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类方案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基础,本文从语言特征、来源特征和信息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分类的思路,对分类管理和著录方案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在探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需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兼顾数字时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国家一体化管理的“多元一体”架构,分析“多元一体”架构下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前端管理、分布式集成、跨语种信息共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探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复杂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需求,提出了"多元一体"的管理思想并按照这种思想设计了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统一归档平台"为核心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层面上确立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整体战略和基础架构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档案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概要介绍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需求,按照平衡多元性需求和一体性需求的思路设计出两次归档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跨地区共享体系、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中介的多语种电子文件共享体系等技术架构。本文旨在探索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技术架构和管理模式,成果实施后将对民族团结的整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特殊性,提出了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著录的"双语著录"模式,分析了基于不同管理需求的著录级别,探讨了可读性、完整性、翻译准确性保障等双语著录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语言数字档案馆是实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分布式共享的信息系统工程。本文参考OAIS模型设计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档案馆的整体架构,并结合中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对整个体系进行了规划。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民族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分布式共享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共享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共享的现状,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共享的需求结构,提出了兼顾"多元性"需求和"一体化"需求的分布式信息共享模式,并设计了实现该模式的数据库系统技术架构、组织架构和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8.
六、如何用EXCEL编电子文件目录? 管理电子文件的目的是利用。为了从海量电子文件中查找到利用者所需要的文件.必须借助文件的特征信息,又称著录信息。著录是电子文件管理和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它是对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而编目工作就是以目录的形式将著录信息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介绍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资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内涵、需求等问题.基于档案化管理、多元一体和信息共享理念,设计了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资源保存体系的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面临多重矛盾,本文基于"多元一体"思想,提出了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统一归档的管理模式,结合中国档案事业体系探讨了其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元数据在纸质文件管理和电子文件管理中的连续应用和不断扩展出发 ,剖析了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实质 ,分析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作用 ,并证明了“可以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理解为著录信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国外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战略与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顺应电子文件保管、利用的需要而纷纷建起电子文件中心,虽然建设路径不尽相同,但在建设理念与战略上却有诸多共性,不仅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府责任的重要内容,致力于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而且重视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规范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并注重多层面共同推进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本文以美、澳、英、德、加等国为例来谈谈国外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理念与战略。  相似文献   

13.
笔者已经著文《保存电子文件背景信息的重要手段——再论全宗、案卷形态的异化》和《电子文件管理中的自动分类问题研究》,就如何整序电子文件信息(也就是为电子文件分类和组织电子案卷等),著录其历史联系的问题发表了意见。由于在我国,立卷归档文件历来与文件价值鉴定联系在一起,因而,也必须同时说明我们又是何时、如何为电子文件划定保管期限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参照语义网思想,提出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义电子文件"的概念,构建了少数民族语言语义电子文件的逻辑模型,分析了作为核心技术的多民族语言通用语义本体模型的构建原理,并对这一领域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5.
档案数字化工作就是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现代化设备,将纸质档案信息转换成可储存在电脑上或刻录在光盘上的电子信息,并形成电子目录的过程。档案数字化的目的是建立著录规范、信息准确的电子档案数据库,使档案信息资源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以满足学校及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有效实施,是以扎实、优质的档案基础业务建设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信息编码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信息编码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编码方案的选择问题。经过综合分析,在Unicode和GB18030之间选择GB18030更妥当且符合国家利益;要落实GB18030标准,必须做好软件产品标准符合性认证、编码转换等前端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各国顺应电子文件保管、利用的需要而纷纷建起电子文件中心,虽然建设路径不尽相同,但在建设理念与战略上却有诸多共性,不仅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府责任的重要内容,致力于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而且重视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规范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并注重多层面共同推进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8.
EAC(Encoded Archival Context),即档案编码背景信息著录标准,是当前国际档案界正致力于发展的创始计划。2004年8月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首次分多个专题讨论了档案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充分展示了档案著录标准化取得的重要进展。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EAC著录标准。它是一种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的文件形成者著录标准,是档案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之一,主要交换档案的背景信息。EAC与EAD(即档案编码著录,也是档案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之一,主要交换档案的特征信息)相结合,基本上可以满足档案数据交换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标识文件形成实体,记录文件形成者的名称与署名,描述其基本职能、活动、性质,及其活动的时间、地点,都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形成者著录既便于我们获取文件,又有助于阐释文件。它同样是书目系统和博物馆文献必不可少的。因此,EAC对于文化遗产的其他领域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时代XML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ML语言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世界语,在档案管理领域大有可为。本文将数字化时代XML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概括为四个方面:档案行业信息标准化的工具,档案信息存储的工具,档案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工具,方便档案信息检索的工具。并详细阐述了XML语言用于规范档案行业专用语言,描述档案行业元数据,进行电子文件保值,在文件生命周期的不同机构与过程之间交换档案数据等功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本文构建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的架构模型。模型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价值分析、基本增值活动、支持性活动。其中,基本增值活动包括前端控制、单元归档、集成归档和集成服务四个环节,称为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生命周期;支持性活动主要有基础设施、制度体系、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四个方面。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各项任务,实现管理的各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