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12名二级男子标枪运动员进行3种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后,分别测定运动后及恢复期间血清酶和尿素氮。探讨各指标在不同训练方式、不同恢复期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30名二级男子篮球运动员进行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分别测定运动后及恢复期间血清酶和尿素氮。探讨各指标在不同训练方式、不同恢复期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适度训练和过度训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过度训练并发症(OTS)及表现低下并发症(UPS)的概念界定与监控,以及UPS两种假说等方面分别探讨了运动员经过强化训练和过度训练后免疫应答发生的变化、运动员免疫机能损坏与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的关系、过度训练并发症对免疫机能及传染病敏感性的影响、细胞激活素在过度训练和训练成绩低下的可能作用、过度训练和表现低下并发症监控的可能免疫指标,为运动训练科学监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我省运动员安静心电图的波型与电压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来的运动医学实践证明心电图对运动员机能评定具有重要意义。心电图不仅是诊断运动员过度训练、过度疲劳的重要指标,而且通过真量议指标∑T/R比值等,还可以判断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对选材有一定价值。本课题是想通过对我省运动员心电  相似文献   

5.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5名山西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的训练观察及血红蛋白(Hb)和血球压积(HCT)的测试分析表明:大负荷训练使5名男子柔道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疲劳,但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Hb、HCT与其基础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Hb、HCT是男子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对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和预防运动员潜在性贫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表明冬训的运动负荷安排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运动能力、防止过度疲劳、加快体能恢复的关键。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控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必要条件,也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检测与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应用生理生化方法和相应指标,对运动员承受运动训练负荷的能力、现实身体机能状况、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9名优秀青年女子重剑运动员在集训大负荷训练期间血清睾酮(T)、血红蛋白(Hb)的测试分析表明:大负荷训练期间使女子重剑运动员的T值显著下降,9名运动员对训练大负荷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疲劳。在大负荷训练期间出现过度训练时,Hb值正常,与其基础值之间没有显著意义。T值、Hb值的综合使用,可作为女子重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机能状态评定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优秀举重运动员大幅度降低体重导致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后的能力恢复训练的个案进行研究,探索大幅度降低体重对运动员机体的影响和能力恢复期运动员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长期跟踪测试优秀举重运动员降体重后的体重控制与运动能力恢复期间的身体成分、血象(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等)、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的变化及营养情况调查.结果:运动员体重在降体重后控制良好,运动能力逐步恢复,血清睾酮持续低下.结论:大幅度持续降体重将导致运动能力和血清睾酮大幅度下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随着能力恢复训练的进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逐渐上升,但并未完全恢复;降体重造成的HB等氧运系统指标下降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营养和训练手段的调节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0.
过度训练是机体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田径运动员(以下简称为运动员)的过度训练通常由以下三方面原因引起:(1)运动过量;(2)比赛过于频繁;(3)大强度训练后恢复时间不足或上述综合因素的结合。过度训练也可能由运动员生活中的其它压力而加重。如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社会压力、过多的旅行、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过度消耗体力是其专项运动成绩停滞不前或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正如ZsraeL’s所说,能够客观反映过度训练状态的生理生化参数是很少的。虽然已经报道一些病例或分析资料,但对于优秀运动员的预期性实验研究尚未见诸报道,过度训练可表现为副交感型(Addisonoid)和交感型(Basodowoid)过度训练综合症。前者主要表现是运动能力减退,安静心率降低,血糖和最大乳酸值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探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负荷与恢复两者关系中发现,运动员心率的恢复率和恢复期7至10分钟的心率与运动负荷的安排有较密切的关系,运动负荷造成的生理影响在运动后的恢复期中会较明显地反映出来。不同强度训练课后的前3分钟恢复率没有明显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到第7至10分钟后才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性。本文所列出的恢复期心率与课的平均心率之间的推测方程式,可做为教练员评价运动负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平女子拳击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水平女子拳击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及其差异,对24名女子拳击运动员进行30s无氧功测试(采用Monark839E功率自行车),并测定其运动后即刻、3min、5min、7min的心率和血乳酸.