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基于共生理论的职业体育联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体系和经济体系中.运用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对职业体育联盟进行分析.指出:均衡发展是职业体育联盟共生单元的稳定之源;互惠共生是职业体育联盟共生模式的最优选择;依法规范是职业体育联盟共生环境的应然要求;市场导向是职业体育联盟共生界面的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张伟 《灌篮》2021,(3):150-150,152
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融合发展,是中国现阶段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聚焦之一,也是社会体育社团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已成为当下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各类体育社团情况亦能直接反映全民运动发展情况。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两者融合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有关研究,并针对此提出了高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社团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社团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韦巍 《体育世界》2011,(11):51-51
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对于体育社团的发展目前各个学校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就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制约因素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对于高校体育社团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就改革措施谈谈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体育社团是国家发展体育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高校社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终身体育发展,体育社团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加速体育社团进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使体育社团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学校体育中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目前,宁波市高校体育社团面临的问题:活动经费不足,场地缺乏,组织松散,社团活动内容单调,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大等问题,阻碍了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格桑次仁  米玛顿珠 《精武》2013,(36):54-54,56
高校体育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学生的一种业余团体组织,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文章从分析当今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基本现状入手,指出了当今黑龙江省体育社团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的方法,在调查闽台高校体育社团各自开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闽台高校之间体育社团的交流现状和意义。研究表明:通过闽台高校体育社团的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校际间联谊,促进两岸青年学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但闽台各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存在差异与不足,导致其交流项目内容比较单一,互访的学校甚少。通过加强闽台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和利用闽台特色的时尚运动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台湾高校体育社团的吸引,以形成交流制度化模式,并积极构建两岸高校体育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高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贾灿 《冰雪运动》2015,(6):55-57
高校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是我国政策文件的明确要求,也是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梳理高校体育社团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过程,了解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深入挖掘高校体育社团自身所具备的促进课内外一体化进程,承担高校比赛任务,加强校际交流,强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面促进个人健康发展等功能,及其所起到的深远影响,对高校体育社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苏北10所高校近38个大学生体育社团以及社团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社团文化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场地器材缺乏、交流机会较少、活动形式单调、宣传力度较小、人事管理不合理等是影响高校体育社团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驻日照市高校武术社团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日照市大学城各高校都设有武术社团,其对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推动高校群众体育活动的深入发展以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武术社团还存在社团活动单一、经费缺乏、领导不够重视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提出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加大对武术社团投入力度、完善社团管理制度与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等相应对策,旨在为高校武术社团的建设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内涵、特点、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揭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山西省部分高校体育社团(51个、21种)的组织建设为研究对象,对社团干部组织领导进行研究,旨在高校体育社团干部领导方式的健康发展模式,完善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促进山西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梁红霞  王哲 《湖北体育科技》2013,(11):1014-10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开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因子分析。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管理运行因素、诱导制约因素、观念意识因素、基础环境因素、制度保障因素和物质保障因素六个方面。其中,物质保障、观念意识和管理运行成为制约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仝伟 《四川体育科学》2014,(3):141-143,149
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系统.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别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生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还处于偏利共生模式阶段,互惠共生是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的理想共生模式.需从弱化场域边界,增强共生单元关联度;树立共同理念,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健全残健融合共生体制,优化共生环境;构建多元共生界面等方面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体育社团发挥着特殊的教育作用.根据中央有关教育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进行了舞龙社团在高职院校的实践与发展研究,详述了实践过程,总结了阶段成果,分析了遇到的问题,论述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秦俭 《体育学刊》2002,9(1):125-126
通过yahoo、hotbot、lyc08、noahemlight等网上名搜索引擎检索到一些体育新闻学方面的信息资源,并将其分类整理成高校体育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体育新闻学书籍与章、体育新闻学协会以及体育新闻学研究综合信息4个部分,供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体制转型的四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易剑东 《体育学刊》2006,13(1):8-11
在北京紧锣密鼓筹办奥运会和体育部门全力以赴准备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未雨绸缪地思考中国体育体制面临的转型问题很有必要。研究表明,奥运会赛场的竞争是非充分、不完全、未对等的竞争。高度重视运动员成绩的成本核算与报酬问题、保护职业体育市场中民间投资者的热情、给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足够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务实中国竞技体育的基础。各级政府保障对群众体育的经费投入,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腾出精力关照群众体育,职业体育俱乐部建立和健全运行机制是构建中国体育大厦的重要荦措。取消全运会闭幕式上的金牌、总分公布与排名仪式、大力强化单项锦标赛的地位、扶持高校探索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等是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实现中国体育体制转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