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乌塔》一课,讲述的是德国一位14岁的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漫游欧洲的事。全文叙述的事情具体清楚,揭示的主题耐人寻味。根据教材编排和训练重点,本单元着重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训练,在教学《白杨》、《桃花心木》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对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读全文,通过辩论的形式,提出自己阅读的见解,提高认识。教学思路一、自读课文,引发思考对于略读课文,我们向来强调给…  相似文献   

2.
<乌塔>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乌塔》一课时,不经意的几句话把沉闷的课堂变成唇枪舌剑的战场,一时间我陷入了"包围圈"。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要讲授的《乌塔》一课是略读课文。按照惯例,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预习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即,乌塔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具体表现在哪里?上课时,我说谁愿意把你预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平时爱发言的七八个同学们交流起来,有的说,乌塔年龄和我们相仿,她热爱生活,胆识过人,勇于用自己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分析 本课旨在通过动手制作和查阅资料,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能自定标准将桥梁进行分类,自主探究不同桥面的承受力差异:通过学生“建”,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依照单元和本课的目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马春生 《化学教学》2002,(12):14-16
本课是应用网络技术进行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使高三学生通过本网络课的学习 ,增强对考试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1 教学目标本课以厨房环境为情境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围绕厨房与化学主题 ,进行网上浏览 ,深入了解在一些生活常识背后所蕴含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情感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有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横向检索 ,知识重组 ,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提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2 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  相似文献   

6.
教学思路数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减法算式的问答及生活中的常用的电话、邮编、传真等表达方式 ,在设计过程中 ,我力求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入手 ,通过小组活动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地习得语言新知。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力求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教学内容与分析1 Listen,readandsay.听音仿说 ,巩固学生对字母A在重读开音节、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和相应的发音规则。2 Askandanswer通过李雷与波利的对话 ,引出本课重点句型 :What's...minus...…  相似文献   

7.
《年、月、日》一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学预案之前,我着重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本课哪些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哪些知识随着生活积累慢慢就可以明白,哪些知识则需要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教师的角色作用是组织与引导,教学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潜隐支撑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贺凤 《贵州教育》2011,(1):33-34
教学背景 本课是美术课程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一课,本课作为第二课时。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做出引导方向的任务表格,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方案本着"不仅音乐与美术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而且戏剧、舞蹈、  相似文献   

10.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人教版大修订教材六年制第八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我”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网络的用处,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这是本课的选编意图,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本课,应根据课文特点和课文的选编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一、课题切入,激趣导读1.揭示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最想知道的是…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环境下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常规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本课教学设计以一个生动的生活问题"购房"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刘桃 《考试周刊》2013,(17):74-75
<正>一、教材简介本课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小学英语教科书三年级第一册Unit Two"Look at Me"第二课时的内容。二、设计理念(一)"以学生为主"是本课教学的主导思想。在本课教学中改变教师一味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学习。教师只做适当引导、点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运用电脑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自主增识生字,积累好的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刻苦认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决定了教学案例在本课中运用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案例可以在理论、社会实践和生活事实三个方向或维度上进行选择。讲解案例应当坚持政治性和理论性的统一、创造和创新的基本原则,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决定了教学案例在本课中运用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案例可以在理论、社会实践和生活事实三个方向或维度上进行选择。讲解案例应当坚持政治性和理论性的统一、创造和创新的基本原则,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相似文献   

16.
唐燕 《中小学电教》2005,(10):45-46
本课选自江苏省教学研究室新编《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从教学内容上看,主要讲了表格的一些修饰方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而言则仅仅是学会了一堂课的内容,和前面知识点联系不大。因此本着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笔者在教学时将本课进行了一些改动,将课堂教学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师在本课中只起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沈斌 《科学课》2008,(12):44-45
教材解读 本课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认知地球上一天之中温度变化的自然现象,并找出这种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活动化、层次化、合作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展个性、表现自我.同时,挖掘本课知识在生活中的内涵,使其结合生活、应用于生活并表达生活,使英语真正成为生活中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2.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并仿照课文编写诗歌赞颂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体验解读文本,体味生活,学习表达;引导学生在"找中思""读中学""品中悟""说中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抓住"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这  相似文献   

20.
走进台湾     
设计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情感教学为切入点,激活课堂氛围,将自主学习、合作表现有机地融入到歌曲教学中,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使音乐课成为学生进行“美的体验、美的探索、美的享受”的乐园,是本课的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