始,便成为了众多媒体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母婴世界》2010,(4):20-23
美国心理学家推出的成就方程式:20%的IQ+80%的EQ=100%的成功。卡尔·威特: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怎样与人相处,那他将会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即使这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那么他顶多也只能算是个孤陋寡闻式的小神童。  相似文献   

12.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神童,你会怎么办呢?是带着孩子四处炫耀,让孩子在美丽的光环中虚度时光;还是让孩子从此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在前行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杰出代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美国科学家西尔多·冯·卡门就曾是一位神童。在他6岁的时候他就能用心算速算多位数乘法。他可以很迅速地算出4567×19765的答案。当时,有人说让小西尔多登台表演,这样就可以赚很多的钱。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被唾手可得的金钱迷  相似文献   

13.
幼年时的欧内斯特,不是什么神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可是,他长大以后,却成为杰出的物理学家。由于在原子核物理方面所作的贡献,1908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4.
章睿齐 《家教指南》2006,(11):61-62
依英是政府机关公务员,有一个8岁的男孩。现在她正为孩子的教育苦恼。在孩子出生前,依英偶尔看见了一套关于孩子的教育方案,故此拿来借鉴使用。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孩子大约在三岁左右就认得1000多字、古诗30多首,算术20以内的加法运算,而且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奇思异想。周围的人们都说他是个神童。可是等孩子到了小学时,却表现平庸,学习甚至都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神童教育从古演变到今,人们对它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和界定。现代心理学家及教育家一般把神童界定为:一个孩子在10岁时就表现出某一领域有着突出成绩,而这通常是只有成人才能做到的。在本文中,把神童教育界定为:神童即为超常儿童,指的是孩子在幼年时便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超乎常人,与同龄儿童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与特点。基于这一定义,应该说大部分勤奋聪敏的孩子并不能称为神童。  相似文献   

16.
神童与篮筐     
北宋时候出了个神童朱文锡,令天下父母羡慕不已。他们想,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不能成为“张文锡”、“王文锡”呢?于是有人就把孩子和银子一道装入篮筐,挂在路旁的树上。谁能教会孩子读经书,就可取走篮筐里的银子。不知道篮筐里有没有培养出神童。但是,据记载,有的孩子被活活折磨死了是真的。近来,读着报刊上登载的关于发现神童之类的消息,我每每想起北宋时候的这个故事,有时还不免为神童们担心:会不会是篮筐里培养出来的呢?有家报纸报道了一位六龄神童,他在父亲有意培养下已学完了初中数学的全部内容。据那位望子成龙的父亲介绍,孩子在半年内用去练习本重达十多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总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保持冷静的态度。谁家孩子有了一技之长,一传十,十传百,再加上某些新闻媒体的“爆炒”,这孩子便成了“神童”。如今钢琴神童、书法神童、国画神童、舞蹈神童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口算神童、背诵神童  相似文献   

18.
莫逼子女当“神童”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沸沸扬扬逼迫子女当"神童"的现象。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基础以及自身的条件,逼迫孩子做些难以做到的事。希望孩子成为少年画家、书法家、乐坛"神童"。逼迫子女当"神童"的作法是不科学的。有关专家指出,从幼儿的生理...  相似文献   

19.
许多 《中学教育》2005,(3):43-44
王福志是个有头脑有想法的新式农民,他用自己的“土办法”培养了被称为“神童”的儿子。他儿子王京9岁读完小学。16岁时已两次考入清华大学。以下是他培养孩子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印度出了一个马拉松神童,名叫布提亚·辛格。2006年5月2日,他跑完42.195千米的马拉松赛程,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马拉松长跑选手。让人惊叹的是,他当时只是一名4岁半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