研究发现高水平运动员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后,其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明显优于低水平运动员;恢复期高水平组运动员心率恢复较快是运动员经多年系统训练对运动适应的重要表现;高水平和中等水平运动员机体乳酸缓冲系统和消除系统机能好,无氧代谢恢复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过度训练发生的机理及其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力竭性功率自行车测试中,最大专项运动能力下降是其典型表现.情绪状态不佳与主诉不适是诊断过度训练的重要指标.过度训练与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改变和免疫功能下降密切相关.预测过度训练的最好指标是运动状态下的心率、摄氧量和血乳酸,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的下降也是理想的指标.降低运动强度或完全休息是治疗过度训练症候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运动员过度训练越来越重视,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监控的手段和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及时快速地对运动员的过度训练做出正确的判断,反馈给运动员和教练员,及时地调整训练计划。早在80年代中期,芬兰的科学家们就已经以运动和运动时激素的变化作为监控运动员训练、防止过度训练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5名山西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血清睾酮(T)、皮质醇(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的测试分析表明大负荷训练使男子柔道运动员的T、T/C值显著下降(P<0.05),5名运动员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运动疲劳,C值变化不明显(P>0.05)。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的Hb、HCT与其基础值之间没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T、C、T/C及Hb是男子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对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及早发现和预防运动员潜在性贫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宇 《体育学刊》2023,(1):74-80
教练员领导行为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竞技水平的关键要素,厘清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关系,对促进科学系统训练、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关系模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北京先农坛体校和什刹海体校运动员进行调查,并运用回归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结果显示:专制领导行为、民主领导行为、训练指导行为、社会支持行为、积极反馈行为对运动表现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准备在教练员领导行为和运动员运动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运动焦虑在民主领导行为、社会支持行为、积极反馈行为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在专制领导行为和训练指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表现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研究表明,教练员的不同领导行为及方式对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具有不同效果。教练员应及时调整运动员心理准备,降低运动员心理焦虑,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促进运动员自我价值提升,进而促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8.
采用神经电生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记录安静状态、运动表象、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和恢复期的脑电信号,对我国14名健将级优秀女子射箭选手的赛前脑电地形图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赛前女子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大脑应激水平提高,大脑的唤醒水平较高,注意力集中程度高,表现出中枢神经适应专项要求的调节能力较强,说明赛前运动员专项能力较强。同时提示:我国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神经系统承受长时间的负荷训练和比赛的耐受力略有欠缺。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训练不仅涉及到过负荷,同时必须避免大量过负荷练习与不充分恢复相结合。运动员可经历短期运动成绩下降。这一功能性过量训练在恢复后,可提高运动成绩。当训练和恢复之间平衡被破坏,可发生非功能性的过量训练(NFOR)。区分NFOR和过度训练综合症非常困难(OTS),取决于临床结果和排除诊断。诊断OTS的关键词是"延长性的不良适应",以及生物、神经生化和激素调节上的机制。普遍认为OTS症状比NFOR严重,如疲劳、成绩下降、情绪障碍。尽管目前没有单一的标志物可检测OTS,定期监测运动成绩、生理、生化、免疫和心理上的指标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发现不能够应对训练应激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递增负荷过度训练中的表达及其免疫调节功能.方法:对雌性SD大鼠进行9周递增负荷过度训练,分别在训练的第1周、第3周、第9周训练结束后的36 h,以及恢复1周后处死大鼠.ELISPOT法检测Th1/Th2型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时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递增运动负荷训练过程中免疫机能结果表明,Th1型细胞因子IFN-γ在第1周跑台训练后升高;而第3周的跑台训练后,又表现为明显的抑制;恢复期1周后,实验组IFN-γ明显受到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4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递增负荷训练结束后的恢复期(恢复1周),此时IL-4较时照组升高了1.44倍.CD4+CD25+T细胞的表现:第1周的运动负荷后显著升高;第9周递增负荷训练结束后的恢复期,呈下降趋势.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后免疫机能的Th1漂移可能是运动诱发CD4+CD25+T细胞增强,从而抑制Th2淋巴亚群分化所致.过度疲劳运动造成CD4+CD25+T细胞的部分抑制.减弱了CD4+CD25+T细胞选择性抑制Th2增殖和活化的功能,免疫机能向Th2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