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思政教育与常规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融合是国家对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类课程具有紧密关系,通过艺术设计实践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立足工匠精神才能设计出有灵魂的艺术作品。进行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研究,意在明确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基于课程思政宏观背景实现艺术设计教学与工匠精神教育有机融合。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改革实现融合需要教师对工匠精神内涵做到充分理解,转变教学引导观念、创新教学组织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高实践教学力度、加强专题性思政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为提升艺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雷宇  李勇 《教书育人》2024,(6):76-79
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简称为CIPP模式),以安徽科技学院“广告学”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构建“广告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于具体的课程思政评价中,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课程思政经费投入、积极拓展课程思政教学新场景等建议,为改进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关键。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有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开发建设“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文章通过课程思政样本案例展示,阐释了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构成与特点;以“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为教学载体,阐明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日益深入人心的一种全面育人的教育模式,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文章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教学的实际案例来探讨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可操作性,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方法,寻找思政与专业一体化的途径,从而明确了教师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实践的重要性,反复地探索与论证课程设置的迫切性,以为培养高技能的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高职艺术类院校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教育是基础。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劳动技术人才的重任。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加强课程思政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入、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能力、挖掘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索并实践在“新艺科”建设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创新,结合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其作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信息化教学载体,以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平面设计》在线开放课程为例,将思想教育内容深度融合到专业技能课程中,作者从课程特点,教学设计、考核方法、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带动和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构筑“新艺科”,推动艺术设计专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程教学既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鲜明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本文立足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工学类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寻找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分析了工学类课程思政案例的内涵和特点,以系统工程的理念规划了课程思政案例层次,并创新设计了多个类型的思政案例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工学类专业课程教学和育人的双重作用,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形成工学类课程思政教育新思维和新模式,获得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辽宁科技学院广告学专业依托学校地域红色文化特色开展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突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红色文化新闻传播办学优势,深挖广告学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紧密结合。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传播学概论”以“什么是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主线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传播学知识与思政内容高度契合。课程基于“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平台、“超星一平三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思政内容入脑入心入行,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广告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9.
吴娜  刘超 《教育教学论坛》2021,(11):109-112
"思政教育"走进课堂是新时代对大学教育的新要求。以"汽车理论"课程为例,探索了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实施方式,给出了"汽车理论"课程融合思政点的案例,为"思政教育"融入工科教学环节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职业道德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依赖于单一的思政课程教学来解决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因此,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变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孙鋆 《成才之路》2022,(10):128-130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思政教育的各种抽象内容,皆由艺术形象营造出具体生动的意境,更易于学生理解吸收.丰富的艺术设计形式也使思政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获得情感和思想的升华.文章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必要性入手,分析高校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使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变思政教育无法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课程团队以混合教学模式为依托,分析“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思政教学的任务,探讨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通过确立思政课程教学目标、开展思政教学活动、挖掘思政元素案例、实施思政教学评价等教学过程,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为高职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围绕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结合汉语综合课程特点,找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探索将语言、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为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4.
当今课程思政放在了教育首位,立德树人是我们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文章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针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内容,对如何设计和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与实施进行探究,并设计了"三因一专"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有机的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政元素,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际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典型案例,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思政教育功能,必须注重知识技能培养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实施、教学评价和效果等角度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政素养,为推进高职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发掘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单一的“思政课程”教育转化为课程思政教育。“化学生物学”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培养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课程案例为基础,以“化学生物学”的日常教学为切入点,对课程教育中思政元素的发掘与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冬梅 《教师》2023,(9):102-104
将新工科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使命。文章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电子电路课程为例,探索了新工科理念下课程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实施课程思政。文章说明了开展思政教学的必要性,重点从思政要点和案例设计、集体思政备课、紧密联系新工科理念等方面出发对思政教学的实施进行了探索,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认为在新工科理念下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能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使命。针对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程度不够、内涵理解狭隘、实施缺乏方法等问题,提出思政案例的建设思路与实施路径,利用课程思政“八六二”法,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政案例建设给出由思政素材到思政观点,以及由思政观点到思政素材两种方法的案例示例,这两种方法的有效实施可进一步保证课程思政过程中立德树人、知识传承、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课程组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深度挖掘能源动力领域中的思政案例和哲学思想,结合工科大学生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与传递方法,并将课程思政与心理教育相结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